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家底厚不厚——资产负债表的阅读要点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作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日(月末、季末或年末等)财务状况的报表,又称为财务状况表。资产负债表主要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方面的内容。通俗地说,资产负债表就是企业的一份财产清单。
从整体上看,资产负债表是运用哲学上一分为二的观点,从静态角度采用左右相等的结构(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来反映某一会计期末或期初企业资产等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和的平衡关系。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最重要的报表之一,尤其是在分析企业资产质量和资产结构、判断企业财务风险等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一)了解企业资源的构成及分布情况
在资产负债表上,使用者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的资产总量及其内容,以此可以分析资源的配置是否节约、合理。企业财务实力主要是就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资本规模而言的。资产与资本规模较大的企业具备较强的财务实力;反之,财务实力较弱。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与资本金(股本)总额直观地描述了企业的财务实力。
(二)反映企业负债情况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企业有多少负债,分别属于哪类负债,并详细了解企业负担的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的数额及偿还时间,表明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联系有关的资产项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三)明确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
投资者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份额是多少,其构成情况如何。将所有者权益与负债进行对比,可以分析企业的净资产是多少,其构成怎样,了解财务结构的优劣和负债经营的合理程度,分析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四)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使用者通过对前后期资产负债表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金结构的变化情况,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发展趋势。资产负债表反映的仅是某一个时点企业的状况,能反映企业一定的现状;若把这些不同时点的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则能对企业有更全面、生动的了解。
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资产负债表可分为表首、正表两部分。其中,表首概括地说明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等。正表是资产负债表的主体,由左右两方组成,左方是资产,反映企业资产的具体存放方式,是以货币形态存放还是以固定资产或存货或其他的方式存放;右方是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反映资产的来源渠道,是负债获得还是所有者投资所得。左右两方按照不同的分类反映同一事物。每个项目又分为“期初数”和“期末数”两栏。其中“期初数”是上期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栏内的数字,而“期末数”是截至资产负债表表首日期时得出的数字。具体格式见表1-1。
表1-1 资产负债表
三、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代表的内容
(一)资产负债表左侧的资产类
资产负债表的左侧反映的是企业所拥有的财富,排列的顺序是根据其变现能力的强弱。一般常见的做法是将企业的资产分为两部分,即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期可在1年内(含1年)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款项、预付账款、存货、待摊费用等。在实践中三种最常见的流动资产形态包括货币资金、存货及应收账款。
(1)货币资金。企业期末库存现金、存放银行的各类款项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合计数。企业持有货币资金的目的是把货币资金转化为商品或者服务以后的更大的回报。
(2)存货。反映企业在日常业务活动中持有的以备出售或捐赠的,或者为了出售或捐赠仍处在生产过程中的,或者将在生产、提供服务或日常管理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资、商品等,是减去“存货跌价准备”后的金额。公司存有的原材料以及成品,其目的是通过销售将其转化成现金。
(3)应收账款。客户未支付的货款称为应收账款,而欠款的人称作债务人。通常,企业销售其产品或服务给客户后而不要求马上付款就会产生应收账款。换句话说,这些账户是要在将来收到支付的款项。其目的是账款到期时再把这些账目转化成现金。
和流动资产相比不太容易变现或短期内也不准备变现的资产,称为长期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
(1)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超过1年,单价在2000元以上的,为行政管理、提供服务、生产商品或者出租目的而持有的有形资产,如自有经营场地、空调机、运输车辆、生产用机器设备等。
(2)无形资产。企业为开展业务活动、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且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是减去“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小链接
(二)资产负债表右侧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
资产负债表的右半部分,分为上、下结构,上部分为负债,是企业欠款未归还的部分;下部分为所有者权益,即投入的资本。排列的顺序是依照偿还日期的先后。
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从负债的定义可以看出,负债所代表的是企业对其债权人所承担的全部经济责任。负债不局限于那些将来必须用货币偿还的债务,还包括用其他资产或者以提供劳务的形式进行偿还的债务。与资产类似,负债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部分。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内(含1年)偿还的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款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预收账款、预提费用和预计负债等。短期借款,是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尚未偿还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应付账款,是企业欠供货商的货款,也是负债的主要部分。应付工资,是企业应付给员工的工资。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和其他长期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收益等。长期借款,是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种借款本息,是“长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其中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借款金额后的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所得税的时间性差异所引起的以后年度应该缴纳税款的金额。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即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对于股份公司来说,所有者权益就是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投资者对企业的实际投入资本,即实收资本;另一部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盈利积存,具体如图1-2所示。
实收资本,主要是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资本公积,是指由投资者投入的,但不能计入实收资本的资产价值,或从其他来源取得、由投资者享有的资金,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盈余公积,指在税后利润中提取而形成的部分。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未进行分配的利润,它在以后年度可继续进行分配,在未进行分配之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从数量上来看,未分配利润是年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和分配的利润后的余额。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二是未指明特定用途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在阅读报表时,要详细了解可供分配的利润的来源和分配去向。
图1-2 净资产构成示意图
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相加得到合计数,等于左边的“资产”合计数。因为企业的资产是遵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的,不论什么性质的企业,不论规模大小,皆是如此。
四、如何看懂资产负债表
对于表1-1,应该从何看起,应该怎么看,它又能反映出哪些信息呢?
首先,不要被表中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数字吓住,其次要有正确的方法,可以从总额和具体项目两方面入手。
(一)从总额入手
引起资产变动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负债的变化,二是所有者权益的变化。资产的增减变化量就等于负债的增减变化量加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量,其三者的等式关系是不变的。厘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从基本上把握企业在某个经营时段中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也就可以摸清企业财务发展变化的基本方向。
当一个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资产总额增加时,伴随的原因可能是负债在增加,或者是所有者权益在增加。
例如:
当一个企业资产在减少时,伴随的原因可能是负债在减少,也可能是所有者权益在减少。
还以上面的A企业为例:
在现实中,3个变量变化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当资产增加时,可能是负债在增加,而所有者权益在减少;也可能是负债在减少,而所有者权益在增加;还可能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有所增加。总结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情况,见表1-2。
表1-2 三变量变化情况
从总额入手就可以把握一个企业负债的变化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从而了解财务状况发展的方向。
那么,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就要从具体项目入手分析了。
(二)从具体项目入手
要探究企业财务变化的具体原因,就要对报表进行全浏览,先从上往下看,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观察;再左右对比看,看一看哪个数字发生的变化最大,从而找到引起资产变化的主要原因。以表1-1为例,从总额变化可以知道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是增加的,可究竟是怎么增加的呢?
从表1-1的左侧可以看出,该企业的固定资产没有新的投入,由于累计折旧的增加,固定资产是减少的。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并不是很大,所以资产的增加主要是由流动资产的增加引起的。而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是减少的,这说明企业的收账政策是比较合理的,避免了坏账的风险,随着应收账款的减少表现的是货币资金的增加。另外,企业的应收票据增加了30万元,由此可见企业的流动资产增加主要是由应收票据的增加引起的。从表1-1的右侧可以看出,企业的长期负债是减少的,负债的增加主要是由流动负债引起的。而流动负债中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款是减少的,流动负债的增加主要是由应付票据、短期借款和应付工资引起的。所有者权益中的资本公积有所增加,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了。
通过对总额和具体项目的分析,不仅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还可以从微观上了解企业财务变化的具体原因。
五、资产负债表的缺陷
资产负债表固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局限性也不能视而不见。一味迷信反而会走向反面,贻误决策。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资产负债表是以原始成本为报告基础的,它不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现行市场价值。因而表中信息虽有客观、可核实之优点,然而,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账面上的原始成本与编表日的现时价值已相去甚远。例如,10年前购入的房屋,价格已涨了好几倍,甚至几十倍,但报表上仍以10年前购入的成本扣除累计折旧后的净额陈报,难免不符合实际,削弱对报表使用者的作用。此类事例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少见。
(2)货币计量是会计的一大特点,会计信息主要是能用货币表述的信息,因此,资产负债表难免遗漏许多无法用货币计量的重要经济资源和义务的信息,如企业的人力资源(包括人数、知识结构和工作态度),固定资产在全行业的先进程度,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如退休金和职工家属的医疗费支出)等等。诸如此类的信息对决策均具有影响力,然而因无法数量化,或至少无法用货币计量,现行实务并不将其作为资产和负债纳入资产负债表中。
(3)资产负债表的信息包含了许多估计数。作为会计日常核算的继续和总结,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内容也要受到会计基本假定、基本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影响。例如,根据持续经营假定、会计分期假设、配比原则和实现原则等,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数、应计提的产品保证金费用等都需要人为估计、判断。因此,资产负债表所提供的信息质量必然受到这些人为估计是否准确的影响。
(4)有些资产和负债完全被忽略。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记录、报告必须以客观确定的证据为基础。但在资产负债表上,由于不能可靠地计量,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项目被忽略了。被忽略的资产有:矿产、天然气或石油的已发现价值;公司自创的商誉;企业自行设计的专利权等。被忽略的负债有:各种执行中的赔偿合同;管理人员的报酬合约;信用担保等。因而,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的目的,严格说来是没有达到的。
(5)理解资产负债表的含义必须依靠报表阅读者的判断。资产负债表有助于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长、短期偿债能力和经营绩效,然而此表本身并不直接披露这些信息,而要靠报表使用者自己加以判断。各家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可能完全不同,所产生的信息当然有所区别,简单地根据报表数据评价和预测偿债能力以及经营绩效,并据以评判优劣,难免有失偏颇。所以,要理解资产负债表的含义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并不能仅仅局限于资产负债表信息本身,而要借助其他相关信息。
所以,企业管理者在运用资产负债表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时,应考虑以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