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形成时间概念
“时间都去哪儿了……”不仅父母有这样的困惑,孩子也有这样的困惑。父母感慨生命在流逝,转眼之间青春的容颜不在,孩子长大了,父母也弯腰驼背地老了。而孩子呢,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他们还没有形成时间概念,因而对于时间的流逝完全无知无觉,所以说孩子总是无忧无虑地成长。但是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孩子很容易磨蹭和拖延,他们沉浸在自己的生命节奏中,似乎对于光阴的流转浑然不觉。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总是要承担起繁重的工作,还要肩负起照顾家庭和孩子的责任,因而常常感到时间的急速减少,也从光阴的流转上感受到窘迫和急促。为此,父母总是催促孩子,孩子却浑然无知,不知道父母在紧张和着急什么。从本质上而言,一味地催促孩子,并不能使孩子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尤其是在孩子对于时间尚且没有形成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形成时间概念就成为当务之急。
实际上,当被父母训斥“一定要珍惜时间啊”“快点,时间太紧张了”等话的时候,孩子看似瞪着无辜的大眼睛,却并不知道时间为何物,更不知道父母的意思。而偏偏大多数父母都误以为孩子有时间概率,因而情不自禁地使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孩子的认知,还因为孩子对于父母的训斥无动于衷,依然磨磨蹭蹭、拖拖拉拉而感到气愤呢!不得不说,父母这样直截了当地提醒孩子珍惜时间,告诉孩子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是根本行不通的。这并非孩子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教诲,也不是因为孩子太调皮而顽劣不堪,更不是孩子不愿意按照父母所说的去珍惜时间,而是因为孩子以自身的认知根本无法了解那么抽象的时间观念。简而言之,孩子还太小,不知道时间是什么,又因为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只靠着时钟时针的嘀嘀嗒嗒,孩子更无法触摸和真切感知到时间的流逝。对于孩子而言,时间是超出他的理解范围,也是超出他的认知范围的。假如父母一切关于珍惜时间的训诫都和“要认真吃饭”一样是实实在在的,则更有助于孩子贯彻执行父母的嘱咐。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形成时间观念呢?首先,可以从现实生活着手。再次叮嘱孩子要珍惜时间的时候,要带上具体明确的时间点。例如,早晨提醒孩子快些吃饭,可以告诉孩子“已经七点了,该吃早饭了,七点一刻就要出门去学校,否则会迟到”。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理解七点是早餐时间,也会对于一刻钟的时间有多长有大概的了解。每一次明确表达时间,都能让孩子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与具体的时间密切相关,渐渐地,他就会知道时间对于他的生活意义深远,含义深刻。其次,当孩子形成一定的时间意识之后,父母还可以在孩子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给孩子规定明确的时间段。这能够帮助孩子深刻了解时间的含义,也会让孩子形成对于时间的紧迫感。为了激励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件事情,父母还可以在与孩子协商一致之后,对孩子制订奖惩规定,这样一来,孩子每当受到奖励和惩罚,对于时间都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也渐渐地能够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某件事情。再次,除了帮助孩子形成时间概念之外,父母还要引导孩子养成利用零碎时间的好习惯。例如,让孩子利用洗漱的时间听听英语,让孩子利用睡觉前的时间回忆一天所学的知识。这样点点滴滴的时间只要合理利用,就能起到聚少成多的重要作用,也会对孩子养成节约时间的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孩子发现自己成为时间的主宰,能够合理有效、灵活机智地利用时间,他们的时间观念就会更加增强,他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当孩子树立强烈的时间意识,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他们的人生就会效率倍增,变得更充实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