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与IP网络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基于IP的数据通信网络

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通信科技迅猛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时时刻刻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我们正加速迈向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与基于IP的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发展相适应,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在积极筹建或扩建各类信息网络系统,这标志着我国的信息化社会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起点。这既是社会发展对各行各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信息化浪潮对企业提出的新规范。

企业信息化是指将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Internet及电子商务运用到企业的市场调研、产品研发、技术改造、质量控制、供应链、资金周转、成品物流等全过程,从而实现企业现代化。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包括3个层次:网络平台、数据平台和企业应用系统。企业应用系统指的是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企业资源调配管理系统,应用系统以数据平台为依托构建在网络平台之上。由此可见,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是完善网络平台建设。依据目前多数企业的运营特征,信息网络平台应该能同时满足企业对实现语音、视频、电子商务等多种数据交换业务的基本需求。

尽管当前许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时间较早,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及应用系统的增多,原有的网络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暴露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① 企业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信息化水平良莠不齐。大小企业之间的差异、不同行业企业间的差异、不同地区企业之间的差异都比较大。

② 企业信息孤岛的存在造成企业内部管理流程不畅通。企业中各部门相对独立运行造成了若干个信息孤岛,从企业整体角度而言,信息孤岛使企业难以实现信息的真正集成、统一调度和使用,信息孤岛制约了上层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

③ 数据缺乏整合,企业生产要素的关键数据难以及时成形,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多媒体技术使用范围有限,办公管理效率低下。

④ 企业信息化安全管理手段匮乏,信息化事故频发。既有技术局限带来的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软件中的漏洞发现及维护和重要数据的保密等,也有管理缺失带来的企业信息泄密等。

要应对这些挑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就是针对各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清楚企业网络的建设重点和需求,对症下药,按需建设。

企业的业务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对网络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地变化,这就要求企业网络应该具备适应这种需求不断变化的能力。因此,了解企业网络的架构对于如何适应业务需求将变得十分必要。

2.1.1 基于IP的企业网络分层架构

最初,企业网络泛指某个组织或机构的网络互联系统,如图2-1所示。企业使用该互联系统主要用于共享打印机、文件服务器等基础管理业务,电子邮件的出现则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用户间的协同工作效率。现在,企业网络已经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中,诸如小型办公室、教育、政府和银行等行业或机构均在IP通信网络的基础上扩展开来。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就要求企业网络组网能突破地域限制,通过各种远程互连技术把分布在不同物理地域的网络连接在一起。

42326-00-055-01.png

图2-1 企业网络互联

如图2-2所示,企业的网络往往跨越了多个物理区域,远程互连可连接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即使是出差的员工也能随时随地接入企业网络实现移动办公,企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也能访问到企业的相应资源。远程互连技术提高了现代企业运营效率。然而,出于数据私密性和安全性的考虑,企业需要对远程互连技术进行选择。

42326-00-056-01.png

图2-2 企业网络架构

企业网络架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或机构的业务需求。小型企业网如图2-3(左侧)所示,通常只有一个办公地点,一般采用扁平网络架构进行组网。这种扁平网络能够满足用户对资源访问的需求,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同时又能大大减少部署和维护成本。小型企业网络通常缺少冗余机制,可靠性不高,容易发生业务中断。

如图2-3(右侧)所示,大型企业网络对业务的连续性要求很高,网络冗余备份则能有效保证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从而保障企业的日常业务运营。大型企业网络也需要对业务资源的访问进行控制,所以通常会采用多层网络架构来优化流量分布,并应用各种策略进行流量管理和资源访问控制。这种多层网络设计也可以使企业网络易于扩展。大型企业网络需要有效的网络隔离并简化网络维护,避免某一区域产生的故障影响到整个网络。常见的分层网络模型有3个功能层:接入层(访问层)、汇聚层(分布层)与核心层。接入层主要负责提供工作组/用户对网络的访问,汇聚层为接入层的业务提供基于策略的连接,而核心层主要是实现汇聚层交换机的快速连接。

42326-00-056-02.png

图2-3 企业网络的分层架构

一切复杂网络均源于简单网络,通过研究简单网络有助于我们洞悉IP网络的基本原理。

2.1.2 简单网络

了解IP网络的基本原理,可先从了解简单网络开始。

两个终端,用一条能承载数据传输的物理介质(也称为传输介质)如图2-4所示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网络。

42326-00-057-01.png

图2-4 物理介质连接成最简网络

终端相互传递信息和资源共享的需求催生了网络的出现,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单一的物理连接线已经无法满足数据交换的需求。用户终端产生、发送和接收数据,网络则是终端建立通信的媒介,终端通过网络建立连接。网络就是通过介质把终端互连而成的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系统,从而使得众多的终端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信息资源。

用来传输数据的载体称为介质,网络可以使用各种介质进行数据传输,包括物理线缆、无线电波等。

早期出现的局域网模型如图2-5所示,这是一个10Base-5以太网。每个主机都是用同一根同轴电缆来与其他主机进行通信,因此,这里的同轴电缆又被称为共享介质,相应的网络被称为共享介质网络,或简称为共享式网络。共享式网络中,不同的主机同时发送数据时,就会产生信号冲突的问题。这种可能会出现信号冲突现象的区域称之为冲突域。解决冲突问题的方法是采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技术(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

42326-00-057-02.png

图2-5 早期的局域网模型

CSMA/CD的基本工作过程如下:终端设备不停地检测共享线路的状态。如果线路空闲,则发送数据;如果线路非空闲,则等待一段时间后继续检测(延时时间由退避算法决定)。即便如此,仍有可能存在另外一个设备与之同时发送数据,两个设备发送的数据会产生冲突。这种冲突是可以检测到的,终端设备检测到冲突之后,马上停止发送自己的数据,并发送特殊阻塞信息,以强化冲突信号,使线路上其他站点能够尽早检测到冲突。终端设备检测到冲突后,随机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数据发送(延时时间由退避算法决定)。

CSMA/CD的工作原理可简单总结为: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发,随机延迟后重发。

数据设备交换彼此的数据,其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两种双工模式(如图2-6所示)都支持双向数据传输。

42326-00-057-03.png

图2-6 双工模式

半双工:在半双工模式(half-duplex mode)下,通信双方都能发送和接收数据,但不能同时进行。当一台设备发送时,另一台只能接收,反之亦然。对讲机是半双工系统的典型例子。

全双工:在全双工模式(full-duplex mode)下,通信双方都能同时接收和发送数据。传统的电话网络是典型的全双工例子。

以太网上的通信模式也包括半双工和全双工两种,两种机制在应付冲突方面存在区别。

半双工模式下,共享物理介质的通信双方必须采用CSMA/CD机制来避免冲突。例如,10Base-5以太网的通信模式就是半双工模式的。

全双工模式下,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实现双向通信,这种模式不会产生冲突,因此不需要使用CSMA/CD机制。例如,10Base-T以太网的通信模式就可以是全双工模式。同一物理链路上相连的两台设备的双工模式必须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