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服装设计与流行
一、服装流行
服装设计离不开对流行的紧密追随,了解和掌握服装流行的基本规律是进行服装设计的必经之路。服装流行是指某一时期,在服装领域里占据主流的流行现象,是被市场某个阶层或许多阶层的消费者广为接受的风格或式样,主要包括服装的款式、色彩、面料、图案、工艺、装饰以及穿着方式等方面的流行,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区的人们对服装审美的需求。
服装的流行浓缩了一定地域、一定时期内特有的服装审美倾向和服装文化的面貌,并体现着这一历史时期内,服装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整个过程。
服装流行一般都有自身的周期性,每一套服装在开始出现时是时装,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流行之后其内涵就发生了变化,把服装的这种从开始出现到流行完结的整个过程称为服装的流行周期,如图3-1所示。

图3-1 服装流行周期
服装的流行周期一般包括:流行开始、流行高潮和流行结束三个发展阶段。流行周期因服装种类和风格的差异,其周期的长短不尽相同,有的服装流行周期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有的则短至一年或几个月。流行过后的服装并不等于就不存在,而是作为一种固定的式样被保留下来。
二、服装流行的特征
服装的流行,是从极少数人接受到部分人接受再到全面流行的过程,是一种渐变性的过程,并非突然产生或消亡。因为流行具有社会属性特征,所以流行的产生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一般来说,富有时代感的时装最早出现时是相对超前,并且只出现在极少数具有潜在影响的场合和对时装非常敏锐的人群身上。
服装流行的渐变性变化常常与产品的生命周期相联系,即将一个周期划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1.投入期
投入期一般是服装刚刚进入市场的阶段,产品数量少、价位高、原创性强,此时无法确定是否能够被消费者所接受。
2.成长期
成长期是服装逐渐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产品数量上升,服装仿制品也开始以不同的价格逐渐出现。
3.成熟期
成熟期是服装受欢迎的程度达到顶峰状态,此时消费受众人数上升,跟风现象突出。
4.衰退期
衰退期是服装不再被人们喜欢和追捧,人们开始关注新的服装款式和色彩,当时盛行的服装元素逐渐淡出流行直到逐渐消失。一般来说,服装的生命周期长,流行时间也较长;服装的生命周期短,流行时间也较短。
纵观服装的发展和演变,总能发现服装样式、服装风格的反复出现,这种每隔一定时间就重复出现类似的流行现象表明了服装流行具有周期性,但是周期交替的频率和延续时间并不固定。英国有一位时装专家詹姆斯·莱弗(James Laver)经过多年观察与研究,发现人的审美心理及服装样式的兴衰有一个周而复始的演变规律,他设计了一种时装样式规律表,即通过时间表的形式来解释因穿着时间的不同而带来的穿着反应,这就是有名的莱弗定律(Laver’s Law)。根据他的理论,同一件衣服因为时间不同将会是:10年前是无礼的;5年前是无心的;1年前是大胆的;当前是时髦的;1年后是过时的;10年后是可怕的;20年后是可笑的;30年后是有趣的;50年后是古朴的;70年后是迷人的;100年后是浪漫的;150年后是美丽的。
服装的流行往往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的繁荣与衰退、战争的爆发、某部电影或电视剧的盛行等,都会成为新一季服装色彩和款式设计的依据。可以发现,一些权威服装品牌的流行趋势发布前会花费很多时间去采集社会上各个层面的新闻与动态,并从中找到最有可能对下一季服装产品产生直接影响的灵感来源。这种关联性是相互的,它不仅仅是指其他因素会左右服装的流行、服装的变化,同样可以引发相关领域的潮流革命。
三、服装流行的影响因素
从内外因的角度分析,服装流行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两类:一是人们的内在心理因素。二是外界的环境因素,两者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其中外界的环境因素与人们所在的地域、当地的气候条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社会热潮等因素息息相关。成熟的服装设计师必须能够具有感知这些综合因素的能力,并进行分析,加以提炼。
服装流行的产生与发展是人们心理欲望的直接反映,是基于人们追求审美情趣的深层次的心理因素,包括求新心理、求异心理、从众心理、模仿心理等。
1.求新、求异心理
人们长期看到同样的款式造型、色彩组合,会产生视觉的疲劳、心理的厌倦,这时会要求新色彩、新款式的视觉刺激,以此愉悦心理感受,因此当不同的新款式或新色彩出现时,受到欢迎是必然的。这主要体现在人们求新和求异的心理,因为有些人认为服装的穿着只有“与众不同”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这也是个性的张扬和自我的体现。
2.从众心理
与上述相反的是另有一些人的趋同从众心理,人们通过加入流行大军而获得时代的安全感,让人感到他们是入时的,是紧随时代的,而从众心理也从一个侧面促进了流行市场的繁荣。从众心理往往与引导式的流行密不可分,引导式流行是指利用服装发布会、广告宣传、流行趋势导向、偶像效应等方式引导人们推崇购买而产生的流行现象,使得消费者在不自觉中受到引导。
3.模仿心理
与这种趋同从众心理相近的是模仿心理,人们的模仿天性推动了服装的流行,尤其偶像效应对流行的产生尤为明显,通过对偶像着装的选择性模仿,来寻求心理上的满足。引导式的方法对服装流行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能够刺激新样式的产生和消费,加速服装流行的进程。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对于服装的流行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它的制约常常是一种外在性和宏观的。影响和导致服装流行的自然因素可以分为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不同地区服饰的差异与各自地域自然环境的迥异密不可分,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民族,其服装各具特色,同时地区地理环境的便捷与否也直接影响了当地人群对于服装流行的响应度和敏感度,往往越偏远的地区,人们越固守自己的风格习惯和服饰行为。气候因素也是诱发新兴流行元素出现的重要因素,例如,全球气温的持续上升促使面料产业进一步升级,轻质、超薄、透气的功能性面料越来越成为服饰产品的主流。另外,在寒带和热带、海洋性气候和沙漠性气候中生活的人们,都有适合本地区气候的特定着装模式,如图3-2、图3-3所示。

图3-2 非洲妇女
2.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相比起自然因素来说,范围更广,影响方式也更为复杂。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有:政治环境、战争与和平、经济程度、科技发展、文化繁荣、艺术氛围、宗教信仰、风俗民情、偶像影响和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自然式流行影响因素和偶发性流行影响因素。自然式流行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偶发性流行往往是由于外界的突然变化导致的流行现象。相对于自然式流行来说,偶发性流行产生时的爆发力强、流行时间相对较短并且与外因变化的时间段联系紧密。这一类的变化包括有战争的爆发、政局变革、经济状况的大波动等。

图3-3 爱斯基摩男女
(1)政治因素:纵观服装的发展史,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政治变革,均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服装的流行和变化。我国历史上凡是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初,便有“易服色”这一仪制,以区别于前朝。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倡服装在外来式样的基础上进行改制,取西式服装的轻便实用结构及中式服装的严谨中庸的着装文化,以此而产生了“中山装”。由此可见,政治的变革必然对服装的流行带来极大的影响,如图3-4、图3-5所示。

图3-4 晚清时的服装

图3-5 中山装
(2)经济因素:服装的流通与消费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水准,从社会进化的历史来看,凡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服装也随之面貌一新。在20世纪80年代前几乎没有“流行”“时尚”等概念,那时的中国服装无论男女老少,也不管何种职业,大家都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个性不能被张扬(图3-6)。改革开放以后的年代,经济的腾飞、发展带来了思想的进步和审美观念的变迁,服装文化空前活跃,服装设计也日新月异,人们褪去了军便装时代的烙印,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使得人们的审美观念逐步与世界接轨,服装也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多变的款式、个性化的特征,从千篇一律的着装演变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行样式(图3-7)。

图3-6 20世纪70年代的服装

图3-7 20世纪80年代的服装
(3)科技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服装的流行。每一种有关服装技术方面的发明和革新,都会给服装的发展带来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随着生物技术和纺织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彩色棉花、大豆纤维、木纤维等,同时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面料层出不穷,并已成为当代服装流行的主导面料。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不断地改善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在服装流行审美中也是如此,例如,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都惊讶地注视着巨型火箭将人类送上太空,这奇迹般的现实在全球掀起了一波关注太空和航天技术的热潮,服装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敏感的时装界也似乎突然间找到了寻觅已久的灵感,推出一系列风靡一时的太空系列服装,成为当时的服装主流(图3-8)。

图3-8 20世纪60年代的太空服装
(4)文化因素:各个国家和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态都对服装有着深远的影响,文化因素对服装的流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服装的流行直接反映着时代的文化思潮。中国唐代的宫廷贵妇流行穿袒胸高腰裙装,外披一件透明的纱衣,这种服装与唐代繁荣、昌盛、开放的文化是一致的。宋代以后,由于道家和儒家等理学思想的影响,以往宽松、飘逸的服装被瘦小、紧身的服装所代替,这与宋朝的文化密切相关。服装设计也是需要吸取东西方文化的营养。东方文化追求天人合一,强调统一、和谐、对称,因此,在服装形式上多采取左右对称、相互关联。传统服饰采用平面剪裁,习惯于二维效果,不注重人体的曲线,总体视觉效果是含蓄、保守、严谨、雅致。西方文化追求个性化,多元化,强调标新立异,表现出极强的外向性,并重视客观化的本性美感,讲究科学性和抽象性的充分表达。因此,在服装形式上更加追求立体造型效果,注重设计的个性特征,着力于体现人体曲线,总体视觉效果是创新、大胆、随意、奔放。
(5)艺术因素:服装与艺术密不可分,许多时装大师的作品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世界时装中心的法国巴黎,被称为“欧洲艺术宝库”的罗浮宫,专门设立了时装博物馆,收藏历代服装大师的代表性作品。另外,许多服装设计大师的作品也受到艺术和绘画的影响,最有代表性的设计师就是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在他的服装设计作品中借鉴了很多艺术家的绘画元素,如源于毕加索绘画艺术的套装、蒙德里安冷抽象艺术系列装和欧普艺术系列装等。最近几年的时尚界也不断推出来自名画的服饰设计作品,如路易威登曾在2017年4月发布了与杰夫·昆斯合作的“大师系列”,将梵高、提香、鲁本斯、弗拉戈纳尔的经典油画呈现在路易威登的手袋上(图3-9)。普拉达(Prada)的2013春夏发布会的作品来源于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Flowers”(图3-10)。
(6)宗教因素:从服装的起源与功用中可以看出,宗教因素对服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宗教无论是在原始社会或是在现代社会都占有一定的位置,可以说人类最初对服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出自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例如,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化,所以服装上多采用几何形纹样。中国古代服饰中的云肩、霞帔的命名可以体会出道教的神仙观念。欧洲一些国家的服饰,早在12世纪就已出现了隐喻圣经典故和具有宗教寓意的纹样。例如,衣服领口和下摆边缘装饰的花卉植物图案中,三片叶子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四片叶子象征四部福音;五片叶子代表五位使徒等。如今,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和民族,服装仍然是服务于宗教的,特别是妇女的服饰,在款式上极其保守,最大限度地遮盖人体(图3-11)。同样宗教对于服装的色彩纹样都有不同的限制和规定。藏族女子的服饰,对五种色彩的运用向来十分大胆,这其实也是有原因的。从佛教意义上说:“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蓝色表示蓝天,白色表示白云,绿色表示江河,红色表示空间护法神,黄色表示大地。”藏族女子的“邦典”(围裙)就是以五种色彩为基调,使用多种色条组合而成(图3-12)。直至今天,各个国家和地区因为所崇尚的宗教信仰不同而对服饰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服装的流行和传播。

图3-9 路易威登的“大师系列”手袋

图3-10 普拉达的2013春夏作品

图3-11 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服装

图3-12 信奉佛教的藏族服装装
(7)民俗因素:文化差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就是风俗习惯和当地的禁忌。风俗习惯对消费嗜好、消费方式、购买行为等都有重要的影响。民俗与习惯是世世代代相传下来的。人们在服装上所表现出来的民俗习惯,一般是受长期居住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例如,中国人把“龙”看作是吉祥之物,而西方的好多的国家却把“龙”看作是罪恶的化身。我国婚俗中普遍使用红色,认为红色代表着喜庆,新娘在婚礼上要穿红色的服装,去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要带红花(图3-13)。而西方的新娘却穿白色的婚纱,以示纯洁(图3-14)。因此各地的民俗习惯常常体现着不同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情感,同样也影响和制约着本地区服装的设计和流行。

图3-13 中式婚礼服
(8)战争因素:历史上,每一次大的征战都会给服装的传播和交流带来一定的影响与变化。最典型的就是“胡服骑射”,在战国时期,赵国在与胡人的战争中,发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特别的长处,即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于是在全国推行穿着“胡服”、教练“骑射”,将西北狩猎民族的裤褶、带钩、靴等引入中原,最主要是改去下裳而着裤,这也是中国服装史上的第一次服装变革。战争作为极端事件刺激人们的感官,例如海湾战争、中东战争等,这些频繁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军人的着装形象,影响着人们的穿着倾向。对军人的崇拜,使人们愿意模仿军人的穿着,迷彩服、猎装等逐渐成为流行服饰(图3-15)。

图3-14 西式婚礼服

图3-15 军服元素的服装
(9)生活方式因素:在制约服装流行的诸因素中,生活方式是较为密切的制约因素。不同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穿着习惯(图3-16、图3-17)。例如,日本人的生活起居方式一般是榻榻米,因此他们穿着和服以适应其生活方式。一方面,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服装。另一方面,社会的变革、经济、科技、文化的进步,其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服装的流行也随之改变。
(10)社会热潮因素:社会热潮也是服装设计的推动力之一,政治热潮、文化热潮、体育热潮等都会波及服装的流行。例如,风靡20世纪60年代的“年轻风暴”思潮,它的出现促进了当时的“否定”“消解”“颠覆”的理念。同时,很多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模式,新的文化现象也在这个时期形成,如波普(Popular Art)艺术、摇滚音乐等都诞生于此时。年轻人已成为推动社会的重要动力,也成为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他们反社会、反传统思想通过他们的行为、着装反映出来,并对后现代艺术产生重要影响。他们的着装,不仅反映了当时时代的流行方向,而且结束了20世纪60年代之前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流行方式,流行的引导者由过去高级时装设计师和上层贵妇转变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图3-18)。现在各种赛事不断,同时人们也普遍开始越来越崇尚运动健康的生活理念,从而使体育赛事成为服装流行的重要助推因素(图3-19)。

图3-16 日本和服

图3-17 印度礼服

图3-18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嬉皮风时尚服装
综上所述,服装的流行是各方面综合因素相互制约、相互碰撞的结果,它离不开服装设计师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也离不开消费者的参与和推广。

图3-19 运动风格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