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完全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

自1954年彼得·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的概念以来,管理理论得到令人瞩目的发展,以MBO、KPI、BSC为代表的管理方法也推动企业的管理实践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企业的管理更具备前瞻性和系统性,也更重视人的因素,这些都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OKR是源自英特尔(Intel)的一种目标管理方法,是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的创新发展,与KPI一脉相承。OKR在谷歌的发扬光大,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同样,也激发了中国企业的满腔热情。OKR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通过自下而上、公开透明的方法,激发人的内在动机。OKR的这个特征,是它与其他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体系最根本的差异之一,也正是它先进性的体现。对人内在动机的重视,使企业能够更充分地激励新时代的员工,也使企业更从容地迎接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所带来的挑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种管理理论是否正确,一种管理方法是否有效,取决于它们在实践中能否发挥作用。不过,企业并不能因为某种管理方法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就否定它的价值,而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具有对这种管理方法的客观认识,有没有准确把握和合理运用它。毕竟,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已经被许多企业验证过了,而且企业也常常是在那些成功案例的影响下,激发出学习和实践的动力。

我认为,成功实践一种管理方法至少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要准确把握其思想内涵。中国企业界学习和运用各种先进管理方法的热情始终很高,不少企业也因此成功实现了转型突破,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仍然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在投入大量成本和精力后,并未产生实效。许多管理者将其归罪于这些管理方式本身,转而尝试新的方法。我们无法排除这种心理也是OKR在今天被热捧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导致失败的原因,往往是企业对管理技术的生搬硬套和对管理思想的一知半解。这正是KPI在当今中国扭曲变形,并被广泛诟病的根本原因。

为了避免读者重蹈覆辙,本书作者对OKR的思想内涵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不仅对OKR的定义做出了全新的诠释,还通过深入研究,总结出OKR的六大特征。作者一方面运用案例进行了翔实的说明,另一方面在全书各个实施环节中指导读者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实践。与一些教条的概念铺陈相比,这种方式更有助于读者准确把握OKR的理念和逻辑,为顺利实践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作者的这种努力,足见其良苦用心。

第二,要符合企业的土壤。管理方法,尤其是从国外引进的管理模式,必须要经过本土化的改良。未经转化就简单效仿的做法常常是东施效颦,结果往往有云泥之别。精益生产、阿米巴、六西格玛、BSC,乃至KPI,中国企业因为囫囵吞枣所付出的代价可谓不少。作者对企业一味照搬国外的成功经验表达了担忧,通过对比辨析了中外企业在管理的成熟度、技术的集中度、员工的成熟度、国民的职业精神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总结出中国企业运用OKR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寻求体现中国特色的管理才是任何管理理论和管理工具发挥作用的正道”的主张。

此外,与许多管理书籍不同,本书并没有为迎合某些读者而大量采用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案例,而是更多地考虑到广大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展示了许多发生在中小企业的真实案例,并为中小企业导入和实施OKR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务实的精神难能可贵。

第三,要具备与应用场景相匹配的实践方法。运用OKR,实质上就是推动一次组织变革。组织变革的成功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而组织变革的失败却往往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企业单纯重视整体的规划,依靠革命式的激情推动,却忽视与应用场景相匹配的实践方法,是导致失败的常见原因。作者用真实的案例提示读者要系统、深入地考虑实际运行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并用大部分篇幅对OKR的导入、推动和实操进行了全面的指导,不仅明确了标准和程序,还介绍了思考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常见的问题和对策。比如在“思考关键结果”中,作者举例说明了“因果倒置”“循环论证”“以偏概全”

“自相矛盾”“忽视阴暗面”等常见问题,可以使读者少走很多弯路。类似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还有很多,体现出了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图表,让读者能够顺畅地理解和便捷地使用,也能感受到作者的真心实意。

本书名为《OKR完全实践》,我认为名副其实。

我非常欣慰,李靖能为中国企业奉献这样一本好书。

这本书没有在理论部分多费笔墨,但方方面面都体现了OKR的独特理念,让读者能够深刻地领会OKR的精神内涵。在实践方面,作者下足了功夫,充分考虑到了实际运用的各个环节。本书架构完整、内容翔实、逻辑严谨、敦本务实,一定能够帮助企业全面掌握和高效运用OKR,体验到先进的管理方法所带来的进步。

在此,我也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你们慧眼识珠,为广大读者带来了这本有价值的著作,必将推动中国企业管理的进步。

李锡元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20年6月于珞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