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宋代政治文化面面观
邓小南
第一节
概述(上篇):帝国的辉煌与苍凉
这一章我们要讲的是宋代政治文化面面观。在这样一个大题目下,我们会分九个子题目来讨论。在本章开头部分,我们先对宋代做一个概述,分为上篇和下篇。
长时段的观察
我们要讲的宋代,从时间的序列上来看,是处在中国帝制朝代的中段。也就是说,中国帝制朝代大约为2000年,如果我们把2000年打一个对折,那么折线处恰好就是宋代所处的时段。从严格意义上说,宋朝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朝,和宋朝先后并存的,先有北边契丹民族建立的辽、党项民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民族建立的金,后有蒙古民族建立的大蒙古国,也就是后来的元朝。严格来说,我们应该说当时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南北朝”时期。
宋代前后持续了近320年的时间,我们把这段时期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首都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到了北宋王朝末年,女真的军队打过来之后,北宋王朝就覆亡了。重新集结起来的朝廷一路向南迁,最终把临时性的首都定在了现在的浙江杭州,因此我们把后期的宋代称为南宋。
对宋代的历史评价
对于宋代的历史,近代以来有许多不同的评价。一些很有名的国学大师,比如严复先生,在给一个学生的信里说道,古代的人都喜欢读“前四史”,也就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主要是因为前四史的文字比较好。但是,严复先生说,研究历史,不仅要注意文字,还要关注人心和政俗的变化,因此要特别关注历史上的宋代,因为中国近代以来的很多现象都是从宋代遗留下来的。陈寅恪先生讲到“华夏民族之文化”的时候,也特别提到历经数千年之演进,文化有高峰、有低谷,却是“造极于赵宋之世”的。钱穆先生从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来讲,也认为各个时期都是有变化的,但最重要的变化是发生在宋代,宋代以前大体上可以称为“古代中国”,而宋代以后则可以称为“后代中国”。
20世纪50年代,当时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文学所曾经出过一部《中国文学史》,宋代的部分是钱锺书先生写的。在这部书里,钱锺书先生就曾经从历史的延续和关联的角度来看宋代。他说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朝代一向是相提并论的,比如谈及文学,我们会说唐诗宋词;谈及绘画,我们会说宋元文人画;谈及学术思想,我们会说汉学、宋学。不管从哪个脉络延续下来,都会说到宋代。
近些年来,学界有讨论“唐宋变革”的,也有讨论“宋元明变迁”的,不管从哪个角度讨论,我们都会看到宋代的位置:讲唐宋变革,宋代可能是变化的整合收束期;讲宋元明变迁,宋代就是新发展的开端。对于宋代的历史,国内的学者以及海外的学者都有很多讨论,很多情况下都是关注一个朝代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变迁。例如,葛兆光老师曾经说:“唐、宋文化的嬗变,在中国文化史上也许是最值得研究的题目之一。”陈来老师也讲,从中唐以来,中国的文化出现了几件大事,包括新禅宗的盛行、新文学运动的开展,还有新儒家的兴起,这样的学术潮流,从中唐以来一直延续到宋代,形成了主导宋代以后的文化的主要形态。
昔日的辉煌
这样一些事实,都会让人注意到,宋代这个历史时期在中国整个历史的脉络里有特别的意义。比如在经济发展方面,有位英国史学家伊懋可(Mark Elvin),在他的著作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中国历史的模式》)里曾经说过,中国在中古时期出现了一次经济革命,这个“经济革命”实际上指的就是宋代那个时期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当然,革命通常是一种颠覆性的变化,而经济的发展应该说是一种积累性的变化,所以用“革命”这样一个词,我觉得并不恰当。但是,至少学界有很多学者从很多角度都在讲宋代的“革命”,比如传统农业发生了“绿色革命”;面向大众的商业网络出现,发生了“商业革命”;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发生了“货币革命”;都市面貌改变,可以说发生了“城市革命”;特别是为人熟知的“四大发明”里的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它们的完善与外传都是在宋代,可以称为“科技革命”。“革命”的说法让我们注意到在这一时期,宋代在方方面面都有非常突出的发展。
如今我们都在谈论“一带一路”,其中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应该说真正成形是在中国历史上的宋代。包括近些年的海上考古发掘,例如从海底出土的“南海一号”商船,也是宋代的,有学界、新闻界人士称之为“沉睡了800年的繁华”。
末日的苍凉
尽管宋朝的经济和文化如此辉煌,人们还是会认识到,这样一个王朝,一方面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建设和科技文化都领先于世界,另一方面它又受到周边民族的严重挤压,内政因循求稳。当时宋朝面临着很多严峻挑战,导致这个王朝的战略格局和政策应对出现了很多问题。
我们既要看到宋朝经济和文化辉煌的一面,也要关注它结局悲凉的一面。我们现在看到的宋代皇帝的陵墓,不管是北宋在巩义地区的帝陵,还是南宋在绍兴的帝陵,都给人非常突出的落寞和苍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