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啮桑会盟
这些年义渠国也没闲着,由渠将义渠的正规军队扩充到五万多人,千方百计发展经济和对外贸易,壮大自身实力。尽管如此,为了义渠世子的安危,他忍气吞声规规矩矩,每年按时向秦国缴纳贡赋。义渠骇入秦之后,甘姑日夜思念。由渠派人到秦国打听世子的去处,见于那时六国合纵的战事尚未结束,秦王不愿再生事端,拒绝了义渠人的探视请求。不过他也向义渠国保证世子生活无忧,一切平安,并让义渠骇写信给由渠报了平安。从此每隔一季便能收到义渠骇的来信,告知他们的近况。甘姑见信后就不再焦虑,放心无忧了。
由渠利用义渠国地处西戎诸国与秦国之间,作为西戎和秦国联系通商的桥梁和纽带,平时多加强贸易往来,互通有无,繁荣经济,迅速壮大自身实力。西戎诸国中的乌氏戎、绵诸国、彭卢戎、羌戎等面对日益强大的秦国,他们深感危机来临。由渠瞅准时机,在秦国忙于应付函谷关战事之际,他不辞辛劳奔走在西戎各国之间,不遗余力地说服各个西戎小国认清当前的形势和自身实力,将来如何抵御秦军的征伐?如何在乱世之中求生存?因此他主张西戎各国缔结盟约,抱团取暖。各国戎王也看到这几年义渠国因没有战乱,在由渠的治理下逐渐强大起来,故而纷纷表示愿意听从由渠的建议“共同结盟”。
于是,各国戎王受由渠之邀带着厚礼来到义渠的郁郅城,秘密盟约。按照戎狄族人的习俗歃血为盟,喝过滴了血的酒,订立盟约,彼此之间交换礼物。为表诚意,互相赠送女人结为儿女亲家。因此,乌氏戎王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尚在秦国为质的义渠骇为妃。
盟约之后,西戎各国原有的各个戎王仍然主持本国日常事务,若有强敌来犯,共同抵御。每年按照戎狄的习俗共同祭祀,祈求天神保佑。在处理本国重大事务或国与国之间的矛盾纠纷时,各国戎王共同商议决策,少数服从多数,并推举由渠为众戎王之首,拥有最终决策权。
在军事上,各国共同出人筹钱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军团,购买秦国先进的武器装备,蓄养良种战马。军队训练完成后分为三个小队,分别驻守在原州城、陇西和郁郅城。不管哪国遭遇外敌侵犯,这三支军队就遥相呼应,互相救援,确保义渠及西戎之地平安无事。
在经济上,西戎各国鼓励民间往来,自由买卖,公平交易,繁荣经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储备粮草,整军备战,防敌来犯。
义渠同西戎诸国同宗同源,一脉传承,他们信奉天神,祈求保佑长生。相同的生活习惯和近似的人情风俗,使这些戎狄小国不约而同地团结在一起,一个强大崭新的戎狄联合邦国逐步形成,日益强大。
由渠这些年在西戎各国的所作所为,越来越不安分让秦王刮目相看,为之震惊!义渠国表面上向秦国纳贡称臣,背地里却在兼并西戎各国,组建新军加紧备战。日子久了,让秦王越来越不放心。这次秦国举行啮桑会盟,特意邀请由渠及西戎各国的戎王一并来观礼。
让他们亲眼目睹秦国的强大、秦军的威武,震慑这些戎狄小国,免得他们犯上作乱。
时光飞逝,五年过去了由渠收到义渠骇的书信越来越少,越来越简短,信中只是说些生活琐事,丝毫没有挂念义渠国及父母的意思。由渠写的信他压根没看或者没收到,一种不好的征兆涌上心头。义渠世子多年远离故土,长时间无人教导和管束,对于尚处在青春期的少年,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必然会误入歧途。由渠心中这样想着,但毕竟不是亲眼所见,故而无法向甘姑开诚相谈这件事。于是借啮桑会盟之机,他再次来到秦国,与秦惠文王交涉,希望能亲自去探望义渠骇,查验他这几年学习的技艺和收获,没想到秦王很大肚,颔首默许。
闲暇的时候,由渠私下打听方知他的老友公孙衍已经离秦赴魏了。原来秦国因张仪主张的连横之策奏效而成功破坏五国合纵的大举进犯,后来他与赢华率兵出征,夺得了魏国的蒲阳之地。因此,屡立奇功,秦王非常赏识和宠信他,且任命为秦国丞相。公孙衍与张仪政见不同,故而道不同不相为谋,公孙衍无奈之下,果断决绝离开了秦国,再次回到了魏国。魏王深知公孙衍之才能任命为将军,号称犀首。
公孙衍离开秦国后。张仪身为丞相,立刻向秦王建议,对各个诸侯国倡导强强联手的策略。秦惠文王十二年,秦、齐、楚三国的君主在啮桑会盟。秦国再一次重启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拉拢齐楚两国,以便于秦国在攻打魏、赵、韩之时断了他们的外援。
会盟之日,由渠看到城墙的四周站满了全副武装的秦军。啮桑城中戒备森严,不允许城中居民随意走动,街上的店铺全部关门歇业。北城门内的钟楼上,秦王端坐正中,两边分别是齐王和楚王。钟楼的前的广场上站满了秦齐楚三国的重臣和看热闹的城中百姓。会盟仪式由秦相张仪主持。呜炮鼓乐之后,张仪宣布会盟仪式开始。秦王起身在台案上的盟约书上签字。随后,楚王、齐王也依次看过盟约并签字按手印。张仪宣读盟约:
上承天意,下合民意,永固大秦的江山社稷。我王今日特于啮桑同齐、楚两国盟约内容如下:
一、凡与我大秦同盟之国,既盟之后言归于好,永不侵犯。
二、不准将江河之水患引向盟约之国。
三、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
四、不准在秦国发兵攻打敌国之时出兵救援。
以上盟约内容,诏告天下,盟约之国悉知遵从,世人皆有目共睹。若有背弃不遵,离心离德者,天下共诛之。
盟约人:秦王赢驷、齐王田辟疆、楚王熊槐
公元前三二七年春日
张仪宣读完毕,秦王起身拉着齐王和楚王之手,共同来到文案前,随即一颗鲜血淋漓的牛头端上来,秦王手执牛耳,将鲜血涂抹于额头。又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划破手指,将鲜血滴于文案之上的三杯酒中,齐王、楚王紧随其后依然照做。三人共同举杯,一饮而尽。秦王宣布:秦、齐、楚三国啮桑会盟,歃血完毕,盟约成立,同喜同贺。张仪随后宣告盟约仪式结束,请众位大臣宾客入席,酒宴开始。鼓乐齐鸣,一片欢腾之声不绝于耳。
站在广场上观礼的由渠长吁短叹,心中感慨万千。应秦王之邀前来观礼,华夏大地上最强大的三个诸侯国在此盟约,实际是让他们这些戎狄小国亲眼见证秦国的强大,不要有非分之想,从而达到震慑的作用。由渠看到今天的盟约仪式上,秦王的眼中只有楚王和齐王,整个过程也没有正眼看过他们这些戎狄小国的王,他心中愤愤不平。自从公孙衍离开秦国,没有了好友的鼎力相助,他在秦国行事更加艰难,接下来与秦王的持久较量和周旋,变得难上加难。他一下子没有了挑战秦王的底气,四目茫然地看着台上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