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媒介即信息”
符号学研究在二十世纪下半期成为显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代文化由于电子技术突变成“传媒文化”。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媒介变成当代文化的最重要部分。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古登堡银河:印刷人的产生》一书中认为,德国人约翰奈斯·古登堡于1453年创办印刷厂,欧洲文化由此进入印刷时代,文艺复兴时代的巨星才得以涌现,形成群星灿烂的“银河”。 (11)一种重要的新媒介出现,会引起文化模式重组。媒介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载体,不是消极的、静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对社会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1964年,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名言“媒介即信息”(12)。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一种文化而言,媒介形式的改变,不是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而是整个文化模式的变化:媒介才是文化的真正“内容”。 麦克卢汉在六十年代发表此说时,引起极大争议,他的崇拜者大多是想抓住商机的企业界人士,热衷于拥抱新奇思想的大学生。当时传播学尚未充分发展,也未能在学院站稳脚跟,主流学术界觉得他那些说法过于怪异。但是当代文化的发展证明了麦克卢汉的预言,麦克卢汉被誉为二十世纪重要的思想家。
麦克卢汉此后又在一系列著作中发展了这个观点,他强调传播科技本身的形式的发明或进步便是改革的动力。他认为人类历史上有三次基本的技术革新:首先是文字的发明,打破了原始社会五官的平衡,突出了视觉的作用;然后是十五世纪机械印刷的推广,进一步加快了感观失衡的进程,印刷形态本身对人类至今有催眠作用;而十九世纪中期发明电报,预告了电子时代的到来。在电子时代人的感官(主要是视觉与听觉)可能趋向平衡,人类重新“部落化”。电子媒介使感知整合,回归整体思维的前印刷时代。
麦克卢汉的另一个观念是:媒介有冷热之分,热媒介传递的信息量比较多,清晰明确,无需更多感官和联想就能理解;冷媒介相反,信息含量少,需多种感官联想配合理解,增强解释。麦克卢汉说电影、广播、照片、书籍、报刊是热的,而电视、电话、漫画、谈话等是冷媒介,有时不好理解。例如麦克卢汉认为摇滚是冷的,而华尔兹是热的,显然是相对某种特殊信息(男女亲密关系的信息)传递而言的。
媒介冷热是指传达信息量的密集度。现代媒介的主要趋势是越来越热,例如电影从黑白,到彩色,到宽银幕,到立体声,到环屏,到3D,符号信息的密度越来越高。而电影一旦描写“大劫后”的未来世界,影片色调就用暗调,几乎是黑白,此时媒介本身就是信息内容。
符号文本的“热度”,效果却是相对的。《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画像,让柳梦梅看得神魂颠倒,“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一幅单线平涂的画像,比起现在的照片,应当说是绝对过“冷”,今日放到“交友网”上,会因为信息量太少,无法吸引任何注意。因此,信息的冷热,即信息量的多寡,是文本的品质。接收者的反应,却更受制于文化程式。对于一位十六世纪中国的多情才子来说,线勾的画像,“热度”就足够了。
“媒介即信息”这名言对文学艺术研究者不难理解。二十世纪上半期文学理论家,尤其是形式论-符号学学者对文学的类似观念,例如本书第八章第四节将谈到的雅柯布森关于“诗性即符号自指”的观念。麦克卢汉的看法之所以震惊世人,是因为媒介与传播研究,一直是被视为社会学领域的实证科目。用艺术符号的方式进行探索,就意味着放弃逻辑推理式的话语。麦克卢汉以诗人的想象力来观察传媒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他认为在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必须采取艺术家的态度。在《理解媒介》这本开拓性著作里,麦克卢汉再三强调对社会问题,采取“艺术和诗歌式观点”很重要:“严肃的艺术家是仅有的能够在遭遇新技术时不会受到伤害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是认识感觉变化方面的专家。”这种具有想象力的研究姿态,符合符号学的精神。
传统的观念是媒介为内容服务,仔细研究当代电子媒介的作用,我们就明白:有某种媒介才能讲某种故事。电影理论家贝拉有一句俏皮话“先有勺子后有汤,艺术工具先于灵感而存在”(13)。的确,有某种技术,然后才有某种内容表现的可能,例如先要有电脑技术,然后才能拍出《泰坦尼克》的沉船场面;先要有3D技术,然后才能拍《阿凡达》的异星大战;先有互联网,然后才可能有网络“接龙小说”。
而麦克卢汉再超前一步,从符号媒介的发展语言未来。早在六十年代,他就提出“地球村”概念(14),认为电子媒介将催速全球化的进程。在个人电脑、互联网、手机、卫星通信等技术远远尚未出现的时候,做出这样的预言,是很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