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斌讲色彩静物(丛书名:艺考飓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胡斌讲色彩静物

色彩基础知识

金属提梁壶和水果

1.色彩的形成

英国数学家与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博士曾做过这样的试验:阳光通过一个缝隙射进三棱镜中,白光射线被分成光谱色彩。已分开的光线投射至一块银幕上,呈现出七色光谱,即红、橙、黄、绿、青、蓝、紫。所以色光中的七色重新混合在一起后,呈现出原来的白色光,而颜料中的七色混合起来后则成为黑色,这就是色光混合与绘画颜料混合的不同之处。

那么,光又是什么呢?光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辐射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具有可见性。波长在380~780mm之间的这段波谱为可见辐射,即光。而其他电磁波辐射的波长不是低于这段波谱,就是高于这段波谱。试验证明,波长为500mm的光呈现绿色,600mm的光呈现红橙色,470mm的光呈现蓝色,从380mm逐渐加到780mm时色相由紫色逐渐变化成红色。

在大千世界中,我们在有光线照射的条件下所看到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于物体表面对色光的反射和吸收所产生的。不同物体的表面吸收光和反射光的能力是不同的,反射其中一种波长的光,而其他波长的光被全部吸收,这个物体便会呈现出反射光的颜色。例如一只红色器皿之所以看上去是红色,是因为它吸收了光的其他所有颜色,而仅仅反射了红色。不过在日常生活中的颜色是丰富而复杂的,各种物体不可能只反射一种波长的光,也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全部反射所有的光。

光谱色

2.原色

原色,又称第一次用色,是用其他任何颜色都调不出来的,而用原色可以调出所有颜色。原色有红(品红)、黄(藤黄)、蓝(靛蓝)三种,故称三原色。从理论上讲,三原色混合后成为黑色,但实际混合后一般为深灰色。

3.间色

三原色中任何两种混合后即成间色,又称第二次色,如红加蓝等于紫、黄加红等于橙、黄加蓝等于绿。原色和间色是纯度最高的六种颜色。

4.复色

复色,又称第三次用色。两种间色混合,或一种间色和一种原色混合,即成复色。每一种复色中都包含了三种原色的成分,只是比例有所不同,如熟褐、赭石、土黄、橄榄绿以及各种偏红、偏黄、偏蓝等有不同色彩倾向的灰色。

原色、间色和复色

5.补色关系

在色相环中,呈180°相对的两色互为补色关系,亦称互补色。补色原理是一种视觉残像现象,当人的眼睛注视着白色墙面上的一个直径30cm的圆形红色色块,5分钟后,将红色色块移走,人的眼睛会在白墙上看到一个同样大小、同样形状的绿色残像。补色关系是各种色彩对比效果中最强烈的一种对比关系。

在色彩写生中补色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是对色彩进行观察、比较后的感受,这与冷暖关系有些相似。物体的亮部与暗部存在补色关系,物体与环境存在补色关系,相邻的颜色也会存在补色的关系。当两种颜色并置时,在感觉上,其中一色会向另一色的补色方向发展。如黄色与红色并置时,黄色会显得偏绿(对应红),而红色会显得偏紫(对应黄)。补色关系在浅色物体上表现得非常显著,在有色光源的照射下更为明显。例如,在夕阳的红光笼罩下,景物的受光部分偏红,而背光部分则明显偏绿。

12色色相环

6.色彩的冷暖

色彩的冷暖也称色性,指色彩的冷暖倾向。色彩的本身并没有冷暖之分,但反映在人的视觉之中后,便会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和联想。如红、橙、黄一类颜色会使人联想到阳光、火焰,因而产生火热、温暖的感觉;而青、蓝、紫一类颜色会使人联想到冰雪、海洋,因而会产生寒冷、凉爽的感觉。色彩的冷暖是相对而言的,如翠绿和草绿相比,翠绿是冷的,但如果翠绿和湖蓝相比,则翠绿又显得暖一些。在色彩写生中,充分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画面才会生动、明快,富有表现力。

色彩的冷暖

7.色彩三要素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如红色的花、蓝色的天空、绿色的森林、黄色的土地等,色相是色彩的基本特征。

明度:指色彩的明度变化差异,即深浅程度。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在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中,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同样是红色,朱红色比大红色明度高,而橘红色又比朱红色明度高。

色彩的明度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又称彩度、饱和度。在各种颜色中,原色和间色的纯度最高,复色的纯度较低。在同一种颜色中加入其他颜色越多,其纯度就越低。

纯度关系在色彩写生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它是处理画面主次、虚实、前后层次的重要手段,正确的色彩纯度对比,会使画面主次分明。由于大气层中存在灰尘,使得空气并非绝对透明。因而即使相同的物体,由于距离不同,反映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有所不同。一般近处的物体色彩纯度较高,物体离作画者愈远,纯度及反差便逐渐减弱,直至成为灰色。色彩的空间变化在风景写生中十分明显,但在静物写生中,由于空间距离较短,很难看出这种变化,因而需要作画者进行人为的组织和强化,这样才能拉开各物体的前后空间距离。

色彩的纯度

8.光源色

光源色即指光的色彩倾向。不同的光使物体产生不同的色彩,正是由于光源色的差别及变化才使自然界中的物体变得丰富多彩。清晨的阳光通常是橙红色的,中午的阳光则偏白色,月光是蓝绿色的,火光是橙黄色的,荧光灯是淡紫色的。光源色对物体受光面的色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确定画面色调的重要因素。物体受光面偏暖,背光面便偏冷,并与受光面的色彩形成补色关系。反之,受光面偏冷,背光面则偏暖。

9.固有色

固有色指各种物体在人们习惯的、较柔和的白光照射下所呈现给人的色彩印象,如蓝天、白云、红旗、绿树等。但是任何物体总是处在一定的环境和空间中,不可能孤立存在,随着光源色和周围环境色的变化,固有色也会发生变化。

10.环境色

我们知道,任何物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具体的环境之中,在周围物体反射光影响下所呈现出的色彩就是环境色。在色彩写生中,环境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强调了自然界物体的相互影响关系。如:一个白瓷瓶受到阳光的照射后受光部分呈暖色,暗部呈冷色,瓷瓶暗部同时又受边上红罐子的反射光影响,暗部的局部色彩又呈暖红色。物体表面的质感、光滑度不同,受环境色影响的程度也不同,了解和研究环境色是写生色彩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