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三国狗仔队的转行
赵云在二十一世纪大受追捧,成为国民完美男神,三国娱乐集团的老总感到非常奇怪,立马翻了一下《三国星播报》所有往期,居然没有发现以赵云为焦点的报道,再一翻《三国星播报》的对头———被称为国家喉舌、专门宣传正面典型的《三国日报》,也没有关于赵云的新闻。老总感到,赵云是一块未开发的新闻富矿,立马召开董事会,确定以赵云为目标,以狗仔队为主导,以夸大、歪曲为手段,遵循“天下乌鸦一般黑”的规律,发扬“誓将黑人进行到底”的职业精神,寻找污点、制造焦点、形成热点,谋求眼球经济增长点,开创挖丑闻、传恶闻、炒绯闻工作的新局面。
接到任务,《三国星播报》的狗仔队们头疼了。这些狗仔队研究赵云多年,不管是通过阅读史书,还是通过人肉搜索,始终找不出黑赵云的任何理由和证据。
一个月过去了,该《三国星播报》出成果的时候了,总编开始浏览狗仔队们的博客,看看他们在黑赵云上有没有进展。很多狗仔的博客都没有更新,只有一个叫苟仔的狗仔之星发表了一篇文章,是关于赵云的,吸引了总编的目光。文章名字叫《赵云:真正的三国风云人物》。内容如下:
对于公孙瓒来说,赵云就是一朵故乡的云。早年,赵云受常山郡人民委托,组织了一支义军,投奔了老乡公孙瓒。赵云英俊伟岸、文武双全,不管到哪儿都是栋梁之材,公孙瓒对于赵云投奔自己产生了一些不真实的想法,就问赵云为什么不找袁绍。赵云说:我要追随仁政所在,所以就来你这里了。公孙瓒这时只想给老天爷上炷香。不久,比公孙瓒仁义多少倍的刘备也投奔过来,和赵云一见面,两人立马就对了脾气。再不久,赵云因为长兄去世向公孙瓒请假,走前还悄悄对刘备说:哥,给我留个位子。七年后,赵云千里迢迢找到刘备,当了刘氏警卫团团长。公孙瓒没想到赵云的公休假时间这么长,更没想到老乡跳槽到外地人开办的公司。于是公孙瓒在吃败仗时每每想起赵云,唱着《故乡的云》:归来吧,归来哟。
对刘家来讲,赵云就是一朵祥云。刘备的大半生都是在跑路,是名副其实的跑男。因为对手追得紧,自己也没有根据地,遇到的紧急情况和生死关头比较多,但刘备及其主要家庭成员总能转危为安,这里边最为关键的是赵云的存在。说赵云是刘家的一朵祥云,一点都不过分。比如说,赵云冒着生命危险两次救下了刘备的儿子,产生了“一身是胆”“单骑救主”的成语。如果不是赵云,刘氏蜀汉有限公司恐怕早就进入破产程序了。
对敌手来讲,赵云就是一朵乌云。赵云在公孙瓒手下就已经小有名气,到刘备手下更是立功无数,特别是在长坂坡,在曹军阵营几进几出,如入无人之境,杀得曹军胆寒。后来,当于禁、徐晃碰到赵云,心理上先怯了几分。赵云七十多岁时仍然披挂上阵,让人直接怀疑新陈代谢是不是科学。赵云活的时间长,对于同时代的对手来讲,他简直就是一朵无时不在的乌云,压在头顶,喘不过气来。
对同事来讲,赵云就是一朵青云。有赵云参加的战役,大家都立功,都升官。赵云一生未尝败绩,打了胜仗,自然会青云直上,跟着赵云混的就算功劳不大,也能够跟着捞口汤。赵云为人非常好,不贪功,不诿过。张翼德,这个名字实在是该用在赵云身上,张翼德反过来就是“得益彰”,不管与谁都相得益彰。赵云对上对下,对左对右,都是不抢别人风头、不受别人嫉妒的人物。有危险危难,赵云就出来,他就是千金方;有大事小事,赵云随时补上去,他就是万金油。以现在的话说,他就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对于所有人来讲,赵云就是一朵白云。赵云为人很正直,不管是家事还是国事,都坚守原则、保持清白,有着白云一般的操守。夏侯兰懂法规,是赵云同乡,赵云俘获他后推荐他为军正,但不安排为自己属下,就是为了避嫌。蜀军街亭失利后,各个部队都损兵折将,只有赵云亲自断后,所属兵将及军需物资没有损失,诸葛亮要奖赏赵云及将士,赵云认为蜀军兵败,不应受赏,诸葛亮对其德行十分赞赏。平定桂阳后,赵云任桂阳太守,原太守赵范想把死去老公的漂亮嫂子嫁给赵云,赵云认为赵范被迫而降,未知其心,因而拒绝,后来赵范果然逃走。刚入川时,刘备要把巴蜀田宅分赐诸将,赵云以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之例劝阻刘备,认为田地应交与百姓耕种,房宅也应归还百姓,刘备听了他的话。赵云不被天姿国色所迷,是为国;不为良田豪宅所动,是为民。时人与后人皆敬其德。
《三国星播报》总编看完,肺都快气炸了,这哪里是狗仔队干的活!再一看博客署名,原来不是“苟仔”,变成了“荀子”,注册单位由《三国星播报》改成了《三国日报》。原来,狗仔转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