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
1.3.1 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
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但计算机真正进入会计领域的标志事件是1954年10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第一次使用计算机计算职工工资,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变革,书写了人类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新篇章。这一创举,使一直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以穿孔卡片为输入方式的会计核算机器逐渐消失,电子计算机代之而起成为会计数据处理的主要工具。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不断更新换代,电子数据处理在会计业务中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应用水平也不断提高;根据会计电算化发展进程的时间和数据处理技术特征,可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会计数据的单项业务处理阶段
这是会计电算化的萌芽和发育阶段,约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由于当时计算机成本高、价格贵,软件设计程序复杂且一般人员不易操作,所以发展比较缓慢。在这一阶段,会计人员利用计算机仅仅限于处理一些数据量大、计算简单并多次重复的工作,如职工工资计算、库存材料收发等,目的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第二阶段——会计数据综合处理阶段
这是会计电算化的成长成熟阶段,约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大批的会计软件被开发出来,通过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以账务处理为核心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会计人员利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为经济分析、经济决策提供会计信息,应用计算机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代替繁重的手工劳动,更重要的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对会计数据进行综合加工,组织信息及时反馈。
第三阶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这是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约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后期。这一阶段,微电子技术突飞猛进,微型计算机大批涌现,计算机价格不断下降,会计软件不断改进,软件的可操作性越来越强,建立起了网络化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使电算化系统在账务处理、经济预测和决策管理控制等方面显示了计算机化管理的强大优势。
第四阶段——企业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继续发展,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从信息系统转向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这一阶段,企业运用自身各项资源并与客户、供销商等资源紧密结合,及时反映各方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至今,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会计电算化已发展到了较为完善的程度。
1.3.2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
1957年,我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1979年财政部支持并参与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标志着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始。从发展历程看,我国会计电算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尝试阶段(1983年以前)
到20世纪70年代末,除个别尖端科技领域外,我国计算机应用领域几乎是空白。开展会计电算化,首先要面对的是计算机价格昂贵、开发人才严重缺乏等实际困难。尽管如此,仍没有阻碍我国对会计电算化道路的探索。1979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财政部和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的支持下,从原东德进口一台EC-1040计算机,进行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试点。但是这台计算机还不能处理汉字,而且只能在工资方面进行计算机处理。
1981年8月,在财政部、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和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正式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这次会议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第二阶段——自发发展阶段(1983~1988年)
1983年,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务院成立电子振兴领导小组。此阶段随着计算机硬件发展迅速,性能价格比提高,开发出了中文操作系统,微型计算机在各单位各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一阶段的会计软件多为单位自行开发,缺少宏观上的统一管理和规划,人才培训也不完善,造成许多低水平重复开发,通用性和实用性差,浪费了大量资源。
第三阶段——稳步发展阶段(1989~1996年)
这一阶段,财政部开始加强对电算化工作的组织和管理,1989年12月财政部颁发了我国第一个关于会计电算化管理的行政法《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在1989年9月和1990年4月,财政部分别通过了对“先锋CP-80”和“用友会计软件”的评审,这是我国最早评审的两个商品化会计软件。
另外,以开发基于会计核算软件为主的专业公司也相继出现,逐渐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会计软件的开发向通用化、规范化、商品化方向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事后记账、算账、报账为主要内容的“核算型”会计软件已经难以满足企事业单位管理上的需求,企事业单位迫切需要有事前预测、决策,事中控制,事后核算和分析的“管理型”会计软件,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下管理的要求。1996年在全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研讨会上,对开发“管理型会计软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从此我国会计电算化迈入“管理型”会计软件的新时代。目前,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已经初具规模并逐渐向具有决策支持功能的财务软件演进。
近些年来,商品化会计软件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成为国内最成功和最大的软件产业。特别是进入2000年后,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会计软件开始向网络财务发展,产生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时代的软件。这类软件不仅具有传统会计软件的所有功能,还能实现与业务一体化,远程处理在线适时监控,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等功能,从而使会计电算化向更高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