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它而美:设计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理论、流程和案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一

我一向很少为人作序,但丛志强老师提出让我为他的新作《因它而美:设计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理论、流程和案例》写序时,我却没有丝毫犹豫,欣然答应了。一是因为自己从小在乡村长大,对乡村有着浓浓的情节。二是对丛志强团队不辞辛苦,致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表达敬意。

今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丛志强老师带领3名研究生,千里迢迢来到宁海葛家村,开展“设计推动乡村内生发展”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当时,我与丛志强老师初次见面,听他说起在浙江宁海葛家村的实践时,我还是将信将疑。今年8月,我专门去了宁海葛家村一趟,想不到短短4个月,葛家村模样大变,“艺术家进村”点燃了村民的艺术自信,葛家村成了“网红”村,新华社、人民网、浙江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来葛家村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因它而美:设计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理论、流程和案例》就是丛志强团队在葛家村实践探索的理论总结与提升。该书系统梳理了设计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理论,特别是以葛家村的实践为案例,全面介绍了设计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流程和方法,很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我特别感兴趣的有以下这样几点。

一是融合设计理念,通过艺术设计助力乡村振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数千年来,农村一直是落后愚昧的代名词。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依旧还是比较落后,不少地方的农村因青壮年人口外出打工而陷入凋敝状态,城市的繁荣与农村的凋敝形成鲜明对比。中央高度重视农村问题,着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农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振兴,就没有全面小康和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近年来,各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其中通过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乡村要振兴,最终要靠文化振兴来实现。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丛志强团队多年来致力以设计助力乡村振兴,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与实践探索,凝练出“融合设计”的理念,探索将艺术设计与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相融合,并形成了一整套理论构想和做法。然而,真正到农村进行实践并非一帆风顺。丛志强团队刚进葛家村,就“碰了壁”,没想到村民不买账,觉得艺术离自己很遥远。《因它而美:设计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理论、流程和案例》生动记载和展现了丛志强团队的艰难实践历程,他们通过一边给村民讲课,一边做给村民看,一步步改变村民,逐步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村民从质疑旁观到看热闹,进而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最终实现了设计与农村的融合,艺术与乡村的融合,大学教授与农民的融合,使村民成为“艺术家”,使葛家村成为“网红”村。

二是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推进乡村持续提升。授人以鱼,可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可解一生之需。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也是乡村振兴的主体。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乡村社会结构的转变,村民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低,村民的集体意识逐渐退化,不少乡村陷入农民原子化、农村空心化的态势,村民主体意识日益衰败,村民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利益,人情关系变得冷漠疏离,邻里之间矛盾增多,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信任度降低,导致了村民对于村子发展的自身责任和公共服务观念的认知误区,并逐渐催生了“干部干、村民看”“等、靠、要”的思想,很多村民把乡村振兴看成是政府的事情、干部的事情、别人的事情,而不是自己的事情。实践证明,单纯依靠“输血式”的“外生驱动”做法无法实现乡村振兴,特别是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才能保持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而要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性,通过增能和赋权,唤醒村民的自信心和自我发展意识,培育村民的内生发展能力,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丛志强团队在葛家村设计介入乡村的实践过程中,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内生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设计为手段,以村民参与为保障,坚持“服务”和“赋能”两条腿走路,将村庄的集体资源和村民的个人资源进行重新建构,既关注物的“创造”,又重视人的“塑造”,既关注乡村环境、生态、经济、文化、社会等优化的服务型设计,也聚焦村民能力拓展的赋能型设计,借助设计观念、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文化让村民行动起来、参与进来,与村民共商、共议、共创、共做,极大地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拓展村民的自主能力。丛志强团队“尊重”每一位村民,“激励”每一位村民,充满爱地与村民共处,从而避免出现“设计师来了,乡村热闹非凡;设计师走了,乡村回到从前”的问题。

三是传承和践行中国人民大学优良传统和校风,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基层民众。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人民”的大学,从其前身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起,就确立了“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和校风,涌现出冼星海、贺绿汀、贺敬之、李焕之、丁玲、郑律成、时乐濛、王昆、郭兰英、于蓝等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创造出《白毛女》《南泥湾》《黄河大合唱》《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一大批极富影响力的作品。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是实事求是,中国人民大学办学的最大特色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八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一直传承和弘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校风,鼓励和引导师生到农村、到社区、到基层开展社会实践,特别是近年来,学校组织开展“读懂中国”“千人百村”“街巷中国”等社会实践项目,引导广大师生将实践的脚步迈向全国各地,努力回应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关切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以深厚的学术素养服务国家建设,服务乡村振兴。丛志强团队在葛家村的实践正是对中国人民大学优良传统和校风的践行典范。

乡村振兴正在路上,丛志强团队“设计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正在路上,我们期待有更多的“葛家村”出现,更多的成功案例涌现。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