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服装设计一体化教学课程训练是工作室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工作室教学是我国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产、学、研为一体来培养学生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它是在工作室导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正课与课余相结合,对设计课题或设计项目进行从艺术形式到工艺技术制作的一体化设计的实践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对于服装设计类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而言,其教学优势极为显著。
工作室教学以师生日常生活状态的接触为特征,教学环境同时也是生产制作、学术研究的场所。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教师设计实践的全过程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设计与实践过程,了解到专业知识的整体贯穿与应用,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对于“学”的一方,既有利于缩短从书本知识到设计实践的距离,又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中单向授受关系的不足,使静态的授受教学向动态的参与教学转化,使学生在边学边做中掌握专业知识。对于“教”的一方,工作室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以能力论成败,有助于将教师的利益、责任及荣誉感结为一体,同时能够给教师较大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的空间,使其充分发挥创造性才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导师即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教学与科研群体,培养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并且能够促使知识不断更新。
早在20世纪20年代,被誉为“现代设计教育先驱”的德国包豪斯教学体系,就明确强调了艺术和技术的再统一。采用艺术家与富有实践经验且技能、技巧高超的工匠合作的工作室教学,使其在学生身上产生“化合效应”,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设计师和设计教育家。包豪斯所倡导的“设计为人服务”“为人创造更舒适、更便利、更理想的生活”设计理念,对当今的设计教育仍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现今,世界各国的艺术设计教育都以工作室教学为主体,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创造新生活”的实际能力。
工作室教学能真正体现专家治学,因为他们是教学科研的主体,担当着引领学科方向的重任。教学的责任直接落在导师身上,他们的科研、教学水平将反映在工作室的影响力和学生对工作室的选择上,并影响到导师的地位。但同时,它也是一个发挥教师主动性及施展个人才华的平台,教师将更注重自己实践经验的积累,能更广泛关注和研究本领域的新知识、新动态,形成以项目实践带动教学、科研,使教学体系更完善、更贴近社会与市场的需要。而且这种教学实践在其人才培养层面上的拓展,还能使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建立起紧密联系,能较好地延伸到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阶段,为搞好研究生教学起到保障作用。
工作室教学模式下的服装设计一体化教学课程训练,最重要的是以社会生产、定向设计的课题项目来积累经验,以具有实战性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服装款式造型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制作等内容本是服装设计的一个整体,但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三部分各自独立讲授,使专业知识体系脱节,而服装设计一体化教学课程训练则是将其各个方面有效地贯穿衔接起来,以设计实践项目或课题为载体,培养学生具有服装款式造型设计、服装结构设计及服装工艺设计与制作的综合应用能力。
本书针对工作室的一体化教学课程训练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是2010年吉林省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项目,相关研究内容在省教改立项之前就已进行了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书的撰写正是基于这些年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总结和提炼。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梁军、袁大鹏、孔祥梅、薛义等在工作室服装设计一体化教学内容创新训练中积累了许多实践范例,并对这些范例进行了整理完善,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丰富翔实、具有创新性的实践范例,才构成了本书撰写的独特视角和别具一格的范例示图。
希望本书对服装设计一体化教学课程训练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能够给服装设计专业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一种新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
2014年1月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注 各院校可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计划对课程时数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