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态畜牧业
畜牧业作为年乃索麻村的传统产业,目前仍是青海牧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牧民群众经济水平赖以发展的基础产业。畜牧业发展与否,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到牧区群众致富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但是,传统畜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实现科技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牧民群众的生产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依旧是制约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草原生态平衡相协调,实现既减轻草场压力又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最终实现牧民增收与生态保护的双赢、长赢是该地区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而该地区发展的生态畜牧业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方案。
在年乃索麻村,走进放牧点,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封闭式牛圈、羊圈,和一堆堆码放整齐的饲料。村领导告诉我们,该村全面推行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以来,牧民按牛羊、草场等生产资料入股,合作社雇用专人养牛养羊,年底统一分红。
收入提高了,生态恢复了。这是自2008年青海省开始推行生态畜牧业建设后,加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牧民的普遍感受。说起这几年草原牧区的变化,牧民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很多人最开心的是在鸟岛定居点或环湖西路上有了自己的新房子,而且腰包一年比一年鼓了。很多村民告诉我们,他们打心眼里感谢政府实施的这项生态富民工程。
青海省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拥有5.47亿亩草原面积,不仅是全省75万牧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牧区人口增长促使牲畜饲养量增加,青海省90%以上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个别地区沙化严重。同时,原有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致使牧户与市场对接不畅,严重制约了畜牧业走向规模化、产业化。
为加快转变牧区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实现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双赢”目标,省委、省政府根据青海实际,在全国牧区率先探索并实践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从体制机制上闯出一条符合青海省实际的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截至2012年,生态畜牧业建设“三步走”的第一步探索推进阶段已全部完成,实现了牧区883个纯牧业村全覆盖,入社牧户11.5万户,流转草场1.95亿亩,整合牲畜838万头(只),天然草场超载牲畜数量由570万羊单位下降到114万羊单位。生态畜牧业建设改变了过去以畜牧业为主、采集业为辅的二元收入结构,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据青海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2年底,青海省加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牧民人均收入突破5200元,比全省牧民人均收入高出近500元。
通过对该地区的调研得知,年乃索麻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虽然该地区畜牧业还处在生产落后、开发不足的阶段,但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使得该地区具备了迅速发展的后发优势。
第一,该地区具有的独特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发展生态畜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该地区高海拔下的独特高原地貌和高温差下的凉冷气候条件,为其发展绿色、有机、特色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其保持了无公害、无污染的原始、半原始生态环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平均海拔3500米的纯天然、无公害、无污染草场,没有化学污染和工业污染的大气、水源、土壤、草地、生物等成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天然净土。
第二,该地区传统畜牧业的特有品种和放养经验,为发展生态畜牧业提供了基础保障。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该地区人民培育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藏羊、黄牛、牦牛等适应青藏高原特有的优良品种,同时,形成了一整套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实际的畜牧业经营方式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畜疫防治等饲养经验。藏牦牛、藏羊驯化至今仍然保持着随水草而牧的野生状态,牛羊肉营养价值高,无污染、低脂肪,是天然野味的典范,是真正的有机食品。畜牧业生产中基本不使用抗生素、驱虫药物等化学合成物质,达到有机畜产品的生产要求。可以说这些品种和饲养方法是当地群众在促进生产发展和有效利用当地资源、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艰辛探索的结果,弥足珍贵。这些经验应当被继承和发扬,并结合现代科技放牧的相关知识,在保持原始放牧方式特点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变劣势为优势,打造该地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变资源优势为经济效益。不苛求成本的过分降低,而是将重心转移到提高产品价值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