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性:心软不是爱,爱要温和而坚定
如何做到温和坚定
在父母爱的能力中,原则性是不能忽略的,所谓原则性指家长要有明确的底线和规则,在日常的行为和态度上能够让孩子明确地感知到父母是有底线和原则的。爱的原则性同时对应爱的稳定性,如果家长的原则性不强,可能爱的稳定性也会出现偏差。
比如,不稳定的爱会随着父母的情绪起伏而产生对孩子不同的态度,原则性也同理,底线和态度如果随着父母的心情随时变化,孩子就很难明确地知道父母的原则和底线,反而会学着看父母脸色行事。我们不妨假设一个职场情境。成人如何应对是非对错全看领导,如果领导是一个是非对错全凭心情的人,员工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有一个共识,认为这样的是非对错没有被遵守和尊重的价值,而且当员工摸清了老板的套路之后,某天自己犯了错受批评,是因为老板心情不好,只要把他哄高兴了,这个错就不是个大问题了。
孩子也会有类似的行为表现。如果家长的原则性不强,孩子就会摸不清家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底线是什么,对待自己错误的行为又是按什么逻辑。因此,孩子会去探索家长的边界和底线,比如,他们会偷偷关注家长的脸色,一旦孩子认为父母心情好,自己犯了错父母就不讲原则,而父母心情不好时,哪怕自己犯了小错误也会被揪住不放,这时孩子是混乱的,同时也会视规则如同儿戏。
孩子的敏感和机智表现在,最初他们想要达到某种目的的时候,总会以试探的方式看看大人的反应。如果父母的态度不够坚决,孩子便会知道:父母的底线是可以挑战的;但是,如果父母的态度非常坚定,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当孩子发现规则可以随心所欲地修改之后,他们以后可能会成为一个不遵守规则甚至破坏规则的人。一个不懂遵守规则的人,有可能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会经历很多坎坷。
对于原则性,很多家长不是过松就是过严,很多人都听过“温和而坚定”这种说法,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想过怎么去做。因为实施“既温和又坚定”的原则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孩子有一招对付父母的利器:哭!耍无赖!结果“温和”总是无效,“坚定”变成对峙,那么该如何做才能坚守“温和而坚定”原则呢?
美国心理学大师科胡特曾用诗意的句子表达了类似的含义:“如何深爱你?用不含诱惑的深情;如何拒绝你?用没有敌意的坚决。”这句话非常适合解释父母对待孩子的“温和而坚定”。温和是不带任何诱惑和条件去爱孩子,而坚定就是不带怒气不带敌意。
举例来说,幼儿园期间的孩子,入睡是个大问题。很多父母反映要么孩子不按时上床,要么上了床有很多理由不睡。如果运用“温和而坚定”的原则,比如规定九点上床睡觉,父母就要坚守这个时间。
快到九点钟的时候,提前十分钟提醒孩子说要睡觉了,让孩子有十分钟的准备时间。到了九点,父母必须把孩子带到床上,关灯睡觉。不管孩子哭闹还是使劲乱动,都必须让他在床上。可以在他哭闹时搂着他爱抚他。此刻最考验父母的温和,父母内心要很安静,不要害怕孩子哭闹或挣扎,也不要因为孩子入睡困难发火。坚守自己的原则,轻松些,静静地搂着孩子,也可以在孩子的额头吻一下,但是切记,话不要多,少讲道理。如果开始实在控制不住想发火,不妨给孩子讲十分钟的故事,因为大部分孩子会在父母爱的语音下,听着故事静静入睡。
“温和”并不意味着父母不能表现自己的生气、不耐烦、不满等负面情绪,真实的父母比“完美”的父母更有教育和影响力。而“坚定”也并不意味着不能改变既定规则和要求,可以在底线之上有一定的弹性和调整,而这个弹性和调整要视孩子的年龄和具体情况来定。三岁的孩子如果在户外玩耍,到了规定的时间还不回家,父母可以提前几分钟提醒,到了时间可以坚定地牵着孩子的手回家。如果是六岁的孩子,父母在玩耍之前就要与其约定,玩多久必须回家。如果不能遵守时间,可以减少一次放学在外面玩耍的机会,如此孩子就知道遵守约定的重要性。
另外,原则性的建立是一个逐渐开放和过渡的过程,尤其不能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松,到了年龄大了就严,这样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孩子也会无所适从。比如,在孩子一两岁或者三四岁的时候,想吃饭就吃饭,不想吃就不吃,想出去玩就出去玩,不想出去就不出去。到了六七岁,又突然要把孩子管得很严,不听话就打,这样孩子当然很不舒服。
如果从小到大,孩子感受到的都是父母既温和又坚定的态度,孩子不但能够懂得规则的意义,也能从父母身上习得原则和底线带来的真正自由和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