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序

张加生的博士论文《丛林书写与民族想象——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研究》刚完成不久,在后续的不断修改和完善中,日前获得南通大学人文社科精品著作工程资助,以及博士后面上基金资助。我感到非常欣慰。

张加生在读博之前,对澳大利亚文学可谓知之甚少,但是读博四年期间,他由原来看上去游手好闲、好空谈阔论的年轻人变成另外一个人:书生气越来越足。每次约见,都能感觉到实实在在的进步,也能看出颇有些刻苦的意味。读博期间,他先后在《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等期刊上发表过10多篇文章,并且获得“2013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他四年的勤奋刻苦和钻研精神可以从这部较为完善的著作中窥豹一斑。

张加生在读博期间利用公派留学机会,从澳大利亚搜集了大量一手研究资料,这对他的学术生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头扎进烟波浩瀚的文献,他开始不辞辛劳地展开梳理研究工作,并从众多研究作家中,选择亨利·劳森、乔瑟夫·弗菲、迈尔斯·弗兰克林、斯蒂尔·拉德四位经典作家作为研究对象。据我所知,国外澳大利亚民族主义作家研究中,主要聚集在亨利·劳森和弗兰克林两位作家身上,对于选择弗菲的《人生如此》作为研究对象,我感叹张加生的勇气和毅力,他硬生生地,以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后生姿态将这部小说纳入研究对象,而且从研究分析来看,分析颇得要领。要知道,这是一部令不少澳大利亚学者都望而生畏、不敢问津的“天书”。

澳大利亚民族主义时期文学是澳大利亚文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阶段,是澳大利亚从唯英国文学“马首是瞻”的殖民文学到当前有着国际声誉的当代文学的重要顺承转接阶段。19世纪末的澳大利亚民族主义思潮风起云涌,民族独立呼声空前高涨,一个民族动荡不安的时期也往往是文学艺术最为璀璨、辉煌的阶段。澳大利亚民族主义时期亦不例外,这一时期作家众多,群星闪耀。难能可贵的是,张加生在翔实的文献梳理基础上,提出“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可谓是独辟蹊径,独具慧眼。这是一个在国内外学界都颇为新颖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话题。澳大利亚民族主义时期,一些有着民族自觉的澳大利亚本土作家逐渐认识到描写属于澳大利亚本土地方特色的重要性,并且在澳大利亚民族杂志《公报》的号召下,他们一反此前殖民时期浪漫文学传统,纷纷以现实主义手法去描写澳大利亚本土的人和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出“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这样一个核心概念,立论有依有据,也颇有见地。

具体到著作本身,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是一个偶被学界使用却从未被明确界定和系统研究的文学题材。认真审读这份著作文稿后,作为他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我欣然拿起笔,很高兴为他的专著出版写上几句,聊且作序。原因基于几下几点:

首先,一部好的著作一定是建立在大量前期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的,该专著文献功夫颇为深厚,体现了作者较高学术素养。在文献梳理基础上,该著作提出“丛林现实主义小说”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界定,选题新颖别致,论点独到有理。

其次,该专著反映了作者的前期基础,体现了较高的研究水准。专著选取了澳大利亚民族主义时期四位主要作家作为研究对象,视野宽阔,分析全面,但又紧紧围绕丛林书写这一主线,论述集中,宽而不泛。另外,张加生对所研究作家作品把握到位,文本功夫细致。

此外,专著清晰规范,论述层次清楚,论证有依有据。主体部分结构合理,内容翔实,主题明确,分析集中。专著文字表达明晰,语言精练,论述论证有的放矢,有理有据。论文内容布局合理,章节之间联系紧密,逻辑性强。在论证过程中,专著紧紧围绕“丛林现实主义”这一主线,并从中析出“丛林神话”、“丛林情谊”、“丛林叙事”、“丛林传统”四大主题,将澳大利亚独特的丛林风貌、民族独立思潮、社会历史背景巧妙融入文本分析中,加强了论文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其建构的丛林书写与民族想象这一论点,使得专著在论文的内涵和外延上都达到了一定高度。

事实上,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不仅是澳大利亚民族主义时期的一大文学范式,也是对澳大利亚民族主义运动的一种积极回应。叙事作为一种参与民族建构的方式,以劳森、弗菲、弗兰克林、拉德为代表的澳大利亚民族主义作家深深扎根丛林背景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既反映了澳大利亚丛林人在艰辛的丛林环境中求生存的艰辛,也反映了他们在丛林中求生存所历练出的坚韧、勇敢、反抗精神,这些丛林精神也被内化为澳大利亚民族精神。该专著考察了澳大利亚民族主义时期劳森、弗菲、弗兰克林、拉德四位主要作家主要作品的丛林书写,并以丛林为主线,对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的历史背景、主题思想与叙事特征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澳大利亚丛林书写区别于欧美现实主义小说的地域特征与文化特征。研究表明,丛林人在艰辛的环境中抗争时所展现出的“忠贞、坚韧、英勇、不屈”的丛林精神,“表达了民族主义作家对于澳大利亚民族身份建构的想象”。论文论点明确,思路清晰,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相对而言,澳大利亚文学研究与英美文学研究成果难以相提并论,但近年来,随着澳中理事会的持续资助,对澳大利亚文学研究感兴趣的硕、博士生逐年增多,这是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的幸事,也是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的幸事。但是,国内澳大利亚文学研究专著为数尚不多。该专著在原本就颇为厚实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章“丛林传统”,该章进一步完善了研究内容,拓宽了研究思路,新增章节文本论据翔实,论证鞭辟入里,与前几章相得益彰,足见张加生对研究对象的熟稔程度。这种博士毕业后的持续思考态度也使得这部著作的一些认识和见解日臻成熟。总体而言,这是一部学术含量较高、学术素养颇深、学理性较强的澳大利亚文学研究专著。

彭青龙

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