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单元1 质量和建筑工程质量
知识目标
(1)了解质量的概念。
(2)了解建筑工程质量的含义及其形成过程。
(3)掌握建筑工程质量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技能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质量的概念有一个概括而清晰的了解。
(2)掌握建筑工程质量的特性与影响因素。
基础知识
一、质量的概念
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固有特性”包括了明示的和隐含的特性,明示的特性一般以书面阐明或明确向顾客指出,隐含的特性是指惯例或一般做法。“满足要求”是指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包括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要求。
(1)质量不仅是指产品质量,也可以是某项活动或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可以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质量由一组固有特性组成,这些固有特性是指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的特性,并由其满足要求的程度加以表征。
(2)特性是指区分的特征。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质量特性是固有的特性,并通过产品、过程或体系设计和开发及其后的实现过程形成的属性。固有的意思是指某事或某物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赋予的特性(如某一产品的价格)并非是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不属于质量特性。
(3)满足要求就是应满足明示的(如合同、规范、标准、技术、文件、图纸中明确规定的)、隐含的(如组织的惯例、一般习惯)或必须履行的(如法律、法规、行业规则)需要和期望。满足要求的程度的高低反映为质量的好坏。对质量的要求除考虑满足顾客的需求外,还应考虑其他相关方即组织自身利益、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等的供方利益和社会利益等多种需求,如安全性、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外部的强制要求。只有全面满足这些要求,才能评定为好的质量或优秀的质量。
(4)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质量要求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对的。质量要求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随着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过程或体系会提出新的质量要求。因此,应定期评定质量要求,修订规范标准,不断开发新产品、改进老产品,以满足已变化的质量要求。另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因自然环境条件、技术发达程度、消费水平和民俗习惯等的不同,都会对产品提出不同的要求,产品应具有这种环境的适应性,对不同地区应提供不同性能的产品,以满足该地区用户明示的或隐含的要求。
二、建筑工程质量的含义
建设工程质量简称工程质量,是指建设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和合同约定要求的程度,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节能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示和隐含的固有特性。
工程质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工程质量指施工的工程质量(即施工质量);广义的工程质量除施工质量外,还包括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
(一)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是指承建工程的适用价值,也就是施工工程的适用性。正确认识施工的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质量是为适用目的而具备的工程适用性,而不是绝对最佳的意思,应该考虑实际用途和社会生产条件的平衡,考虑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建设单位提出的质量要求是考虑质量性能的一个重要条件,通常表示为一定幅度。施工企业应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最经济的施工,以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动能,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二)工序质量
工序质量也称施工过程质量,指施工过程中劳动力、机械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和施工环境五大要素对工程质量的综合作用过程,也称生产过程中五大要素的综合质量。
小提示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工序的质量存在问题,整个工程的质量都会受到影响。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质量标准,必须对工序质量给予足够重视,充分掌握五大要素的变化与质量波动的内在联系,改善不利因素,及时控制质量波动,调整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保证连续不断地生产合格产品。
(三)工作质量
工作质量是指参与工程的建设者,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工作质量包括社会工作质量,如社会调查、市场预测、质量回访等;生产过程工作质量,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管理工作质量、技术工作质量和后勤工作质量等。工程质量的好坏是建筑工程形成过程中的各方面、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而不单纯是靠质量检验检查出来的。为保证工程质量,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工作,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所有因素严加控制,即通过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
三、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
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在项目建议书和项目策划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原理对投资项目的有关技术、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各种可能的拟建方案和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预测和论证,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并在可行的情况下,通过多方案比较从中选择出最佳建设方案,作为项目决策和设计的依据。在此过程中,需要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并与投资目标相协调。因此,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直接影响项目的决策质量和设计质量。
(二)项目决策
项目决策阶段是通过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对项目的建设方案做出决策,使项目的建设充分反映业主的意愿,并与地区环境相适应,做到投资、质量、进度三者协调统一。所以,项目决策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是确定工程项目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和水平。
小提示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直接影响项目的决策质量和设计质量。
(三)工程勘察、设计
工程的地质勘察是为建设场地的选择和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地质资料依据。而工程设计是根据建设项目总体需求(包括已确定的质量目标和水平)和地质勘察报告,对工程的外形和内在的实体进行筹划、研究、构思、设计和描绘,形成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等相关文件,使得质量目标和水平具体化,为施工提供直接依据。
工程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工程采用什么样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形式,选用什么样的结构类型,使用什么样的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等,都直接关系到工程主体结构是否安全可靠,关系到建设投资的综合功能是否充分体现规划意图。在一定程度上,设计的完美性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文化水平。设计的严密性、合理性也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成败,是建设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与环境保护等措施得以实现的保证。
(四)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是指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的要求,在建设场地上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的测量、作业、检验,形成工程实体建成最终产品的活动。任何优秀的设计成果,只有通过施工才能变为现实。因此,工程施工活动决定了设计意图能否体现,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可靠、使用功能的保证,以及外表观感能否体现建筑设计的艺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工程施工是形成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
(五)工程竣工验收
工程竣工验收就是对工程施工质量通过检查评定、试车运转,考核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否符合决策阶段确定的质量目标和水平,并通过验收确保工程项目质量。所以工程竣工验收对质量的影响是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四、建筑工程质量的特性
建筑工程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除具有一般产品共有的质量特性外,还具有特定的内涵。建筑工程质量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一)适用性
适用性,即功能,是指工程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包括如下几项。(1)理化性能,如尺寸、规格、保温、隔热、隔声等物理性能,耐酸、耐碱、耐腐蚀、防火、防风化、防尘等化学性能。(2)结构性能,指地基基础牢固程度,结构的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3)使用性能,如民用住宅工程要能使居住者安居;工业厂房要能满足生产活动需要;道路、桥梁、铁路、航道要能通达便捷;建筑工程的组成部件、配件,水、暖、电、卫器具和设备也要能满足其使用功能。(4)外观性能,指建筑物的造型、布置、室内装饰效果、色彩等美观大方、协调等。
(二)耐久性
耐久性,即寿命,是指工程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要求使用的年限,也就是工程竣工后的合理使用寿命期。由于建筑物本身结构类型不同、质量要求不同、施工方法不同、使用性能不同的个性特点,目前国家对建设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期还缺乏统一规定,仅在少数技术标准中,提出了明确要求。如民用建筑主体结构耐用年限分为4级(15~30年,30~50年,50~100年,100年以上),公路工程设计年限一般按等级控制在10~20年,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年限,视不同道路构成和所用的材料,设计的使用年限也有所不同。对工程组成部件(如塑料管道、屋面防水、卫生洁具、电梯等)也视生产厂家设计的产品性质及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期而规定不同的耐用年限。
(三)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建设工程产品的结构安全度、抗震、耐火及防火能力,人民防空的抗辐射、抗核污染、抗冲击波等能力是否能达到特定的要求,都是安全性的重要标志。工程交付使用之后,必须保证人身财产、工程整体都有能免遭工程结构破坏及外来危害的伤害。工程组成部件,如阳台栏杆、楼梯扶手、电器产品漏电保护、电梯及各类设备等,也要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四)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工程不仅要求在交工验收时要达到规定的指标,而且在一定的使用时期内要保持应有的正常功能。如工程上的防洪与抗震能力、防水隔热、恒温恒湿措施,工业生产用的管道防“跑、冒、滴、漏”等,都属可靠性的质量范畴。
小技巧
由于建筑物本身结构类型不同、质量要求不同、施工方法不同、使用性能不同的个性特点,目前国家对建设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期还缺乏统一的规定,仅少数技术标准中提出了明确要求,如民用建筑主体结构按耐用年限分为4级(15~30年,30~50年,50~100年,100年以上)。
(五)经济性
经济性,是指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期内的成本和消耗的费用。工程经济性具体表现为设计成本、施工成本、使用成本三者之和,包括从征地、拆迁、勘察、设计、采购(材料、设备)、施工、配套设施等建设全过程的总投资和工程使用阶段的能耗、水耗、维护、保养乃至改建更新的使用维修费用。通过分析比较,判断工程是否符合经济性要求。
(六)节能性
节能性,是指工程在设计与建造过程及使用过程中满足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的标准和有关要求的程度。
小提示
工程不仅要求在交工验收时要达到规定的指标,而且在一定的使用时期内要保持应有的正常功能。
(七)与环境的协调性
与环境的协调性,是指工程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协调,与所在地区经济环境协调,以及与周围已建工程相协调,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上述7个方面的质量特性彼此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总体而言,适用、耐久、安全、可靠、经济、节能与环境适应性,都是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缺一不可。但是对于不同门类不同专业的工程,如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公共建筑、住宅建筑、道路建筑,可根据其所处的特定地域环境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的差异,有不同的侧重面。
小技巧
上述7个方面的质量特性彼此之间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但是对于不同门类不同专业的工程,可根据其所处的特定地域环境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的差异,侧重不同的方面。
五、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影响工程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即人(Man)、材料(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缩写为4M1E。
(一)人员素质
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工程建设的规划、决策、勘察、设计、施工与竣工验收等全过程,都是通过人的工作来完成的。人员的素质,即人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作业能力、控制能力、身体素质及职业道德等,都将直接和间接地对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而规划是否合理,决策是否正确,设计是否符合所需要的质量功能,施工能否满足合同、规范、技术标准的需要等,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人员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小提示
建筑行业实行经营资质管理,各类专业从业人员执行持证上岗制度,都是保证人员素质的重要管理措施。
(二)工程材料
工程材料是指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建筑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它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工程材料选用是否合理、产品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经过检验、保管使用是否得当等,都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影响工程外表及观感,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影响工程的使用安全。
(三)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组成工程实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如电梯、泵机、通风设备等,它们构成了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或工业设备安装工程,形成完整的使用功能。另一类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包括大型垂直与横向运输设备、各类操作工具、各种施工安全设施、各类测量仪器和计量器具等,简称施工机具设备,它们是施工生产的手段。施工机具设备对工程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工程所用机具设备,其产品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工程使用功能质量。施工机具设备的类型是否符合工程施工特点,性能是否先进稳定,操作是否方便安全等,都将会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
(四)方法
方法是指工艺方法、操作方法和施工方案。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
(五)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作业环境,如施工环境作业面大小、防护设施、通风照明和通信条件等;工程管理环境,主要指工程实施的合同环境与管理关系的确定,组织体制及管理制度等;周边环境,如工程邻近的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环境条件往往对工程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加强环境管理,改进作业条件,把握好技术环境,辅以必要的措施,是控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