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孩子不必凡事苛求完美
不仅成人会有完美主义情节,孩子也同样会犯苛求完美的错误。看到这里,也许有些朋友会感到困惑,追求完美不是可以让每件事情都尽善尽美吗,为何又说苛求完美是个错误呢?的确,苛求完美就是错误,问题就出在“苛求”二字上。众所周知,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绝对完美的人和事情,因而每个人也许可以无限接近完美,却无法真正达到完美。当一个人过度追求完美,就会变得苛求完美,在这种情况下,他对于原本可以放下的事情也会变得偏执,不愿意进行任何妥协,所以难免会犯钻牛角尖的错误。对于孩子而言,如果做事情苛求完美,就会耽误漫长的时间。因为人不是神仙,不可能保证自己不犯错误,而有完美主义情结的孩子一旦犯了小小的错误,马上就会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推翻,再重来,在这样反复不断的过程中,孩子们做事情的时间自然会翻倍,这也会导致他们陷入被动的状态。
孩子追求完美固然好,这可以让孩子更认真细心,也拼尽全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然而,凡事皆有度,过度犹不及,当孩子们始终沉浸在对完美的幻想中,甚至误以为只要自己不断尝试、认真努力就能让凡事都尽善尽美时,他们就会陷入误区,也进入无法摆脱的怪圈。要想避免孩子有过度完美主义的倾向,父母们在平日里就不要过于苛刻地要求孩子,而是让孩子理性认知到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一个人如果过度追求完美,还会变成病态,这无疑对于人生是有很严重影响的。
静静是个非常安静的女孩,总是专注地做着某件事情。一开始,爸爸妈妈都很欣慰,因为在很多父母都抱怨自家的孩子坐不住,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三心二意的时候,静静却表现很好,从不让他们有这样的烦恼。然而,他们渐渐地发现,即使在着急的情况下,静静也依然有条不紊、慢条斯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静静这么认真和用心,是为了追求完美啊!尤其是当看到静静一次又一次推到自己此前的努力,而重头来过的时候,父母先是觉得静静很认真,为此感到欣慰,后来却发现静静不能容忍任何瑕疵,所以导致做事情效率低下,时间拖延很久。
周末,静静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也没有完成作业,她书桌旁的垃圾桶里,却有很多她烦躁之余撕下来的作业纸,已经被她揉成一团,变得皱皱巴巴了。妈妈很纳闷,问:“静静,你怎么看起来就像大作家在写作,构思最难的开头一样呢?写作业需要重复这么多遍吗?”妈妈捡起一张垃圾纸来看,却发现垃圾纸上已经写了半页多的作业了。妈妈不知道静静为何要把作业撕下来丢掉,因而问静静原因。静静懊恼而有烦躁地说:“你没看到最后一行有一个错别字吗?”妈妈很惊讶:“是老师不让有错别字吗?”静静摇摇头,说:“不是的,我不喜欢作业上有错别字。”妈妈看着静静苦恼的样子,说:“但是,一页纸有这么多呢,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个字都不错啊!如果错了就重写,那你岂不是把作业写了好几遍吗?”静静不吭声了。妈妈安抚静静:“静静,人人都会犯错误,而且学习本来就是会犯错的。错了没关系,可以用橡皮擦或者修正带,而不要这样总是撕掉重写。不然,你的作业量就会成倍增长,也太辛苦了。”静静揉着已经发酸的手,说:“是啊,我也觉得很累,但是我忍不住要撕掉,否则那个错别字就像长在我的心上一样。”
妈妈抚摸着静静的头,说:“孩子,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长着呢。作业这点小错误比起人生中很多错误来,根本不值一提。你只要错了之后知道改正,就不要撕掉重写。否则,以后人生中犯了错误,难道也能抹杀之后,重新来过吗?”听了妈妈的话,静静陷入沉思。
妈妈说得很对,作业还可以撕掉重写,而一旦在人生中犯了不可逆转的错误,又要如何呢?人总要学会成长,而成长的代价就是不停地犯错。正是在错误之中,孩子才能不断进步,也在对错误的反思中,逐渐地走向成熟。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要对孩子吹毛求疵,否则,如果令孩子不能原谅和接纳自己,他们又如何能够敞开怀抱接纳和热爱这个世界呢?如果发现孩子有对自己要求过高的倾向,父母还要引导孩子接纳自己的错误,绝不对自己采取姑息放任的态度,也不对自己采取放松懈怠的态度。要求,只有适度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才能避免把孩子引入歧途。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和孩子成长的陪伴者,父母尽可以让孩子尽力而为,而不要让孩子苛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