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持续创新方法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创新在中国的发展背景

中国人对创新的态度:从1992年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开始,我国每年去海外留学的人数在稳步增长,现中国已成为世界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与国际的广泛接触让中国人最先感受到差距。还记得我第一次出国,那是2002年年底,我满怀欣喜和好奇来到纽约,从JFK肯尼迪国际机场出关,迎面就能感受到美国小伙的热情和幽默。出来后我搭乘一位黑人司机的出租车,司机一路跟我闲聊,一直以为我是日本人或者韩国人,当我告诉他我是从北京来的中国人时,他很震惊,瞪着眼睛说,“天哪,北京!”在他的脑海里,中国人应该很粗鲁。那一刻,我突然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被伤害的感觉,这个记忆太深刻,我至今都难以忘却。之后在美国的学习中,我感受到中美教育的各种差异,包括专业研究思维方法、教学方式、同学们的学习方式、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等各个方面,这些都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价值。

聪明勤劳的中国人迫不及待地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摆脱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贫穷落后的面貌,用经济增长来恢复昔日大国的荣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目共睹,从重型高铁、航空母舰、无人飞机到电视、空调等各种家用电器,从金融行业到IT科技公司,从服装品牌到餐饮连锁,无一例外,导致今天我和很多企业家讨论是否创新这个问题时,他们会直接告诉我:“创什么新啊,直接花钱把技术买过来不就行了。”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航空母舰95%以上的核心技术都是国外的,大量的钢铁厂年年亏损,连一个特种钢都研发不出来。在过去三十年里,一些中国企业只有创新的概念,没有创新的实质,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复制和抄袭已经成为常态和惯性。但好日子总是短暂的,一家公司通过模仿成功了,10家公司紧跟着去模仿,前人还没有跑到沙滩,后面又有一百家公司追上来,最终同质化的恶性竞争让大家都挣扎在生死存亡的边缘线上。

小故事

十几年前,中国企业元老级人物陈东升先生的一句名言广为人知,并且成为中国管理界的经典:“创新就是率先模仿”。通俗地说,就是要率先找到最好的对象模仿。创办嘉德时,陈东升先生根本不知道拍卖的艺术品怎么样,也不知道怎么拍。但是陈东升选择了最好的模仿对象,国际最著名的拍卖公司索斯比。做中国的索斯比,嘉德成功了,这是中国第一家具有国际拍卖概念的拍卖公司。1996年他创办了泰康人寿。为了借鉴最优秀公司最优秀的管理经验,陈东升几乎走访了所有世界顶级的保险公司。它的营销体制来自东南亚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同时还借鉴了国泰、安泰的模式;而在信息技术、精算、管理、财务和投资等内务方面则向欧美学习,在全球招募精算师和财务总监。“我甚至连别人公司里面饮水机的牌子都记下来了。”陈东升先生如是说。

此一时彼一时,这段历史是需要被尊重的。在那个阶段,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模仿是最快的,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还没有形成之前,这种方式挣钱的速度也是最快的。“创新就是率先的模仿”,其实是一种最简单的通过改变地域的微创新,这种创新的技术壁垒非常小、利润高、时间周期短,但简单复制无法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这也为各个行业的经济危机埋下了伏笔。

同质化竞争的危机在2015年开始大规模爆发,每个传统行业都危机四伏,破产潮大肆来袭。与此同时,创新驱动也在中国真正拉开大幕:

1.房地产行业

随着市场调整进入深水期,融资渠道有限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市场风险加大,或成为大房地产企业并购的对象。据初步预测,未来3年,将是房产市场最困难的时期,大部分的中小房地产商将面临破产倒闭。未来5年,房地产企业数量将可能减少三成,其中减少的企业以中小房地产企业为主。

2.团购领域

2013年,国内一度出现团购网站达到万家的壮观规模。截至2015年1月,全国团购网站存活数量仅为213家,与2014年的6218家相比,死亡率畸高,团购的市场份额已经被少数大站“分食殆尽”。2013年,排名前五的团购网站成交额达到338.1亿元,占总体的95.7%。其中,美团和大众点评月度成交额均在10亿元以上,由此形成第一阵营;糯米、窝窝、拉手月度成交额在3~4亿元的区间厮杀。正是由于团购的市场份额被排名前几的大站分而食之,造成中小型团购平台的生存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

3.造船行业

2015年以来,受全球造船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2014年中国出现造船企业破产“倒闭潮”,民营船厂首当其冲。全国倒闭的船厂已有上千家,其中很多是由于资金链断裂所致。当前造船企业的生存状况可概括为:1/3企业生产难以为继、1/3企业不死不活、1/3骨干企业生产经营维持正常状态。造船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融资难”更甚于“订单荒”,往往会成为压垮船厂的最后一根稻草。与此同时,中国船舶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重复投资、产能严重过剩等矛盾也日益突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公司熔盛重工就是一个很好的样本。

4.钢铁行业

2015年3月18日,曾经位列民企四大金刚之一的钢铁企业全面停产,随后陆续几家钢铁企业加入“破产门”梯队,而这些钢铁企业都曾是当地数一数二的行业龙头。资金链破裂,成为这些钢铁企业最致命的伤口。中国钢铁企业总资产负债率已接近70%,重点钢铁企业中,不少企业负债率在90%以上,大量过剩产能导致钢铁行业利润长期低迷。

5.LED行业

价格战、渠道战、专利战让LED行业竞争风险加剧,企业战战兢兢,而“破产”“倒闭潮”“跑路门”更是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广东是中国LED照明产业的第一重镇,但是这个新兴产业还没有完全崛起就出现了产能过剩的苗头:一方面,深圳已有四家亿元级企业因资金链断裂面临倒闭;另一方面,大量投资仍在蜂拥而至。热炒之下,LED产业注定将在煎熬中继续挣扎。中小照明企业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大的照明企业一旦冷静下来想清楚再行动,中小企业基本没有还手之力。在当前竞争空前激烈的LED行业,技术和产品创新不只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实际上已经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深圳愿景光电突然宣布破产,因缺乏核心技术创新的LED产品,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最终没能逃过破产的命运。

6.家居卖场行业

2014年对于家居行业来说,显然是“流年不利”。从所谓的高管“离职潮”到年中的家居“破产潮”,风起云涌。此前,皇朝家私、捷丰家居等家居企业相继被曝出业绩严重下滑,日子似乎越来越不好过。2013年,曾为国内最大的本土品牌——东方家园建材超市也陷入崩盘传言,北京5家门店全部暂停营业,其总部也申请破产。

7.纺织服装行业

2015年,大型纺织服装企业频现倒闭,这一上下游产业链就业人口高达1.7亿,曾经占据中国出口半壁江山的支柱行业再次触动国人焦灼的神经。受中国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倒闭的影响,全国各地正在上演一批服装品牌店“倒闭潮”,包括波司登、利郎、百丽、佐丹奴、安踏、九牧王、七匹狼等。1.7亿就业人口,多少人能幸存?2015年9月6日,拥有6家分公司的温州市庄吉集团正式宣告破产。据庄吉一位高层透露,该事件或致银行产生300多亿元坏账。目前,集团5000名员工正在静静地等待破产处理结果。8月22日,曾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总资产超20亿元的浙江红剑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停产,1000多名员工上街讨要被拖欠的三个月工资。8月19日,拥有400名员工的广东省惠州市的福绩(惠州)纺织综合厂老板跑路,员工聚集于工厂门口,希望能拿到自己的血汗钱。7月31日,华东纺织大厂宝利嘉老板跑路,5000名员工突然失去赖以谋生的工作。5月底,亚洲最大的牛仔布工厂,鼎盛时期员工高达10000人的山东兰雁集团因负债25亿元破产。5月22日,曾曝出获联想注资、范冰冰代言的维斯凯服装倒闭,老板卷款跑路,5000名员工失业。5月18日,2002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总资产10亿元的绍兴五洋印染破产。据悉,该公司下属7家子公司,拥有员工2000余人。5月1日,曾经员工数量逾10000人的东莞厚宏制衣厂老板跑路,员工上街讨要两月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当地政府出动1500名警力维护秩序。4月20日,拥有2000多名员工,李宁、特步核心供应商——雅纶制衣因逆市扩张而资金链断裂,老板至今不知去向。而在纺织聚集的绍兴、汕头、长乐、东莞等地,破产倒闭的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更是不计其数。

今天几乎所有的创业者在开发创新型产品时,无一例外地把如何防范中国特色复制考虑进去,企业没有抵制抄袭的防狼战略,就无法在中国获得长期成功。危机的含义是危险和机遇,危险和机遇永远都是一对孪生兄弟,我们在危险中才能重新梳理:是否需要调整一下我们的思路,改变一下我们追求的目标,修正一下我们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