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跨学科设计教学的思考
(何颂飞)
一、学科聚合发展是设计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趋势
社会发展形成各种设计趋势,也影响着设计教学的走向。设计行业的发展一直呈现为聚合与分散交替发展的态势,聚合总是出现在社会发展的转折期,之后逐渐在新的领域延伸发展。设计理论和体系的建立往往出现在聚合期,这一时期,从人文到科技、从艺术到技术,不同领域相互碰撞,产生新的体系,确立设计的新走向。在分散期,新设计方向与不同学科继续深入融合,依据时代特征产生不同的设计细分领域。
1.古代设计发展所体现的聚合特点是自身修养和能力的综合
从设计的发展看,这一特点在设计史研究中有着明晰的线索。在原始部落时代,设计主要体现在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那时用户、设计者和生产者是紧密结合的,设计与生产是一体的,工匠的设计加工是为了自己、家人或是熟悉的邻里。早期的设计所具有的聚合特点是经验、手工技巧、装饰风格和各种工艺的融合。随着社会阶级的出现,用户和设计、生产相分离,但设计与加工仍然有着紧密的关系,产生了社会分工。《考工记》卷一就明确说:“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设计与加工因为军事、生产、生活的不同需求产生分工,“百工”分成“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抟埴之工”六类。随着技术发展和分工进一步细化,各个类别又进一步细化为“轮人”“舆人”“輈人”“筑氏”“冶氏”等三十余类具体工种。在造物功能相对确定的情况下,装饰就成了设计的主要工作。装饰本质就是一种融合式的设计,主要是围绕主题、秩序、风格、色彩、质感等视觉要素来展开,覆盖了金属、漆艺、瓷器、木器、刺绣等不同工艺领域,因而更多的是设计者本身能力的综合。设计的评价是对于设计师技巧和修养的评价,不仅需要工匠“工巧”,还对于产品选材、加工等环节具有“天时、地气、材美”层次的修养。
2.现代设计发展所体现的聚合特点是学科交叉融合
在工业时代之初,所有造物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工业化大生产,而非以往的手工业生产。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分,设计也由笼统的“工业设计”向生活的各个不同领域深入发展,与技术、商业模式、时尚趋势结合,与生产、管理、技术、营销、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整合协同,细分成“产品设计”“交通设计”“首饰设计”“服装设计”“装备设计”“家具设计”等林林总总的类别。当下,物质生产的体系和技术基础已经十分完善,社会生活方式由强调物质生产转入强调以信息沟通为主的非物质形式,因而“信息技术”成为了设计的主要语境。基于信息时代的生活方式变化,社会开始反思物质生产技术的局限,关注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交流的过程变化、媒介对传播的影响等,因而产生“信息设计”“可持续设计”“交互设计”“体验设计”等不同设计发展方向,融合了设计哲学、环境科技、新能源、数字化、网络、新媒介、3D打印技术等不同领域的思想和技术。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聚合——发散的趋势将会一直延续。
比较而言,工业设计的学科交叉特点是系统化、结构化,有强有力的方法论和明确的程序机制,理性而清晰。人机学、心理学、工程学、形态学、色彩学等覆盖所有产品设计领域,但更多应用于有型的硬件产品或者某一领域的产业上。信息设计的学科交叉特点更多的是溶解式的、沉浸式的,要求有敏感的嗅觉和宽广的视野,创新并且前瞻,设计更多体现在行为、交互、理解、个性等非物质形态的设计上。工业时代,设计与其他学科交叉,碰撞,但还有较强的学科边界,工业设计、媒介设计等是碰撞而产生的交叉学科。信息时代显著的特征是各个学科的边界在消解融合,新的学科是融合更深、更广的领域综合而成,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协同性更强,这种融合更具有开放性,是一种各个学科要素的有机结合而非简单组合。可以简单概括说,工业时代的设计逻辑是理性和自律,信息时代的设计逻辑是包容和自由。
3.协同创新是信息时代的社会分工对设计的要求
信息时代的设计凭借信息技术全面向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与不同领域的融合越来越深化。往往在某一重要的设计领域,传统的设计人才已经无法胜任或独立完成设计工作,如交互设计领域,通常都是由设计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的人员深度合作,才能完成设计项目。并且,随着创新在不同的领域中逐渐深入,创新不再是某一学科独立完成的事,需要各个学科深度合作,因而需要一种协作方式来有效地协调越来越复杂的创新组织和元素。
尤其在全球化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要求创新更具有开放性。“科技知识的创造、创新和应用部门之间需要构建开放式的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为解决复杂的问题而产生的一个系统性机制,充分调动各个创新主体要素(如政府、大学、企业等)的积极性,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进行深度合作和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可以从整合和互动两个维度来考察,整合维度考察的是系统的完善性,包括知识(不同学科)、资源(不同领域)、行动(不同的运作)、绩效(不同的能力);互动的维度则强调协同的效率,各创新主体间的知识共享程度、行动上的同步,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协调等。设计在社会创新、企业创新和产品创新领域都担任了重要角色,与技术创新一起协同,推动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协同创新机制的应用也是设计在信息时代的需求和必然。
二、设计教育领域所体现的学科交叉特点和跨学科趋势
设计教育的发展是随着社会需求、设计行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
在漫长的手工业时代,设计教育是以师徒制为主的方式,教学特点是技能训练和经验传承为主。在技术美学范畴中,装饰设计所依据的是“手——心灵”范式,这样的教育以修炼自身的审美感悟和熟练的技巧为主,追求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技进乎道”的境界。这一时期的教育,更多的是单一领域的纵向发展,横向的融合的主要是不同装饰风格、不同材料与工艺的相互渗透影响。对于古代设计的考古判断,也往往是依据这些特征的历史特点。综合来说,古代设计的教学是围绕“怎么做”来展开的,“手艺”所承载的设计师的技艺和修养就成为设计优劣的评价标准,这一评价标准甚至与工业时代之前的艺术评价标准近似。这在今天漆艺、陶瓷、首饰等传统特点较强的设计领域仍有体现。
工业化时代,设计发展史是建立在现代商业体系上的,因而设计与生产分解成为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也整合了更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设计教育在经过与传统美术教育的激烈碰撞后,诞生了以包豪斯学院为代表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建立了“机器——理性思维”的范式。设计不再是以装饰为主的美学训练,而是整合了经济、技术、管理、社会学等不同领域知识的交叉学科,是用理性方法统合各个相关学科来系统解决问题。因而设计教学的目的不是要学生提高技巧,而是引导学生了解学科的结构,具有全局的视野和学习系统的思维方法。教学相对于“怎么做”的传统基础,更加倾向于“怎么想”,形成了新的设计教学理论体系。随着学科发展,造物设计领域在围绕“怎么做”和“怎么想”的基本理念,发展形成了各个细化的设计专业。
信息时代的设计特点是过去形成的学科标准和界限消解、融合,既不以纯粹的装饰为主,也不以功能为主,而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强调信息与人类、环境的关系。设计面临的视野更加宽广。数字技术对于人类的生活有着颠覆式的影响,以往的视觉传达变成了信息的沟通传达,工业设计向信息设计转变。信息设计的学科交叉特点更多的是溶解式的、沉浸式的。信息设计对于各个设计学科的渗透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既要求教学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度更高,又要求设计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合作愈加深入。设计与资本、服务和技术,甚至政府管理等社会、经济要素结合更加深入,云技术、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覆盖的是全社会、全人类,突破了企业、城市甚至国家的界限。工业设计针对的是某一领域、某一流程、某一产业的创新,而信息时代的设计则要求设计师具有更加宽阔的视野和胸怀,信息社会对设计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
三、目前的设计教学体系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设计教学,难度和障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前的教育制度对跨学科教学的局限,二是目前院校师资能力的局限。
从对国外设计教育的考察来看,跨学科、跨领域的设计教学在国外并非新鲜事物,如美国的卡耐基梅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等著名设计学府早已实施,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国外设计体系与国内有着很大区别,无法照搬。做好我们自己的跨学科教学,必须从我们自己的教育制度的特点或者局限出发。“我国的教育制度是以学科为基础的,由政府管理,自上而下的体系。” 国家的各个学科都设置有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下的各个专业都受到教学目录的控制,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依据目录执行。除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外,大多数设计专业都建立在“艺术设计学”这个二级目录下(最新颁行的目录将设计类专业进行了升级)。中学生就分为文科、理科,考设计类的学生大多要参加美术类考试。
本科设计教育目前的基本模式是按照某一领域的“专家”进行培养,大多从大一开始就进入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在本领域纵深进行各种训练,甚至还保留有大量的技能训练课程(应该指出技能训练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设计细节的感知能力、设计表达能力等还是有作用的,但大量学分用于开设此类课程值得商榷)。信息时代的设计教育一定不是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应在工业时代对于理性的系统方法基础上,扩展更宏大的视野、人文精神和培养不拘一格的创新意识。作为设计师基本素质的人文类课程在中学时期因高考功利主义影响没有开设,到大学又没有相关的思维引导,要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教学,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都需要改革。
跨专业、跨学科的设计教学所面临的另一个尴尬,是我们的教师自身并不具备相应的视野和能力。设计学院的教师在早期都是由美术领域或者机械设计转行(美术类转入如染织设计、装饰设计等专业,机械设计转入如工业设计等专业),自身具有专业的局限。随着设计专业的发展,各个专业又自成系统,教师在自身的专业领域发展,跨行业、跨学科的实践和教学研究较少。教师一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交流会如鱼得水,但面对与跨度很大的领域进行协作往往具有抗拒感。跨学科的设计教学,需要教师首先要视野开阔,有包容胸怀和沟通能力。学科间的差异和陌生并不是设计跨界的壁垒,态度才是束缚我们跨越自身局限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