原济石涛
“原济石涛”章,一石两印。上为“原济”,白文;下为“石涛”,朱文。清后期以至民国初年,辗转相传,称石涛为“道济”,若干重要辞书均载。检阅石涛诗文书画署名,僧名为原济,或谐音称“元济”,字石涛。石涛书画曾署“石道人济”,后人误称“道济”。近年来,画史论者对此认识趋于统一。原济是法名,“济”与“济山”有关,石涛又一方印为“济山僧”。济山在湘桂交界处的全州,属于石涛削发为僧的寺庙所在地。离乱之世,由靖江王府仆臣抱出的幼童,即末路王孙,日后遁入空门的情形,这里需要多说几句。
公元1645年,南明朝廷所在的南京城破后,靖江王朱亨嘉举旗抗清,自称“监国”,引起朱姓皇族的讨伐,以兴讨僭越、逆谋罪兴师,王爷终被擒获。此时,忠贞的“内官”背负着襁褓中的小王子逃出宫墙,逃跑的路线不是向南,而是向北。至于逃跑的途中情形,石涛日后有一段回忆:
潇洒洞庭几千里,浩渺到处通仙津。不辞双屐踏云断,直泛一叶将龙驯。
(《生平行》)
这是一种浪漫的说法,把主仆二人亡命天涯,在洞庭周边深泽野谷中的东藏西躲,说成是天上人间的神仙之旅。对这一段逃亡经历较为翔实的记载,来自石涛晚年友人李驎的记述:
宫中仆臣负出,逃至武昌……从武昌道荆门,过洞庭,经长沙,至衡阳而返。
这就是说,顺治初年的靖江王幼子,由忠仆保护,如丧家之犬,流浪在湘楚之间。顺治初年,桂林南北都还是明军的天下,但奉命讨伐靖江王的军事力量却云集东南。“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当年建都于福州的隆武王朝视靖江王为叛逆,奉旨平叛的钦使,一个是驻于梧州的巡抚瞿式耜,一个是管辖两广诸地的总督丁魁楚。丧家之犬如果南逃,无异于自投罗网。至于荆楚守将何腾蛟,名义上忠于隆武王朝,但在宗室矛盾方面别有见解,在他的势力范围内便于藏身。何腾蛟誓死抗清,直至顺治七年(1650),他被执殉难。荆楚易帜,成了清人的天下。这一年,石涛9岁,“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至迟在此时,隐姓埋名的小王子和他的忠仆,变成了小和尚和大和尚。童年时代的小王子成为小和尚是没有疑问的,至于具体年代,或云四五岁间,或云八九岁间,均属推测之辞,都没有准确的史证。
后来的石涛,不止一次画过《幼僧读骚图》。绘一大泽,岸边高山峻岭,老树森森,渺无人迹,气象荒寒。中流有一小舟,顺流而下,船头坐一幼僧,潜心读书。读的是什么书呢?其中一幅如此题句:
落木寒生秋气高,荡波小艇读离骚。夜深还向山中去,孤鹤辽天松响涛。
读的是《离骚》,读屈子之辞,怀亡国之痛。图中的这个小和尚又是谁呢?在又一幅画中,石涛自跋谓画的是明初的叶希贤。明初,宗室之间争夺皇位,燕王朱棣兵伐南京,夺建文帝位。建文帝不知所终,御史叶希贤不肯阿附新朝,落发做了和尚。有传说,叶希贤舟中读《离骚》,读完一页,即投一页于水,投一页,哭一次,书页投完了,叶乃返。
石涛 此吾前身也
石涛说,他画的是历史人物。但明眼人会说,这是障眼法,叶御史当年落发时已非幼童,《幼僧读骚图》里的小和尚,其实是石涛的少年自画像。国破家亡之痛,宗室相残之痛,使得年幼的小和尚寝食难安,深秋寒夜,放舟中流,石涛这是借屈子之辞,放歌高吟,释放胸中的悲愤之情罢了。
童年及少年时代的王子朱若极变成了剃光头颅的小和尚石涛,读经礼佛之外,值得一提的便是他的从艺之路。
石涛的人生轨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家喝兄”为他设计的。小王子终于生存于人间,总算是大幸,但小王子今后如何发展呢?抗清复国吗?即便复国,靖江王一系也属于叛逆,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习武练功吗?小王子颠沛流离,缺少调养,体质不佳,这条路也是走不通的。科考入仕吗?宗室中人想到这一点便是罪过,这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从商牟利吗?落地的凤凰还是凤凰,这条路是不屑走的。那么,就做潜心佛学的大德高僧吧。坦率地说,做和尚只是求生,并非真的心如止水,这条路也是走不到头的。那么,剩下来的只有一条适合没落王孙之路:从艺。
石涛日后成为艺术巨匠,论者多认为他是天才。天赋是重要的,但就石涛而言,笔者以为,更重要的因素是环境的逼迫。朱明皇族统治华夏近300年,子孙繁衍,千千万万,其中就没有若干天才吗?天才而终于成为艺术巨匠者,为什么只有石涛与八大山人?小和尚10岁时,“临古法帖”,而且“学画山水人物及花卉翎毛”,进入艺术之门。其童年习作已出手不凡,“楚人往往称之”。应当说,这是喝涛悉心引导的结果,也是童年石涛奋发努力的结果。
董其昌石刻像
小和尚14岁画兰花颇有影响,他在56岁时曾题句:“十四写兰五十六,至今与尔争鱼目。”又曾在一幅扇面上画松林独坐人像,题句为“夜梦文殊台上,白云涌出青莲。晓向笔头忙写,恍如乙未初年”。乙未年,即顺治十二年(1655),石涛14岁。此时他还是一名小和尚,但他业已为人生定向了。小和尚16岁时曾在武昌黄鹤楼作画,有史料可查。同年,又在“西湖之冷泉”作画册。此画册今传世,尚待考订。到了20岁,应当算是青年和尚了,石涛在南京天龙古院,作山水轴。他在南京滞留至第二年,于天隆寺,于大报恩寺之一枝阁,作有多幅书画。这些书画流传至今,是真是伪,尚待考辨。石涛同时代人记述和尚早年艺术经历,有一句话不可不予以注意,这句话便是小和尚对于董其昌“心不甚喜”。
石涛自幼不喜欢董其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董其昌一味师古。董其昌一再强调作画“必有门庭”,作品的特点在于“以淡见真,以简入妙”,重在神理意趣。董其昌的书画为清廷多位帝王所欣赏与崇拜,属于明末清初的主流画派。石涛的艺术主张别有见解,他主张以自然为师,在艺理与技法方面,均与董其昌有很大区别。10岁左右的孩子在艺术见解方面业已与董其昌分道扬镳,这可能是石涛在画艺大成的晚年回顾过去的一种归纳性说法,不可过于较真。至于分析石涛“不喜”董其昌,是由于政治态度方面和人品方面的原因,不能说没有道理,只是说得远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