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多姿的汉族服饰形制
第一节 流光玳瑁首服点染
服饰从头开始。
首服,是用于头部的服饰部件。中国古代冠帽始于先秦时期的头衣,即头上用品和饰物的总称。冠帽是我国古人使用的一种束发工具,同时处于礼仪和审美的需要,又是一种头上的装饰品,它被视为“礼教”文化的象征[1]88。自古以来,首服是人们服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客观上推动了首服的发展。
在中国的服饰史中,首服在整个服饰中具有的地位,是识别身份与社会品级地位的重要标志。自周朝开始,建立了完整的冠服制度。从冠上能够识别出帝王与诸侯、将军与士兵、文武百官、社会诸流的等级区别,然而普通老百姓则无资格佩戴。各种首服的戴法、佩戴者、佩戴场合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或俗成模式,以区别人们身份的高低、贵贱。这类等级体制,一直应用到我国封建社会,贯穿整个古代首服的发展史,并且首服的种类日渐复杂,式样愈加繁多,名称有数百种之多。
按照表现形式划分,将近现代汉民族服饰中的首服分为:帽、巾、眉勒、暖耳四大类。
一、帽
帽,亦作“冒”,又称“帽子”。
《后汉书·舆服志》记载:“上古之人居而野处……观鸟兽有冠、角及种种胡须,就仿效之作冠冕发髻流苏,从而有了各种发饰。冠冕、巾帕。”在远古时期,中国古人“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与装饰的需求,古人根据自然界中鸟兽的头部造型加以模仿,改制成冠戴在头上,将鸟兽的须胡变化成缨,再用笄贯插在发上使之稳定。帽,需经剪裁缝制成一定形状,覆盖于人的头部。
帽类首服,其特征标志为扣戴遮覆。帽是服饰配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服饰的发展变化中,帽子也是相应的发展变化着。初期,帽子主要起到了保暖或防护的功能,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成为人类文化、地位与身份的象征。如《礼记·冠义》中载:“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说明冠帽则是礼仪的象征,戴冠的确是出于礼仪的需要。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美誉,古人更视戴冠为神圣[1]。近代对于帽子等首服的佩戴已经没有以前那样重视,其象征等级的功能也已经逐渐退化,如棉风帽(图2-1-1~图2-1-4),除了保暖和保护功能外,它的装饰功能倒是大大增强了;特别是童帽,还富有极强的社会含义,寄托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图2-1-1 棉风帽(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帽的分类有很多种方式,如从用途上分有风帽、凉帽、暖帽、雨帽等;从质料分有毡帽、纱帽、草帽、竹皮帽等;从形制分有大帽、小帽、方帽、圆帽、高筒帽、尖檐帽等;另外,从使用的场合、礼节以及品级,可分为礼帽、便帽、官帽等[2]。
按外观造型将汉民族服饰中帽类首服分为:半球形、直筒形和菱角形三种形式。
图2-1-2 棉风帽色彩分析图
(1)半球形:帽体呈半球形,绝大部分帽体覆于人头部。中国古代帽类半球形首服又可分为“有帽裙”和“无帽裙”两种。有帽裙的帽类半球形首服,主要以风帽为主。帽裙,即帽后部所垂布帛,多作遮蔽风沙和保暖之用。无帽裙的帽类半球形首服,主要以五代以后幞头和明代乌纱帽为主。
图2-1-3 棉风帽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1-4 棉风帽线描及局部分析图
(2)直筒形:所谓帽类直筒形首服,即帽体呈圆柱形戴于人首之上,其中主要包括武弁大冠、白纱帽、乌纱帽和宋明时期的各式巾帽。
(3)菱角形:所谓帽类菱角形首服,即帽体呈不规则多边形,如魏晋时期流行的白帢、颜帢、无颜帢等。
瓜皮帽、毡帽、风帽是民间常用的帽。瓜皮帽(图2-1-5~图2-1-8)沿袭明代的六合统一帽形制,明清男子所戴小帽,俗称小帽或者便帽,因其形状与西瓜皮相似故名,形状呈瓜菱形,圆顶,下承帽檐,绒线结顶,帽有软有硬,民国时期也较常见。毡帽(图2-1-9~图2-1-12)以毡做成的帽子,多为农民、小商小贩等下层常用,形制有圆有方,式样较为复杂。风帽又名风兜(图2-1-13[1]91~图2-1-15),俗称观音兜,一种遮风御寒的暖帽,半圆顶,两边有耳或者能够遮盖住除面部以外头部所有部位,有棉有夹,也有用呢料或者裘皮制作的,帽下有裙,戴时兜住两耳,披及肩背,是北方地区冬天主要的头部服饰品。
图2-1-5 瓜皮帽(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1-6 瓜皮帽色彩分析图
图2-1-7 瓜皮帽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1-8 瓜皮帽线描图
图2-1-9 毡帽(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1-10 毡帽色彩分析图
图2-1-11 毡帽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1-12 毡帽线描及局部分析图
图2-1-13 风帽
图2-1-14 风帽色彩分析图
图2-1-15 风帽线描及局部分析图
童帽是首服中最具有情趣文化的(图2-1-16~图2-1-26)。虎头帽(图2-1-16[1]90~图2-1-18)是最为常见的形式,其外观花样变化多端,细部刻画生动有趣,装饰讲究。虎头帽的外部造型不是具象的现实描摹,而是通过对具有灵性和神性的理想形象进行创造的。虎头帽是一种民间模仿动物形态而创造服饰品的习俗延续,是以情感为纽带,通过一定的艺术夸张,希望能让孩童健康、活泼地成长和对未来的祈盼,表现汉民族护生的民俗心理特征。造型稚拙,形象生动可爱,整个造型交织着情和爱。还有一种是以民间宗教内涵为祈佑工具的表现,在小帽上缀上很多的金属佛像,戴此帽就如同诸神在保护孩子,寓意非常直白(图2-1-19~图2-1-22)。
图2-1-16 童帽
图2-1-17 童帽色彩分析图
图2-1-18 童帽线描及局部分析图
图2-1-19 童帽(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1-20 童帽色彩分析图
图2-1-21 童帽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1-22 童帽局部分析图
图2-1-23 刺绣童帽(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1-24 刺绣童帽色彩分析图
图2-1-25 刺绣童帽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1-26 刺绣童帽线描及局部分析图
二、巾
巾,包头之用。古时平民不戴冠,多是在发髻上覆以巾,在劳动生产之时又兼作擦汗之布,可谓一物两用。古书称为“士冠庶人巾”,指的就是百姓多以帛裹头,这是典型的百姓首服。巾通常以缣帛为之,古尺两尺两寸宽,又常称为“幅巾”。它的型不固定,而是以裹戴的方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样式。巾的造型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多样化,更具装饰性,为文人士大夫阶层所喜好,成为这一阶层的常服。平民往往也有特殊式样的巾式。
在古代,巾有多种形制,不仅有高低之分,还有前裹、后裹,上翻、下折等变化,构成了丰富的式样。按外观造型将巾类首服分为“纽髻式”“韬发式”和“裹首式”三种形式。
所谓巾类纽髻式首服,是指用布帛扎系的方式固定发髻。
巾类韬发式首服,是指用布帛卷折成条状包裹发髻。其中形式又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从前向后裹的帻;第二种,从由后抄前,系结于前额的“幧头”。
巾类裹首式首服,是指用布帛包蒙覆于首,于颅后系结的方式。其中,主要有幅巾、头巾和五代之前的幞头。
近代,包头成为在巾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特色首服。清代叶梦珠在其著作《阅世篇》中对包头作了这样的描述:“今世所称包头,亦即古之缠头也。古或以锦为之。前朝冬用乌绫;夏用乌纱。每幅约阔二寸,长倍之……”。
江南地区的包头样式只要是三角包头,它的形式感和构图感都很独特,十分引人注目。平展时形似等腰梯形(图2-1-27~图2-1-30),短边一般为60~70厘米,长边一般为100~110厘米,宽25~28厘米。[3]斜边略带弧形。在上面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宝剑头的带子,或者是有流苏的绳子,长度大约10厘米,目的是用来收缚顶端。而若将包头缚戴端正,则整个呈立体三角形,头后上方还有一小空心三角形,发髻由此露出;头巾的余下部分则在肩颈部垂挂下来,形成两只又长又尖的尾部开叉、互相交叠、形似燕尾的三角形拖角。所以称之为“三角包头”[3]。
图2-1-27 江南水乡包头(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1-28 江南水乡包头色彩分析图
图2-1-29 江南水乡包头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1-31[1]96所示的惠安女包头,是一种在闽南妇女中流行的盖头巾,被文人称为“文公兜(斗)”。方志载“宋朱子主簿同安及守漳时,见妇女街中露面往来,示令出门须用花巾兜面,民遵公训,名曰文公兜……,一兜一屐,防杜之意深矣。”现如今,惠安女服饰中的花色包头巾被称之为“文公帕”的活化石。这种包头巾向两侧延展,后呈三角形,通风透气还能防风防晒。同时,在包头上面戴上用细竹编成的金黄色斗笠一顶,本就不甚外漏的面容外又遮上了一层面纱,使得惠安女的古老习俗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图2-1-32、图2-1-33)。
图2-1-30 江南水乡包头局部分析图
图2-1-31 惠安女包头
图2-1-32 惠安女包头色彩分析图
盖头是包头的特殊形式,是在婚礼上新娘使用的服饰品,具有传统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意义,如图2-1-34~图2-1-37展示的是代表大富大贵含义的大红新娘盖头。
图2-1-33 惠安女包头线描图
三、眉勒
眉勒,妇女额饰,是古代妇女重要的服饰品之一,也是主要的装饰部件。以金属、布帛或兽皮为之,一般多做成条状,戴时绕额一周,不施顶饰。早在商代时眉勒开始出现,盛行于明清时期,但在辛亥革命之后慢慢消失。眉勒由最初最简单的一条布帛发展到装饰烦琐复杂的装饰品,随着历史朝代的变更,眉勒的形制及名称也随之发展变化[4]。从广东佛山澜石东汉墓出土的歌女舞俑其额上围有的一条狭窄的帛巾,到唐代民间男女喜庆时多以红色布帛围勒于额,都可以证明眉勒古已有之[5]。眉勒由男女皆戴的首服发展为后来妇女专用的服饰品;早期称为“頍”“半帻”“抹额”……元代永乐宫纯阳殿壁画上所绘的妇女额间扎着布帛,系扎时先将布帛折成条状,由后绕前,于前额系结,可防止鬓发的松散和发髻的垂落,这样既整洁美观又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受到士庶妇女的喜爱。明清至民国时期多称为“眉勒”。
图2-1-34 花开富贵新娘盖头(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1-35 花开富贵新娘盖头色彩分析图
北方豫西地区人们称眉勒为“捏子”,也称“帽帘”,满族人称“勒子”,用绸缎或布做成,呈鱼形。[4]老年妇女多用黑、蓝色。少妇多用艳丽色彩,并绣上花鸟等图案,戴在额头勒在头上,正面看像一只飞翔的小鸟,上缀有玉器等饰物。山东地区的头箍,也被称为“箍帽”“勒子”,长岛县叫“茄子帽”。只有两尺宽,两片为箭形的叶子状,表面上有刺绣图案,两末端相连,后面设有两根带子,扎紧后系在头上。山西地区的眉勒形态多种多样,有些是相同宽度的带子;有些是在两端较窄、中间较宽;有些中间拼接,在狭窄处呈半月形或波浪起伏的形状,装饰色彩丰富,极具地方特色。在20世纪初,天津已婚妇女和老年女性在冬季经常佩戴“遮眉勒”,上面绣有传统图案,饰以珠宝、金银首饰,边缘镶着花边,非常精致,十分讲究,面料一般使用黑色的丝绒织物。
图2-1-36 花开富贵新娘盖头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1-37 花开富贵新娘盖头局部分析图
相对于北方地区的眉勒,江南一带眉勒较为素雅。江南妇女的眉勒称为“勒子”。主要是为适应稻作生产的需要而戴。苏州地区称“勒子”为“鬓角兜”,当地口语中所称“撑包”就是把用布帛由前额扎向脑后的眉勒。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春秋多短衣,如翡翠织绒之属。冬多貂覆额,苏州勒子之属。”事实上,现在江南水乡的妇女们依然佩戴的“撑包”,其形制上与古代的“抹额”几乎一致,采用了两片形状如半月的黑色帽片连接而成。多用黑缎或黑平绒等作为帽片面子,红绒布作为里子,并夹入薄棉絮。勒子佩戴于头上,不仅能压住发际,其两侧还能护住耳朵,干净利索,既美观又实用。
根据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收藏的眉勒分析其形状有多种:有的是一条宽2~4厘米的带子;有的是中间宽两端窄的梭形;有些中间拼接,且狭窄处呈半月形或波浪状起伏形;宽处8~10厘米,窄处4~5厘米,长度可达46厘米左右,系带有12厘米长,缘饰是3道0.3厘米的细长绲边,使用时可将两耳遮住,具有保暖作用,又称为暖额(图2-1-38~图2-1-57)。
图2-1-38 眉勒(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1-39 眉勒色彩分析图
图2-1-40 眉勒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1-41 眉勒局部分析图
眉勒多以布帛、锦缎、毡、金属、动物毛皮及丝绳做成。从眉勒的质料及装饰工艺可以准确地判断出穿戴者的富贵贫贱状况。富贵家的女性佩戴的眉勒质料多为上等的锦缎、丝绒及水獭、狐狸、貂等动物毛皮,以貂、狐之皮最为时尚[5]。《坚瓠集》引风俗记时事诗可以为证:“满面胭脂粉黛奇,飘飘两髩拂纱衣,裙镶五彩遮红袴,绰板脚跟著象棋,貂鼠围头镶锦裪,妙常巾带下垂尻,寒回犹著新皮袄,只欠一双野雉毛。”装饰工艺精致复杂,如黄金雕刻、镶嵌、钉各种珠宝玉石,不胜其烦;题材多由风景、人物、花鸟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联想组合而来;《红楼梦》中描绘的王熙凤,额头上围以“紫貂昭君套”,不仅保暖而且美观,刻画了一个美丽妖艳的富贵女子形象,彰显出王熙凤在贾府中显赫的地位。而普通人家女性所佩戴的眉勒无论质料、装饰工艺等都无法与之相比,相对比较朴素和简单(图2-1-42~图2-1-45)。
图2-1-42 眉勒(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1-43 眉勒色彩分析图
图2-1-44 眉勒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1-45 眉勒局部分析图
近代的眉勒大多数以刺绣为主要装饰手法,其纹样内容和构图形式从整体上看,与历代纹样是一脉相承的,充满了传统文化特征,近代眉勒的纹样构图内容主要是基于自然界中具象的植物、动物、云纹等图案。将这些图案组成在一起,共同抒发了一些传统吉祥富贵或飞黄腾达等极具特色的寓意和主题。例如,植物纹样中,草木花卉的纹样最为常见,其中以牡丹、石榴、荷花、松树、宝相、梅兰竹菊等传统纹样来象征美满吉祥的寓意,古代妇女通过刺绣图案来概括生活中各种事物,来寄托制作者的美好愿望。象征手法与刺绣工艺相结合,表现出其独特的图案内涵—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此外,一些并非以吉祥意蕴为主题的花卉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图2-1-46~图2-1-49所示。
汉语言的应用特点为谐音吉祥意义的表达,多运用于传统图案中。如图2-1-46眉勒中绣有梅花与喜鹊,梅谐音“眉”、喜鹊代“喜”,寓意“喜上眉梢”。
图2-1-46 眉勒(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1-47 眉勒色彩分析图
图2-1-48 眉勒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1-49 眉勒局部分析图
图2-1-50~图2-1-53为山西传世品花卉眉勒,以低明度的蓝色为基调作为底色,上面花卉配中、高明度的桃色、藕色、赤金、牙色、豆绿、铜绿等,绲边为黑色绒布,充满了强烈的色彩对比,清新浓艳的装饰。
图2-1-50 眉勒(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1-51 眉勒色彩分析图
图2-1-52 眉勒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1-53 眉勒局部分析图
牡丹是中国传统的名花,它的美丽迷人、雍容华贵、优雅,令人倾倒。如图2-1-54~图2-1-57所示眉勒中所绣的牡丹刺绣图案,民间牡丹图案纹造型是根据牡丹花的形态创造出来的一种装饰纹样。牡丹花形丰满、雍容华贵、优雅,向来享有“国色天香—牡丹”的美誉,此眉勒中的牡丹花纹从气质上给人以富贵、优雅之感,隐喻生产者期待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图2-1-54 眉勒(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1-55 眉勒色彩分析图
图2-1-56 眉勒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1-57 眉勒局部分析图
四、暖耳
暖耳,又称耳暖、耳衣、耳套。暖耳的用途是防寒、护耳,也被称之为护耳,同样是我国传统民间服饰品之一,其反映了服饰审美文化中的“真、善、美”思想。唐代称其为“耳衣”,明代称为“暖耳”。暖耳的形制具有多样性,大多是圆形状套在耳朵上,其中有桃、荷花、金鱼和蝴蝶等形状。桃形暖耳是最为常见的,许多男子与女子佩戴,其余形状的,如荷花形、金鱼形和蝴蝶形多为年轻女子所佩戴。据《明史·舆服志》载,明代万历以前,百官于十一月皆戴暖耳,后流行于民间。这是一种用黑色的绸缎制作成一个暖耳,大约有两寸宽,两旁垂上长方形的貂皮裘,这种暖耳只能为官员所佩戴,民间禁止佩戴。清代流行的暖耳则为民间御寒护耳所制,北方地区较为常见,主要用于女子佩戴,分为两层,外层绣有花卉图案,内层为耳朵形状的窄边,戴时将内层耳朵形状的窄边套于耳轮上,即可挡风保暖。其形状大多为桃形,用彩色丝绸精心制作而成,将吉祥图案绣在上面,絮上薄棉,或者有的在外边缘部位镶上裘皮,更为华丽美观(图2-1-58~图2-1-69)。
如图2-1-58所示刺绣暖耳,以低明度黑作为底色,配上中明度与高明度的白色、粉红色、翠绿色、粉绿色等花卉作为辅助色,边缘处绣上高明度黄色的“实狗牙”边儿,强烈的色彩对比,清新浓艳的装饰。暖耳的颜色多为原色,颜色的匹配达到强烈的对比效果,力求统一和谐,体现了我国传统服饰的色彩文化,大胆的色彩,喜庆吉祥的色彩情调,艳丽明快的色彩形式,独具东方特色。
图2-1-58 刺绣暖耳(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1-59 暖耳色彩分析图
图2-1-60 刺绣暖耳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1-61 暖耳局部分析图
图2-1-62 刺绣暖耳(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1-63 刺绣暖耳色彩分析图
图2-1-64 刺绣暖耳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1-65 刺绣暖耳局部分析图
图2-1-66 刺绣暖耳(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1-67 刺绣暖耳色彩分析图
图2-1-68 刺绣暖耳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1-69 刺绣暖耳局部分析图
俗语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不同地区由于不同的生活方式导致产生不同的文化,因此创造了不同的民族,因受到不同民族信仰和民俗习惯的影响,暖耳呈现不同的地域形式。在冬季,由于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暖和,所以南方佩戴暖耳的人比较少,而北方冬天寒冷,人们为了预防严寒,在出门时大多佩戴暖耳。如山东地区将暖耳称为耳圈或耳捂等,多用深蓝色的丝绸作面料,并且絮上少许棉花,边缘用兔毛作为装饰,中间系上一根绳,挂于耳上,用来预防严寒。河南地区称暖耳为耳套或耳护等。耳套分两种,一为“耳按儿”,俗称“耳掩儿”。以耳朵为模型制作,软布为材料,其耳暖的外边缘接缝处镶上兔毛,富裕的人家大多以缎帛作为面料,并将吉祥图案与诗词格言绣于耳暖上,戴时罩于耳上。另一种则是直接套于耳朵上,也称为“耳衣”,是耳朵大小的圆圈,用兔毛或羊毛制作成的,两个耳暖之间由一条细线相连接,不佩戴时将其戴于胸前或系于衣扣上,这类耳暖大多由农民和流动小商贩所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