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秦国打工仔的挣扎
每一个成功的帝王都有一个贤能之人相佐。比如说周文王和姜子牙、汉武帝和东方朔、刘备和诸葛亮、唐太宗与房玄龄、宋太祖和赵普、朱元璋与刘伯温。秦始皇与李斯也是历史上最成功的超强创业二人组。一个是开拓型领导,一个是开放型人才,可以算是绝配。
有一首歌是赞颂夫妻二人的,“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把这话用到秦始皇和李斯身上也很恰当。秦始皇的很多功绩,也浸透了李斯的心血、汗水和智慧。秦国一统天下,李斯所献的战略和计谋起了很大作用。这方面就不说了,这里主要说一说秦统一六国之后,他所做的最重要的三项业绩。
一是废除分封制。李斯的前一任提出要秦始皇效仿周朝的分封制,但很明显周朝的分封制正是国家大乱的根本原因,秦始皇不想走这样的老路,于是就采用了李斯的“废分封、设郡县”的建议,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以下为县。这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从根本上铲除了诸侯王国分裂割据的祸根,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所以,这一制度在秦以后的帝制社会里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我们现在的省、市、县、乡也是从那时延续下来的。
二是统一了文字。秦始皇接受李斯“书同文字”的建议,禁用各诸侯国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为统一书体。统一后的中国急需一种统一的官方文字。李斯便奉秦始皇之命制作这种标准字样,这便是小篆。如果那个时候不统一文字,这么多的字传到现在,我们的语文就不用学别的了,整天光认清这些字都整得大家头晕脑涨的。因此,不要抱怨课业负担重,如果不是李斯,你们的课业负担更重。
三是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度”就是长度,以寸、尺、丈为单位。“量”就是量具,以合、升、斗、桶为单位。“衡”就是重量,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为了有效地统一制式和器具,李斯又从制度上和法律上采取措施,以保证度量衡的精确实施。之后李斯又上奏折,统一了全国的货币。当初他主持铸造的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俗称秦半两)造型设计合理、使用携带方便,一直使用到清朝末年。
对于李斯的建议,秦始皇很少不采纳的。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有打架闹别扭的时候。秦始皇和李斯也闹过别扭,当然这两个一闹起别扭,动静就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而是很多人的脑袋要搬家。这一次是秦始皇要让所有在秦国工作的“外国人”统统滚回老家去,如果家庭不搬家,那么脑袋就搬家!
主要原因是秦国发生了一起间谍案件。秦国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居然是韩国派来的间谍,他在秦国搞农业水利基本建设,其根本目的就是削弱秦国的国力。秦始皇大怒,此时秦国本土派的干部们乘机发难,说这些老外到我们秦国来,都没有安什么好心。
于是秦始皇发布了逐客令,将秦国所有的外来宾客驱逐出境,其中也包括秦始皇的身边红人———李斯。
磨还没卸先杀驴,河还没过先拆桥。李斯心里委屈啊!我这么多年背井离乡,来到秦国,虽然比不上拥有永久居留权的贵族,虽然没有秦国身份证,但我也算是吃苦耐劳的秦国高级打工仔,怎么说也比从赵国、燕国、魏国来的干粗活的农民工强啊。我正想着再干个几十年,退休前秦王给颁发个秦国的绿卡呢,这下子一切念想都没有了。
李斯不甘心啊,他也不忍心扔掉这么多年来努力得到的荣华富贵,于是决定冒险劝阻秦始皇,总得给这些外来务工人员讨个公道、讨个说法,最不济也讨个路费,要不然我们没法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