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
第一节 战前南京
一、国民政府定都南京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成为中华民国的首都。3个月后,孙中山为达促使清帝退位奠定共和根基的目的,让位于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民国首都迁往北京。北京政府成立后,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迫使国民党人继续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革命军纵横江南,迁都武汉,目标指向北京政权。但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运用所掌军权,转而挥师东南攻占南京,并匆忙在此另立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颁令发表《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宣言》,宣布当日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开府办公。(1)南京由此成为全国首都及政治中心。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便在其颁行的全国暂行行政区规划中,将原本北洋政府所设之省级城市金陵道更名为南京市,任命刘纪文为南京市市长。4月24日,刘纪文通电宣布就职,在夫子庙贡院旧址举行了市政厅成立及市长就职典礼。(2)这是南京历史上成立市级行政建制的肇始,也是中国最先成立的市级行政区。
1928年,国民政府聘请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Henry K.Murphy,1877—1954)担任建筑顾问,派清华大学留美学生吕彦直为其助手,具体负责南京的都市设计工作。1929年底,首都建设委员会发布了《首都计划》,次年正式由国民政府公布。《首都计划》是民国时期编制的最完整的一部南京城市规划,奠定了抗战前南京城市发展建设的基础。
1928年至1937年间,在国民政府的努力以及《首都计划》等的指导下,南京的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兴建了一批中央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教育、医疗、商业、娱乐、民国纪念设施等,出现了中山陵园、中山大道、中央商场、铁道部大楼、中央体育场等典型的民国地标,南京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二、南京的行政组织与行政区划
南京市的行政区域范围,历史上概以南京市政府所管辖的地区为限。1927年南京设市之始,仅暂以江宁城厢内外及江浦县属之浦口为其区域,约计面积157平方公里。(3)其后南京市与江苏省屡次商议划界,均未实行。(4)直至1935年3月,省市划界方才议定,实行交割,市区增入燕子矶、孝陵卫、上新河三乡区,南京城郊的土地开始被纳入南京市区。(5)1936年8月,省市县之间的界线完全划定。
南京市辖地四界为:东北起长江南岸乌龙山,向南经杨梅塘、薛家冲到尧化门,即沿土城根(即明代外郭旧址)经仙鹤门、麒麟门,再折向西南,经沧波门、高桥门抵达上方门,为市区东界;沿秦淮河向西,经麻田桥、铁心桥、西善桥、格子桥,改延运粮河到江边大胜关,为市区南界;入江包括江心洲,以江心划分,折西北上长江北岸,沿浦口商埠原界,为市区西界;入江包括八卦洲,以江心划分,折东南与乌龙山相接,为市区北界。(6)南京市区全境面积计465.952平方公里。(7)
图1-1 1936年南京市区及郊县地图
图片来源 《中华民国大地图》,1936~193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藏
南京建市后,与之相配套的城市行政机构随之应运而生。1927年4月24日,南京市政厅成立,6月1日又改为南京市政府,刘纪文任市长。市政府下设社会、财政、教育、卫生、公安各局。此后,由于中央法规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各任市长的政见不同,市政府一再变动。1927年7月,在原有各局基础上设参事室,又成立土地局,并设总务科为庶务机关,兼管不属于各局专管事项,市政府内部机构设置为6局1科1室制。同年8月,刘纪文因病辞职,何民魂继任市长,因财政困难,将土地局并入财政局,设土地课,将卫生局并入公安局,设卫生课。
1928年1月,应市政之需要,成立社会调查处,4月,又恢复土地局,市政府改为5局2处1室制。同年7月,国民政府又委任刘纪文为南京特别市市长,在原有秘书处及土地、财政、工务、公安、教育、卫生各局外,增设社会处。市政府机关又成为6局2处1室制。这是南京市政府组织规模最大的时期。
1929年,国民政府以首都公安关系重要,将南京市公安局改名为首都公安局,旋改名为首都警察厅,划归内政部直辖,改社会调查处为社会局。市政机构又变为6局1处1室制。此后魏道明、马超俊、谷正伦先后担任南京市市长。
1932年4月,石瑛任南京市长时,适逢一·二八事变之后,市库拮据。为减少行政费起见,将教育局并于社会局,土地局并入财政局,裁撤卫生局,由市府直接掌理卫生行政事宜,卫生事业则归卫生事务所办理。同时,在市政府设立自治事务所,又形成3局1处2所1室制。这是市政府组织规模最小的时期。
1935年4月,马超俊再任南京市市长,鉴于土地行政事务日益繁多,于同年7月恢复土地局,次年6月1日,奉行政院令改称地政局。8月成立自治事务处,形成4局2处1所1室制。
1929年12月,南京市拟定将全市划分为12个自治区。1931年3月又划全市为21个自治区,各区设区公所,市府内设立自治事务所,综揽全市自治事宜。1933年3月,又重新划分为8个区,并使其与警察区的划分范围相一致,称1至8区,并改自治区为市政府所属的8个行政区划单位,奠定了南京城区行政划分的基本格局。
到1937年底沦陷前,南京市政府共管辖城乡11个区,另有总理陵园区,占地30.58平方公里,由专设之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管理,直隶于国民政府而不属南京市管辖。(8)考虑到总理陵园区处于南京市第1区、孝陵卫区、燕子矶区3个区的包围之中,事实上其交通、治安、供应、卫生等不可能与南京市相分离,似可将该区视同于南京市的一个行政区。
三、城乡人口及其变化
民国时期的南京市政府,对于本市的常住人口,一直保存着完整的统计资料,包括人口总数、新增人数、死亡人数,以及出生率、死亡率等。根据档案资料记载: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南京市人口为360500人;以后逐年增加,至1934年为795955人,增加一倍余;自1935年11月开始突破百万大关,达1009502人;直至1937年上半年,一直保持在100万人左右;到1937年5—6月份,常住人口虽然有所下降,但也保持在101万余人。详见表1-1、1-2、1-3。
表1-1 南京市历年人口统计表(1912—1936)
资料来源 《南京市历年人口统计表(1912—1936)》,南京市社会局编印:《南京社会》“人事管理”部分,第29页,1937年2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表内数字统改为阿拉伯数字。
表1-2 1936年4月南京市各区人口统计表
资料来源 《南京市政府检送本市各区户口数目统计表致内政部咨文》(1936年5月20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档案》,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914页。表内数字统改为阿拉伯数字。
表1-3 1937年6月南京市人口及生死状况统计表
资料来源 《南京市政府关于分发本市生死统计表训令》(1937年11月26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档案》,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916页。
实则南京市的人口呈稳步增长趋势,且在抗战爆发前已有人口100万人以上。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特别是在8月15日日机对南京进行首次空袭后,南京市民开始大规模向外地迁移逃难,南京人口总数急剧下降。部分经济富裕的市民和达官贵人及其家属陆续离开南京,但大批生活贫困的市民仍留在南京。
1937年11月23日,南京市政府曾就难民遣送问题致函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部:“查本市现有人口约五十余万。除一部能自动离京,一部事实上决不能离京者外,估计将来需要遣送难民约二十万人左右。”(9)因为南京市政府当时要安排难民的遣送与留下居民的粮食、食盐、燃料的供应,所以关于到11月下旬南京本地仍有50余万人的报告是准确可信的。另据斯迈思(Lewis S.C.Smythe,刘易斯·S.C.斯迈思,又译史迈士、史密斯、史迈斯、路易斯·S.C.史迈士)1938年6月在《南京战祸写真》中记载:“一年前,南京市的人口恰好超过一百万,到八、九月份人口急剧地减少,十一月初又上升到五十万。”(10)
事实上,南京市政府在1937年10月至11月间,也令各区进行过人口调查,只是由于战火迫近与局势的动乱,其调查结果并不完整。在12个区中,只有7个区做出了报告,其报告数字见表1-4。
表1-4 南京市各区人口统计数(1937年10—11月)
资料来源 钟庆安:《关于一九三七年南京沦陷前夕人口的考证——用档案材料驳〈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一书》,《文献和研究》1985年第5期。
上述7区至1937年10月底、11月初,实有人口37.3万余人。其未及报告的第一、第七、燕子矶、上新河、陵园(国民政府直辖)5区,由于与已报告各区面临着相同的战争威胁及大致相同的避难条件,故可以前列1937年6月各区人口数为基数,对照上列7区的人口数,计算出城区与乡区人口分别减少了42.3%与17.6%。依此人口迁移的概率,则可得出未及报告的5区人口应为22万余人。故此时全市12个区的人口应有59万余人。(11)
尽管从11月下旬到12月12日城陷前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还会有一部分市民继续逃离住地,但这段时间南京总人口已不会再大幅度下降。其原因为:(1)大部分经济富裕的市民早已离开南京,留下的多为无外地亲友可以投靠,或经济上无力外迁者。(2)南京市政府关于“遣送难民约二十万人左右”的计划,后因筹建“安全区”及战局恶化,事实上未能实施。(3)在战火迫近南京以后,南京卫戍司令部出于军事上的考虑,控制了江面上的船只,使部分市民欲往江北或溯江西上已不可能。这些情况表明,南京市民经过11月以前的大量外迁后,其人口数量的总水平已经相对稳定。(12)即使考虑到有少数人继续迁往外地这一因素,到城陷时,其留居人口在50万人以上当无疑问。
据中国学者考证,在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之前,南京市城乡常住人口在53.5万到63.5万之间。(13)
流动人口是南京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来的流动人口,是指各区、乡、保、甲和警察厅负责统计的常住人口以外的来南京市的人口,包括从上海、苏州、无锡等先后沦陷地区逃来南京的难民。
自八一三淞沪战役开始后,上海及其附近有大量难民流向内地。这些难民,多需从南京中转,也有的以南京及其附近为避难地。这些难民,有的有一定的目标和方向,由南京迅速流向他处;有的并无固定的目标和方向,也无必需的路费,只得在南京附近安身。
8月25日南京市政府召集相关部门开会商议,决定组织南京市难民救济委员会,由市政府、赈务委员会担任总务组,交通部、铁道部、下关船舶管理所等机关担任收遣组,警备司令部及首都警察厅担任保卫组,市党部及首都各界抗敌后援会担任训导组。(14)据京沪路难民救护专员成静生10月9日致南京赈务委员会的代电称:“太嘉宝一线一带难民除已迭次运送及自行迁徙外,现在仍有约六十万待船输送。”(15)10天后,成静生又致电南京赈务委员会:红十字会吴县分会苏州车站办事处主任唐克敏,“奉命调度车辆运送四川同乡难民赴京,当向车站交涉决定即日匀车装运。”(16)由此可见,南京中转运输难民工作之繁忙以及难民数量之多。另据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慈善工作报告书》称:“‘八·一三’沪战既起,各地难民纷纷来京,每日千数百人不等,本会于下关派救济队,分往车站码头,接护收容,设立临时收容所十处,并设粥厂两处,供给两餐粥食,一面交涉车船,遣送回籍。”仅该会即先后收容遣散难民共计155690人。(17)
11月12日,上海失陷。此后,日军乘胜西进,直扑南京。日军攻占句容后,句容的部分难民也进入南京城,避难于下关。(18)世界红卍字会职员李世原在一份报告中记述道:“除南京难民区外,尚有六合、过塘集、八卦洲一带聚有浙江、上海、昆山、苏州、无锡、江阴、常州一带避难人民,男女老幼不下四万人,流落异乡,生活无着。”(19)由此可以推断,大批难民滞留于南京北部地区。
上述内容说明,至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前,城内外人口总数约为六七十万是有据可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