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一觉醒来,你也“被”高血压了吗
言 西 许左隽 心内科
美国最新的高血压指南将高血压诊断标准从140/90mmHg下调为130/80mmHg——一觉醒来,你也“被”高血压了吗?
“一觉醒来,自己竟然成了一名高血压患者。”最近,类似的感慨刷爆了朋友圈。作为现代人的常见疾病,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卒中、肾衰竭等健康问题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然而就在一个多月前,美国一夜之间增加了3 000多万高血压患者,患有高血压的美国人由总人口的32%瞬间飙升至46%,总数达1.03亿。
1.10毫米汞柱下调,意味着什么
这一戏剧性的变化源于对“什么是高血压?”的重新定义。近日,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和美国心脏学院(ACC)等11个学术团体共同发布新版《2017版成人高血压预防、检出、评价和管理指南》(简称《ACC/AHA指南》或《美国新指南》),对已使用14年的《2003版高血压检测和治疗纲要》进行了修订。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高血压“门槛”由以往的140/90mmHg下调为130/80mmHg。
在医学界,指南是疾病防治的重要依据,美国则一直是全球业界风向标。虽然只是小小的10mmHg,却意味着近半数美国人因为这个指标瞬间变成高血压患者。这也让很多人不禁担忧,此次美国标准的变化是否会影响中国标准?对中国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意味着什么?所谓的“一觉醒来就成为高血压患者”会成真吗?
有数据预估,中国目前的高血压控制形势不容乐观。当前中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7亿,且严重并发症致残和致死率高,高血压已成为中国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2017年5—8月,中国高血压联盟在全国20个省市的300个血压测量点为50万人测量了血压,结果发现,仅有23.8%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控制。因此,日常生活中重视对血压的监测和分析,并根据测量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这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2.地域差异,美国新标准不可完全照搬
美国这一版高血压指南的制定以循证医学为依据,而良好的血压控制可显著降低卒中、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对降低全社会的慢性病整体负担极其重要。从这个角度说,美国的新版高血压诊断标准,无疑对提高公民的高血压预防意识、高血压的早期识别和干预等有积极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美国的新版高血压指南有积极的意义,是不是就可以照搬到中国呢?当然不能。不同国家的疾病流行特征、医疗经济资源、居民健康意识和疾病整体负担不同,疾病防治策略也应有所差异。美国指南是基于美国国情、针对美国医生制定的,不是针对我国的。另外,美国高血压防控的现状是追求“更好”,而我国的当务之需却是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尽快扭转高血压控制率较低的局面,两者的“发力点”也存在明显差异。
当然,美国发布的指南反映出对高血压控制更加积极的态度,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高血压的防治水平,也可提高中国高血压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过去,一些血压检查结果在140/90mmHg的人能自我安慰“尚未戴帽”,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不够重视,现在处于这些“警戒线”附近的患者再也没有借口忽视自己的健康了。
3.130/80mmHg在中国属正常高值血压
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全球医学界对高血压的界定都发生过变化。就中国而言,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高血压联盟的有关专家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显示,过去几十年,中国曾进行过数次大规模高血压患病率的人群抽样调查。其中,在1958—1959年的调查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在1979—1980年的调查中,160/95mmHg为确诊高血压,140~159/90~95mmHg为临界高血压;到了1991年以后,诊断标准调整为140/90mmHg及2周内服用降压药者。
根据上述指南的界定,目前中国采用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类。其中,中国界定的正常高值血压为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而美国最新的高血压标准正好在这个范围内。另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当收缩压超过140mmHg或舒张压超过90mmHg时,就视为血压升高或高血压,中国目前的标准也与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标准接轨。
因此,尽管美国单方面调整了高血压的确诊标准,但中国本来就把130/80mmHg的数值视为“正常高值血压”,也处于可以进行综合干预的范围内。
4.高血压患者,牢记“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
高血压是一种不可逆转的问题,我们无法根治高血压,但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血压保持在一定的水平,药物是目前为止最好的手段。对既往有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史和年龄较大的老年人等,高风险性的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并就医确认是否需要增加剂量或者调整药物。
2017年11月,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向公众普及了高血压的防治知识。对于确诊高血压的患者,该指南指出,应立即启动并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即“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限酒和心态平。其中,对于患者减少钠盐摄入的目标也非常具体: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一啤酒瓶盖),注意隐性盐的摄入(咸菜、鸡精、酱油等)。减轻体重方面,男性腰围小于90cm,女性腰围小于85cm。
此外,每周应进行5~7次中等强度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限制饮酒,白酒每日饮酒量应小于50ml,葡萄酒小于100ml,啤酒小于250ml,女性在此标准上再减半。
虽然健康的生活方式确实有助于降压,但不能成为完全控制血压的因素,还是得依靠药物。所以对于那些二、三级的高血压患者,一旦服药,不可轻易停药。对于此次美国发布的高血压新指南,如果仅仅纠结于睡一觉醒来变成了高血压患者,那么指南的更新可能对你毫无意义,只会增加你对健康的担忧和恐惧罢了。我们需要做的是重视而不是恐慌,利用新指南出现的机会,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并树立良好而健康的生活方式。
所以归根结底,指南更新最现实的意义,不是为了让人杞人忧天,而是为了让人居安思危。
Tips:血压,你量对了吗
血压的指标每天都会变化,不少人觉得每天去医院测量非常麻烦,于是买来设备自己在家里测量血压,这也导致在日常生活中不规范测量血压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常见的错误包括:袖带缠绕的位置不正确,有的高,有的低;听诊器放置的位置不正确;放气的速度掌握不正确等。
以常见的水银血压计为例,测量血压的第一步是要绑好袖带,注意听诊器放置的位置要准确,血压计的零点应该和心脏保持位置等高,放气的速度要掌握好。正常的放气速度应该是每秒2~6mmHg,放气太快或者太慢都会导致测值不准。
此外,在测量血压的过程中,还有几个常见的误区:
(1)测量血压,次数不宜过频:有些人想起来就测,容易产生焦虑,反而会导致在测量时血压异常升高,影响测值的准确性。
(2)自己在家中是无法测量夜间血压的:有些人为了获得夜间血压,半夜用闹钟唤醒起来测量血压,也有些人夜间醒了就起来测量血压,这种破坏了夜间的生理状态而测量出来的血压值,并不能代表夜间的血压,不具有参考意义。
(3)不要过分计较某次测值得到的血压高低:血压本身有昼夜节律的变化,而且受诸多内外环境的影响会有波动。高血压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平时的血压状况来决定,不要因自测的几次血压值高低擅自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这样不利于血压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