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间服饰文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飘逸多姿上衣下裳

上衣下裳是我国最早同时也是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服饰形制。汉代学者刘熙在《释名·释衣服》中记载道:“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9]上衣下裳分为衣和裳两部分,上穿衣下穿裳。古代的衣与下装无关,特指服装中的上装部分,又称为“上衣”;裳与衣相对,是中国古代下身所穿服式的总称,也包括袍服中腰以下部分,故称“下裳”。汉民族服装中上衣下裳的款式虽多,但主要形制分为两大类型,一种为衣裳连属制,将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然后在腰间缝为一体,其中包括深衣、袍、衫、褂、褙子等;另一种是衣裳分体制,上身称衣,包括襦、袄、半臂等,下身称裳,包括裙、裤、围裳、蔽膝等。

一、上衣

汉民族服饰姿态迥然,款式多样,按形制可分为衣裳分体制与衣裳连属制两大类。上衣下裳制源于西周以前的服装造型模式,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上衣与下裳连缀一体的衣裳连属制,这种服装样式对我国后来的服饰形制影响深远,并最终成为汉服主要着装形态之一,历代传承,延绵数千年之久。我国汉民族服饰中的上衣主要有深衣、襜褕、袍、衫、褙子、襦、袄、半臂、背心等形式。

(一)深衣

深衣(图2-3-1)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盛行于战国、西汉时期,无论男女,不分贵贱,皆可穿服,是衣裳连属制最为典型的服装样式。深衣形制影响深远,后来的许多服装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甚至现代的连衣裙,也被看作是古代深衣制的沿革。深衣是一种有严格规定的服饰,在衣服长短、袖子高低、布幅拼接及领襟裁制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礼记·深衣》记载:“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带,下毋厌牌,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圆以应规,曲拾如矩以应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10]


图2-3-1 深衣线描图

深衣是我国最早的服饰之一,起先被用作便服,并不作礼服穿用,因此也是我国最早的家居服。《礼记·王藻》记载:“朝元端,夕深衣。”朝之礼齐备,夕之礼简便,故早朝着元端,夕朝用深衣。[10]深衣起初多用本色的麻布制成,领子、袖口、衣襟及衣裾等部位镶以五彩布帛。战国以后,则用色织物制衣,彩锦为缘边。领子多用矩领,衣长在足踝部位。领襟的裁制最具特色,通常将衣襟接长一段,做成斜角裹于腰后,形成“曲裾”,这就是史籍中所谓的“续衽钩边”。曲裾的设计是为人们穿着深衣时遮蔽下体而产生的,到了东汉时期,随着内衣的完善,曲裾相掩变得多余,因此便在男子服装中消失,但在女子服装中作为装饰保留了一段时间。南北朝以后,曲裾不复存在,而深衣“衣裳连属”“被体深邃”等特点在襜褕、袍、衫等服装上得到了继承。

(二)襜褕

襜褕(图2-3-2)是在深衣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直裾服,二者都属于衣裳连属制的服装,但与深衣的不同之处在于,深衣采用曲裾,而襜褕则采用直裾,相比之下襜褕衣袖宽广,更为宽松舒适。直裾,顾名思义为垂直的衣裾,制作时把衣襟接长一段,直通底部,穿时折向背后。襜褕出自何时目前尚无定论。据史料记载,西汉时襜褕多为女子主服,男子在正规场合服用则被视为失礼。而到了东汉时期,襜褕成为男子礼服,可以逢迎天子,参加隆重仪式。据《东观汉记》记载,刘秀登基时,骑都尉耿纯率领宗族宾客两千余人归顺刘秀,两千余人全部穿着襜褕。可见东、西汉交替时期,襜褕已在官场中普及,并取代了传统的朝服。[11]


图2-3-2 线描图

(三)袍

袍(图2-3-3)产生于战国以后,是在深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又一种长衣。袍的长度在膝盖以下,一般采用交领,两襟交叠而下;袖身较为宽大,形成圆弧;袖口部分收紧,便于活动。袍通常做成两层,中纳棉絮。袍服属汉族服装古制。起初,袍被当作内衣,穿着时必须在外加一件罩衣。《后汉书·舆服志》记载:“袍者,或曰周公抱成王晏居,故施袍。”[12]说明在当时,袍并不作正服使用,而是作为燕居之用。从汉代起,袍被用作常服,可单独穿着,无需在外加罩衣。汉朝女子在袍的衣缘处镶边,在袍身描绘图案。汉代袍服的形制特征是衣袖宽博,臂肘处做的宽大形成圆弧状,这一部分称为“袂”;袖口处考虑到服装的保暖性与服用性,因此有明显的收敛,袖口被称之为“祛”。到东汉时,袍的装饰更加精美,并发展成为新娘结婚时的礼服。袍由内衣演变为外衣,正处于襜褕流行的时期。由于袍内纳有棉絮,采用曲裾较为不便,所以其款式倾向于襜褕。袍与襜褕相互融合,逐步演变为一种服装,无论有无棉絮,都称为“袍”,襜褕便退出历史舞台。隋唐时期袍服盛行,并用袍服的颜色区分官阶,宋代起,帝王所穿织绣龙纹的袍服,俗称龙袍。清代被满族人统治,由于气候原因也采用袍服制,官服有朝袍、行袍等,直到民国时期普通百姓日常也以穿袍服着居多,由此演变出长袍、旗袍形制,直至今日袍服结构一直被沿用。


图2-3-3 曲裾袍线描图

近代,普通老百姓最普遍穿着的是中装长袍、马褂,以为礼服。大襟右衽,长至踝上二寸,两侧下摆开一尺左右长衩,这都是长袍的基本形制特点。长袍一般为蓝色或灰色,可棉、可夹、可单,夏天长衫无领,冬袍则有高敞领,长袍内穿西式裤子与皮鞋或中式灯笼裤与布鞋。“五四”时期的男性知识青年大都穿素色长衫或学生装,加长围巾,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以来新青年的典型装束。

相比清代袍服的形制,近代袍服形制在前朝袍服的传承下,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其形制免去了清代袍服繁复的装饰,圆领、盘领均改成了立领,剑领一律免去,形制从上窄下宽变得逐渐平直,衣襟的装饰只简单到留下1~2条细绲边(图2-3-4~图2-3-7)。


图2-3-4 大襟立领长袍实物图(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3-5 大襟立领长袍色彩分析图


图2-3-6 大襟立领长袍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3-7 大襟立领长袍局部分析图

(四)衫

衫(图2-3-8~图2-3-15)产生于东汉末年,是一种对深衣加以改革的服装,袖口宽大,一般以轻薄的纱罗制成,多为单衣,不用衬里,多在夏季服用。古时称单衣长者为深衣,短者为中单。魏晋时期,衫为士人常用服饰,并成为单衣的通称。在南北朝时期因受到少数民族胡服影响,民间对衫的使用逐渐减少,直到唐宋时才再次流行。宋代男子常穿的有凉衫、白衫以及紫衫。衫本为男子服用,但自晚唐五代以后,妇女也普遍穿衫,在福建福州及江西德安的宋代女性墓中,有大袖宽衫实物出土。明代时,衫还被用作妇女礼服,在祭祀、婚嫁等礼节性场合中穿着普遍。近代衫俗称褂子,布褂子。


图2-3-8 大襟立领暗纹布衫实物图(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3-9 大襟立领暗纹布衫色彩分析图


图2-3-10 大襟立领暗纹布衫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3-11 大襟立领暗纹布衫局部分析图


图2-3-12 对襟团花满绣婚礼服实物图(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3-13 对襟团花满绣婚礼服色彩分析图


图2-3-14 对襟团花满绣婚礼服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3-15 对襟团花满绣婚礼服局部分析图

衫在后来的发展中陆续演变出汗衫、小衫、襕衫、帽衫、紫衫、凉衫、团衫、衫子等诸多品种,用途广泛,既可作为百姓常服,又可作为官员、士人的公服及礼服。衫有长短之分,短衫自古就是平民百姓的服装,又叫“中式衫”。短衫多开襟,以盘扣、襻带、明扣或暗扣系襟,袖子多连肩袖,领子采用立领或无领。衫按穿着方式和用途可分为汗衫、罩衫等。汗衫又称汗溻,是一种用棉布制作的内衣,可近身或贴身穿着。汗衫一般无领,对襟,以纽扣或带子系襟,夏天穿用的也可无袖。罩衫大多装立领,门襟分对襟和斜襟两种,穿时罩于棉袄或其他服装之外。男式对襟罩衫多用暗门襟,女式的则多用盘纽。斜襟罩衫采用盘扣系襟,衣摆有平形、圆形等,讲究的人家还用镶、嵌、绲及绣花等传统工艺对罩衫加以装饰。穿斜襟罩衫的多为女性,农村的老年妇女穿用尤为普遍。近代衫俗称褂子、布褂子,衣长渐短,窄袖,多不镶边,纽扣有铜扣、布扣、琉璃扣、核桃扣等,上衣的颜色及花样因各地习俗而有所差异,海岛、山区多尚红。

(五)褙子

褙子(图2-3-16)由隋唐时期的半臂演化而来,是宋代最具特色的一种服式。宋代男女皆服褙子,在女子中尤为盛行。褙子产生于北宋后期,无论贵贱,男女均可服用,通常为士庶女子之礼服。褙子以直领对襟为主,前襟处不加襻纽,袖有宽窄两种,衣长不等,有齐膝、膝上、过膝、齐裙至足踝几种。有些在左右腋下开长衩。这种衣服随身合体又典雅大方,宋代时,上至皇后贵妃,下至奴婢侍从,以及士庶男子燕居,都喜欢穿用褙子。明承旧制依然服用,形制与宋时大致相同,但用途更加广泛,只是这一时期的褙子多采用无袖样式,称为“搭护”。


图2-3-16 褙子线描图

(六)襦

襦(图2-3-17)是最常用的短上衣,其长度大约在腰间,因此有“腰襦”之称。单层的名为“襜襦”或“禅襦”,有衬里的襦叫“裌襦”,如果纳有棉絮,则又称为“复襦”,可用来抵挡风寒。据《释名·释衣服》记载,冬季所穿的襦,不仅缀有衬里,有的还纳有棉絮。通常人们以上襦搭配下裙,称为“襦裙”。战国时已出现襦。东汉以前男女皆服襦,既可作衬衣也可当外衣;东汉之后则主要用于女性,且多作为外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襦普遍采用大襟,衣襟右掩,衣袖分宽窄两种。至隋唐五代,襦的样式再次发生变化,出现了对襟襦,穿着时衣襟敞开不用纽带,下摆部束于裙内。对襟襦衣袖大多紧窄,袖长至手腕,也有个别超过手腕的。在许多传世作品中至今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样式。襦的奢华之风在这一时期颇为盛行,有的不仅用绣纹作装饰,甚至还用珍珠加以点缀,称为“珠襦”。到了宋代,随着褙子等服装的流行,襦服在贵族妇女中的使用程度极大缩减,其逐渐成为士庶女子的通用服饰。到了元代,襦服才又一次在汉族妇女中广泛盛行,直至明代。清代以后,因为短袄的流行,穿襦妇女再度减少,至清代中叶,已基本绝迹。


图2-3-17 襦线描图

(七)袄

袄(图2-3-18~图2-3-21)是一种有衬里的上衣,由襦演变而来,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备之服。衣长一般介于袍和襦之间,约至人体胯部。袄通常用质地厚实的面料制成,可用大襟,也可用对襟;可用宽袖,也可用窄袖。缀有衬里的袄称为“夹袄”,用于春秋两季;纳有棉絮的袄称为“棉袄”,用于冬季。袄的名称最早约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产生的初期常与襦混称为“襦袄”,后逐步加以区分,长于襦短于袍者为“袄”。隋朝的“缺胯袄子”用作武官制服,并在唐朝传入日本。唐宋时期男女均可服用,贵族一般在其外部加罩外衣,士庶则直接穿服。受胡服影响,这个时期还出现了翻领袄。宋代时出现了由唐代上襦发展而来的对襟袄。明清时期的男子多将袄用作内衣,外面则另罩以袍、褂。在清代,袄成为士庶妇女的主要便服,使用时与裙子相配,至晚清时还出现了一种盖膝长袄。《水浒传》第21回:“这阎婆惜口里说着,一头铺被,脱下上截袄儿,解了下面裙子。”[13]便是对这种服饰装扮的真实写照。


图2-3-18 圆领暗纹大襟袄(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3-19 圆领暗纹大襟袄色彩分析图


图2-3-20 圆领暗纹大襟袄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3-21 圆领暗纹大襟袄局部分析图

从20世纪初开始,男袄渐以对襟式为主,女袄采用大襟右衽、偏襟、琵琶襟、对襟,也有少数大襟左衽和背开襟,其领、袖、衣摆也多变化。比较讲究的袄,多采用绫罗绸缎面料,运用传统手工和装饰技艺制作。此外,由于受西方服装款式的影响,还出现了翻领袄、装袖袄等,称中西式袄。近代另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上衣形式是“倒大袖”袄(图2-3-22~图2-3-25),这是20世纪初期流行于城镇女性中的“文明新装”,由留洋女学生和中国本土的教会学校女学生率先穿着,城市女性视为时髦而纷纷效仿。其形制多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袄衫,摆长不过臀,多为圆弧形,腰臀呈曲线,袖腕呈喇叭形,袖口一般为七寸,故形象地称为“倒大袖”。[1]


图2-3-22 立领大襟“倒大袖”绣花袄(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3-23 立领大襟“倒大袖”绣花袄色彩分析图


图2-3-24 立领大襟“倒大袖”绣花袄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3-25 立领大襟“倒大袖”绣花袄局部分析图

(八)半臂

汉民族服饰并非全用长袖,有时也用短袖。最早的短袖衣名为“绣”,出现于汉代,服装样式为大襟交领,袖口宽敞,并装饰有打满细裥的袖边。因衣袖之长是长袖衣的一半,所以在魏晋时称其为“半袖”。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中少有穿服半袖的,其通常为男子所穿用,天子贵臣礼见时也常服用。到了隋唐时期,半袖在宫中当差的侍女间流行开来,随后传入民间,则成为士庶男、女的便服。除女子外,唐代男子也将其视为时尚装束。半袖不但可以穿在罩衣内,也可以加罩于襦袄之外,因衣袖仅覆于上臂,又将这种服装称为“半臂”(图2-3-26~图2-3-29)。


图2-3-26 花纹立领半臂(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3-27 花纹立领半臂色彩分析图


图2-3-28 花纹立领半臂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3-29 花纹立领半臂局部分析图

(九)背心

背心(图2-3-30~图2-3-33)是一种无袖半臂,与马甲、坎肩同属一类服饰,都是非紧身的无袖上衣。马甲,顾名思义即马的护身甲,是中国古代用于保护战马的专用装具,又称马铠。清代满族的坎肩也是这种形制,《清裨类钞·服饰》记载:“半臂……即今日之坎肩也,又名背心。”早期背心形制简单,通常由两片布帛组成,一片护于前胸,一片遮挡后背。背心常见的样式有对襟、琵琶襟、大襟、一字襟和人字襟等。起初人们常将其作为内衣穿于罩衣内部,魏晋以后出现了将其加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的穿着方式,并施彩做绣加以装饰。到了宋代,无论尊卑不分男女,均穿着背心。此后,又出现了一种衣长至膝、对襟直领的马甲,称为“比甲”,通常罩于襦袄外部,成为元、明、清汉族女子流行式样。至清代中晚期,一般将其穿在袍子外面,采用对襟布扣,有的侧边开口的则以小布带为代扣。

背心是吴语民间方言俗称,有多种称呼,如“汗背心”“汗柳儿”“汗溻”“绰子”“搭护”“比肩”“背搭”“坎肩”“紧身”以及长仅及腰的“马甲”等。陕西有给儿童穿“五毒背心”的习俗,这种背心由红、蓝、黄、白、绿五种颜色的布料拼接而成,上面绣有蜈蚣、蝎子、壁虎、蜘蛛、蟾蜍五种动物的形象,民间传说五毒背心可“以毒攻毒”,儿童或少年将其穿在身上,可以起到祛邪除病的作用,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图2-3-30 偏襟蝶恋花、凤求凰刺绣背心(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3-31 偏襟蝶恋花、凤求凰刺绣背心色彩分析图


图2-3-32 偏襟蝶恋花、凤求凰刺绣背心线描图


图2-3-33 偏襟蝶恋花、凤求凰刺绣背心局部分析图

二、下裳

裳,原是一种与裙款式相类似的下体服式,采用两片式设计,一片蔽前,一片遮后,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下体之服。裳最初的作用不在于御寒,而是用以遮羞。随着历史的发展,裤和裙的出现逐渐取代了裳,裳便成为我国古代下身所穿用一切服式的总称,也包括袍服中腰以下的部分,因与上衣相对,所以又称“下裳”。我国汉民族服饰中的下裳形式主要以裤和裙为主。

(一)裤

裤的出现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多作“绔”或“袴”,男女通用,是古代下裳的主要形制之一。最初的裤形制简单,使用时套在小腿上即可,也称“胫衣”。《说文解字·糸部》载:“绔,胫衣也。”段玉裁注:“今所谓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14]汉族古裤无裆,而北方少数民族则穿有裆的长裤。战国时赵武灵王为适应军事发展,采用“胡服骑射”,汉族人民从此也开始穿着长裤,但起初只用于军旅,约秦汉之际传入民间,并为士庶男女所接受。除长裤外,汉代还出现了短裤,但穿着者多为平民百姓。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宽松肥大的“大口裤”盛行,通常与紧身上衣“褶”相配,称为“袴褶”。由于大口裤不便活动,人们便用布带将膝下的裤腿绑扎起来,称为“缚裤”,此风一直延续至隋代,文武百官均可服用。到了唐代,缚裤多用于武官、卫士,出现了裤腿紧窄、裤脚相束的裤型,女子受胡服的影响也常服用。宋代时又开始流行一种被称为“膝裤”(图2-3-34~图2-3-36)的裤子,也称套裤、叉裤,与胫衣式样相似,使用时套在小腿上,可直接罩在长裤外面,无论尊卑,男女皆可服之。明代妇女承袭旧制依然广泛使用,通常用织锦裁制,上至膝、下至踝,平口,与现代护腿袜相似的样式,故又称“半袜”。普通款型的长裤在此时依然盛行,男女均可服用,一直流传至今。


图2-3-34 膝裤(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3-35 膝裤色彩分析图


图2-3-36 膝裤尺寸图(单位:厘米)

民间下衣常穿的裤,可分为单裤、夹裤、棉裤三类。裤腰都很肥大,腰于裤片异色,穿时要用布腰带扎住,这种裤俗称“大裆裤子”或“宽裆裤子”(图2-3-37~图2-3-40)。男子穿裤子一般为青裤白腰,女裤则大多数采用鲜艳的色彩制作,腰也用相应的土布搭配,穿着时将肥大的裤腰折叠以裤带扎紧。老年人还用约10厘米宽的布扎腿,布带称腿带,多为黑色,松散的裤脚被视为仪容不整和不礼貌的着装行为。

(二)裙

裙是从裳演变而来的一种服饰,也是下裳的主要样式之一。它与裳的不同之处在于:裳有两片,穿着时一片蔽前,一片遮后,左右各留一道缝隙;而裙只有一片,穿着时由前围至后,只在背部留有一道缝隙。古代布帛幅宽窄,制作一条裙需要用多幅合拼连成一片,从前向后围绕于后背相交,“裙”通“群”,为多的意思,故得此名。裙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常见的有五幅、六幅、八幅等,上连于腰。


图2-3-37 大裆裤(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3-38 大裆裤色彩分析图


图2-3-39 大裆裤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3-40 大裆裤局部分析图

从大量资料来看,裙出现于汉代以后。古乐府《孔雀东南飞》:“着我绣狭裙,事事四五通”,汉代辛延年《羽林郎》诗:“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都是汉代妇女穿裙的真实写照。汉代以后,裙子款式日益增多,装饰也更丰富考究,除了普通的秦裙以外,还出现了以两种以上颜色布条间隔相拼而成的间色裙;在裙上施以彩绘的画裙;用数种染料晕染而成的晕裙;以珍禽的羽毛织造成百鸟之状百鸟毛裙;在大幅裙围上施以密裥的百褶裙;为了骑马方便而开衩的旋裙;用郁金香草浸染而成的郁金裙;以彩缎裁剪成条状的凤尾裙,以及用弹墨工艺洒印花样的弹墨裙等。

西汉时期裙多为女性服饰,到了东汉,男性也开始服用。由于裙子的样式不便于活动,这时期的人们便开始在裙幅上加折无数细褶,用以改善此不足。南北朝以后,裙成为女性的专属服饰。隋唐时期,为减弱裙宽的累赘以及顺应礼教制度的约束,妇女们通常采用长款裙式增加摇曳婀娜的姿态,隋唐女子更将裙腰上提,有些可以掩胸,上身仅着抹胸,外披纱罗衫,使上身肌肤隐约可见,是中国古代女装中最为大胆的一种。古诗有云“半束罗裙半露胸”,描述的便是这种景象。五代女裙的折裥之风愈演愈烈,文献中出现了“百叠”“千褶”的记载。宋明时期,女子依然喜服坠地百褶长裙,其中明朝末年还出现过一种由十幅布帛制成有数十条折裥,每褶各用一色的“月华裙”,此裙浅描淡绘,色彩雅致,如皎洁的月光静静影印之上。


图2-3-41 传统马面裙(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马面裙(图2-3-41~图2-3-44),是以数幅整幅缎面接合而成的长裙,前后各有20~27厘米的平幅裙门,这个平幅裙门俗称“马面”。在平幅裙门和裙摆上绣有各种精致的绣花花边或镶、绲、拼贴工艺装饰。马面裙整体呈现“围式”造型,展开为平面梯形或长方形状,这与中国传统服饰的平面造型相吻合。


图2-3-42 传统马面裙色彩分析图


图2-3-43 传统马面裙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3-44 传统马面裙局部分析图

鱼鳞百褶裙(图2-3-45[1]79~图2-3-48),通常就是以数幅布帛接合而成的长褶裙,是马面裙的特殊形式之一,在“马面”的两侧缀有丰富、细密且整齐的折裥,折裥宽度为0.4~1.0厘米,比较富有特色的是此裙腰节很宽,最大可达到20厘米,可以宽松地裹围住整个臀部,为下部造型的摇曳摆动提供了结构上的保障。有时折裥以各种丝线连缀成网状,在移步行动时,裙装展开成鱼鳞状,故而谓之“鱼鳞百褶裙”。


图2-3-45 鱼鳞百褶裙(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3-46 鱼鳞百褶裙色彩分析图


图2-3-47 鱼鳞百褶裙线描图


图2-3-48 鱼鳞百褶裙局部分析图

凤尾裙(图2-3-49~图2-3-56),由中国古代传说中美丽的凤凰造型想象而来,是通过对凤凰流线的外形和飞舞时漂亮羽翼的动感形态进行艺术变形而创造的。清代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对凤尾裙式有如下描述:“裙式以缎裁剪作条,每条绣花,两畔镶以金线,碎逗成裙,谓之凤尾”。[15]凤尾裙在齐鲁民间又称为“叮当裙”,穿着此裙行走时,悬垂感极好,绸缎翻动摇曳,配上金丝线及鸟兽花卉纹图案,整体造型想象成形似摇曳的凤尾,生动地把裙装与神话中美丽化身的凤凰形象联系在一起,一般常见于礼仪和婚嫁场合,穿着于马面裙之外,一直流行至清代乾隆年间,在近代也是为大家闺秀所钟爱。


图2-3-49 凤尾裙(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3-50 凤尾裙色彩分析图


图2-3-51 凤尾裙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3-52 凤尾裙局部分析图


图2-3-53 凤尾裙(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3-54 凤尾裙色彩分析图


图2-3-55 凤尾裙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3-56 凤尾裙局部分析图

历代裙子色彩各从其愿,但女子裙装以红色居多。由于古时染色均用天然染料,红裙通常以从石榴花中提取的染料染制,故有“石榴裙”的美称。绿色也是古代女性喜爱的裙装色彩,故绿裙又有“碧裙”“翠裙”“翡翠裙”和“荷叶裙”的叫法。除此之外,还有将色彩逐步晕染变化的“晕裙”以及用两种以上色彩的布条交错相拼的,称为“间裙”或“间色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