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东线全史:斯拉夫民族的冰与火之歌(套装全13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1941年6月:战争前夜的苏德武装力量

之一:两军统帅机构概述

1941年6月21日,在绵延数千公里的苏德国境线两侧,集结着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庞大武装力量。长期以来,东西方史学界对苏联和德国两军的编制、兵力和装备众说纷纭,即使是一些最基本的客观数据,也存在着极大争议。这当然无助于深入认识苏德战争的史实。有鉴于此,笔者辟出下面这个专门章节,利用长期以来搜集的大量资料,对此进行详细论述。

山头林立的德国武装部队统帅部

侵苏战争前夜的德国武装部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同时也是最强大的武装力量。根据德国官方统计,二战爆发时,德国武装部队共有422万人。在波兰和西线战争中,德军的损失并不太严重,在1939—1940年一共只死亡了10.2万人(其中陆军76000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损失》第270页。。同期,德军兵力却在不断增加。到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国武装部队增加了300多万人,总兵力员额超过723万人。

德国武装部队人数的变化(单位:千人)《德国陆军 1933—1945》,卷三,第254页

德国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是所谓“领袖兼帝国总理,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阿道夫·希特勒。作为参加过一战的老兵,希特勒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虽然那只是一个下级士兵的前线经验,却足够拿来吓唬他手下那些长期蹲在参谋部里的军事长官。而大量阅读军事学术著作,也使希特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军事理论知识的不足。同时,国家元首和军事统帅的身份,使希特勒有着全方位的信息来源,因而往往能够比他的将军们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这种判断使德国在以往的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也稳固了希特勒作为最高统帅的个人地位。

希特勒对整个德国武装部队和军事工业的领导通过以下机构来进行:

陆海空三军总司令部。党卫军指挥机关(希姆莱任党卫军帝国司令)。国防军统帅部。帝国军械部(1940年3月设立,1943年9月2日改为帝国军备与战时生产部,托特于1940年3月17日—1942年2月8日任部长,后任斯佩尔于1942年2月9日—1945年5月23日在职)。帝国内阁防务委员会(1938年8月30日设立,戈林任主席)。

名义上,武装部队的最高指挥机构是于1938年2月4日由原军事部改组而成的国防军统帅部。而实际上,它只是希特勒的一个军事参谋机构。国防军统帅部长官是陆军元帅凯特尔。虽然这个对希特勒唯命是从的炮兵军官地位相当于帝国部长,实际权力却非常有限,只能按照希特勒的指令向三军下达命令。

国防军统帅部的核心机构是国防军指挥参谋部(1939年11月20日前称指挥参谋部,后改指挥局,1940年8月改国防军指挥参谋部),该部的职责是按照希特勒的指令制订总体战战略计划,向他报告战争进程,准备参考资料,促进各军种协同。在对苏作期间负责这个部门的约德尔炮兵上将(后升任陆军大将),可以算是希特勒的个人参谋长和主要军事顾问之一。实际上他拥有和上司凯特尔相当的地位。由于他活动,国防军统帅部得以把丹麦、非洲、挪威、意大利、芬兰、巴尔干、西线战区的指挥权抓到了手里。从1944年起,甚至还接管了陆军后备军。

德国陆、海、空三军,各军都设有作战指挥机构总司令部(陆总缩写OKH、空总OKL),各总司令部设总司令(负责总体指挥和管理)及总参谋部(海总设海军作战参谋部)。传统上,陆军是德国武装部队最强势的存在,也拥有最大的政治影响力。当时担任德国陆军总司令的是布劳希奇陆军元帅。他出身军人世家,于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12月19日担任陆军总司令。应当说,这个在希特勒面前非常怯弱的人,实际权威和他所担任的这个重要职务不是很相称。

陆军总参谋部主要负责拟制陆军战役计划和大陆战区军事行动的日常领导。按照传统,陆军总参谋长一般兼任陆军副总司令,而且主要由普鲁士人来担任。可是苏德战争爆发时的总参谋长哈尔德陆军大将却是巴伐利亚人。希特勒选定他担此重任大概和纳粹党早年与巴伐利亚国防军的特殊政治渊源不无关系。由于国防军统帅部控制了东线以外的各个战区(包括在摩尔曼斯克方向作战的芬兰战区),使陆军总司令部仅能指挥东线战区陆军部队。而哈尔德实质上就是希特勒的东线参谋长,他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干到1942年9月24日。

总而言之,对苏作战的德军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甚至陆军部队的指挥权也被陆军总司令部和国防军统帅部瓜分,而战区内的海、空、党卫军则需通过海空军司令部和党卫军指挥机关才能与陆军协调。希特勒之所以采取这种近乎混乱的指挥体系,无非是对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德国军人集团分而治之,通过复杂的指挥体系在将领之间制造矛盾。毕竟在当时,陆军连内部宣传都不让戈培尔的纳粹宣传部过多插手。但由于希特勒对这些人的拉拢,甚至包括直接金钱收买。加上希特勒在苏德战争前的一系列军事胜利所建立起的威望,使拿人手短的将军们当时都乐意于服从他的战略,其中也包括入侵苏联的决定。

约德尔的话代表了大多数将领的心态:“我们出兵3个月后,俄国这座纸搭的房子就一定会坍塌。”古德里安后来也承认,他所认识的陆军总部和国防军统帅部成员,人人都对即将到来的苏德战争持乐观态度,容不得任何批判和否定意见《闪击英雄》第160页。。尽管有过20世纪20—30年代的所谓“苏德军事蜜月”时代。但向东方扩张、打败斯拉夫人,一直也是普鲁士贵族军官团的传统目标。在波兰和法国这两个宿敌已被踩在脚下,英国人也无力干涉大陆之际,德国陆军自然不会再执着于和俄国人的“友谊”。而且,基于魏玛共和国时代对左翼政治的痛恨情绪,德国陆军的贵族将军们更希望能够消灭布尔什维克的大本营苏联。为此,他们在总体上也支持希特勒将在东线所采取的残暴措施,包括枪杀政委、虐待战俘,并用铁腕手段统治占领区。

斯大林铁腕下的苏联统帅部

虽然战前红军的实力还远远不如德军,但在指挥上却有效率得多。苏军和整个国家都处在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中央的绝对领导之中,层层建立起来的垂直领导体系保证了最高意志畅通无阻地传达到每一个角落,并得到有效的执行。红军的主要统帅机关是国防人民委员部和总参谋部。前者直接领导苏联武装力量(不包括海军)。在国防人民委员部内设有作为咨议机关的红军总军事委员会,由该委员会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最终的决定权则在联共中央政治局。总参谋部及各军兵种部负责对武装力量进行具体指挥。用曾经担任过工农红军参谋长的伏龙芝的话来说,这个部门是“整个苏维埃国家的军事大脑”。为了提高这两个领导机关的工作效率,斯大林进行了人事上的重大调整。

1940年5月8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任命在芬兰战役中有突出表现的苏联元帅铁木辛哥担任国防人民委员,接替不称职的伏罗希洛夫。1941年1月31日,在诺门坎军事冲突中重创日军的朱可夫大将取代梅列茨科夫担任苏军总参谋长,同时兼任副国防人民委员。在这两个人的领导下,军事指挥机构进行了改组。在1941年3月8日,国防人民委员部按照苏共的决定进行了内部分工,各副国防人民委员都有各自负责的相应部门。必须指出的是,铁木辛哥元帅和朱可夫大将都是战将出身,他们未必很合适去坐办公桌,在这一点上,前沙皇军官出身的副国防人民委员沙波什尼科夫要称职得多,但遗憾的是这位深受斯大林尊敬的老军人年事已高(据说他是唯一被允许在斯大林办公室抽烟的人),不能担负过多的工作。

在改组最高指挥机构的同时,1940年8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命令,废除了红军的政治委员制度,改而执行单一首长制。军事首长全面负责对军队的训练、物质技术保障和人员的教育。政治军官实行政治副指挥员和政治部主任的制度。苏军旧的两长制度建立的基础在于国内战争年代职业军官都是政治上不完全可靠的前沙皇军人,为了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必须设立与之同级的政治军官。而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军的专业军官都是党培养出来的红色指挥员,不再需要政委去监控。加上实战条件下,两长制所带来的指挥上的弊端日益明显,使斯大林定下了废除该制度的决心,借以提高军事首长的威信,便于其有效地指挥军队。出于同样的目的,从1940年5月起,苏军对陆、海军高级指挥人员实行将官级军衔,1940年11月起对列兵和初级指挥人员也实行了新军衔。这一做法所包含的另一含义是对俄国军事传统的恢复,同时预示着在未来的战争中,斯大林将用旧军队的“光荣历史”来召唤红军的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