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刚刚进入2020年,我们就听到不少知名传统企业关店的消息:从曾经风靡全国、年入50亿元到如今关店1300家、裁员6000人,真维斯宣布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拉夏贝尔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亿元~-16亿元,一年关店4469家,或被退市;富贵鸟宣告破产;达芙妮4年关店近4000家;德尔惠负债6亿元,现已销声匿迹……
看到这些陪伴80后和90后成长的品牌遇到困境,我们在失落的同时也会感到惋惜。作为社交新零售的实践者,我不禁会想:如果这些企业都重视社交营销渠道会怎么样?如果这些企业的员工都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工具进行销售会怎么样?如此巨大的门店数量和客户数量,如果通过社交渠道再做一遍会不会找到自己的第二曲线?
分享经济成为实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方法,而最佳的分享渠道正是社交和口碑,移动互联网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为什么要关注社交渠道?它能给实体企业带来什么结果?它对企业有什么帮助?传统企业是否能够开辟社交营销渠道?我们来看下面两个传统行业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
桂姐是河北衡水地区非常有实力的企业家,旗下产业包括商超、车行、酒店,年营业额数亿元。桂姐2016年开始做社交新零售,10多万人的经销商团队,每年营收超10亿元。桂姐之所以在传统企业做得那么大的情况下依然积极进军社交新零售领域,是因为她的员工们。桂姐说:“我经常会到自己投资的商圈实地考察,每每看到商铺的老板让员工扮成猪八戒、孙悟空去吸引路边的游客时,我的心就会隐隐作痛!这些都是我的商铺,他们都是我的员工,但传统零售只能通过这些方法去吸引游客的眼球。我必须寻找一条更好的发展之路。”
第二个案例:
我的一位朋友经营着一家针织类企业,其品牌在央视有很高的知名度,常年请一线明星代言,一年投入很多广告费。他跟我讲:“我们公司2018年的营业额近20亿元,在全国有2万多名代理商。在外人看来我们很优秀,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品牌有品牌,但是我们一点都不敢放松。近几年,针织行业杀出一匹又一匹的黑马,有的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年营销额就超过20亿元,因为它们有几十万的社交渠道的代理商!我们必须开辟社交营销渠道!”
自2015年至今,我和我的企业“DBUB微谷国际”累计服务了超过6000家企业,我自己每年会为100家以上年营收过亿的品牌提供跟随式服务。这些品牌大多通过社交渠道开始创业,做大后再逐渐开展全渠道营销,其中很多仅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年营收10亿元。它们虽然所处的领域不同,面临的市场情况也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都采用了“社群+社交渠道经销商+实体店”的营销模式。
比如,内衣品牌歌瑞森用社交渠道开启品牌之路,带着数以万计的女性共同创业。她们用产品提升内在气质,用教育提升创业技能,线上学习、营销,线下开办沙龙与实体店。短短5年时间,歌瑞森就成为内衣行业在社交新零售领域的标杆企业。
类似歌瑞森的例子还有很多。针织品牌娅茜优艾于2016年涉足社交新零售,短短3年的时间,就在全国拥有了数万创业者;美妆品牌的代表三草两木,在2015年已入驻近百个城市,开设近千个化妆品专柜,同时在2016年开启“美动百城”计划,入驻180家万达广场开设微体验店;美妆品牌麦吉丽主打明星力,定位中高端女性护肤市场,在各大商圈设立了品牌专柜。
在未来,实体门店、社交渠道经销商、社群将会成为驱动企业增长的三驾马车,线下通过门店导流到线上,线上通过社群营销实现裂变和转化,之后再引流到线下,完成交易。核心经销商采用合伙人制,底层采用会员制;线上采用社群营销,线下门店用于转化和锁定客户。这样就会形成一套闭环循环增长的商业模式。
在社交红利、人口红利、科技红利、政策红利的驱动之下,每家企业都需要搭建社交新零售渠道。但是在这之前,企业主必须先明白社交新零售的本质,明白身处其中的消费者的思维方式,然后才能有的放矢,转变自己的运营思维,重构产品,升级商业模式。每一次转变都会面临各种风险,转型社交新零售也不例外,若是盲目进入,你很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陷阱。当然,在你成功之后也会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本书的宗旨就是将社交新零售的思维、方法、流程、工具、风险,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大家少走弯路。不论你是否去做这件事,至少可以先明白行业的成功者是如何做的。不要羡慕成功的创业者,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他们所用的方法,虽然不能简单粗暴地将他们所用的方法复制到自己身上,但是那些成功经验总会帮你照亮前进的路。也不要摈弃那些失败的创业者,他们失败的原因在本书中也能找到,你会理解他们的辛酸和无奈,然后以他们为镜,反观自身,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
表象的背后总有很多隐相,都看明白了,才能找到真相。《一本书读懂社交新零售》将帮助大家拨开眼前迷雾,找到成功背后的真相。
现在,就让我们开启真相的探索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