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前言
12年前,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纺织材料学》(第1版)的出版,将原来产品手册型的“纺织材料学”转变成了材料学类的教材,即从点数纺织材料及其性能的名称为主的介绍,转变为以阐述材料结构和性能特征、影响性质与功能的因素及机理和结构与性能间相互关系为主的教材。从而在分类概念与命名、现象与成因的解释和性能优化与功能实现的机械、物理、化学等制备原理上,基本达到国际20世纪80~90年代的水平。而在纺织材料的特性及其实现的成形与结构的关系上仅为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但这已引起国内“纺织材料学”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明显转变与进步。
随着纺织材料应用领域的拓展和其物质的人工化与功能化、制备的多样化与先进化、表征的定量化与综合化,使人们逐渐意识到纺织材料为“形”(即物体的形态、尺度与维度、结构和表面)属性而非“质”(即物质的组成、含量和物态)属性的材料,并属典型的“软物质”[1991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法国的皮埃尔-吉勒·德热纳(P.G.de Gennes)教授提出的]材料。人们开始更为自觉地采用定量和数字化的方式表征纺织材料的形、性特征和探索两者间的关系,并与“质”特征平行地构筑与材料性能的关系和解释其物理与化学的本因。因此,在此书第2版中,对决定材料性能的本征因素——形、质各自的构成要素作了明确的定义,并强化了形与性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的定量或半定量的表述。
纺织材料本身的获得和加工,就集机械、物理、化学、生物或仿生加工为一体。第2版的《纺织材料学》在基本不增加篇幅的条件下,对纺织材料的化学、生物相容性、生态与安全和对经典理论的定量(公式)化作了表达与新解,甚至织物的结构和表面形成中的声子晶体和光子晶体都做了强化和必要地拓展,特别是织物的风格、舒适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四大类性能的明确化,使此书第2版的知识基础与水平进入了21世纪初的十年。
本书仅涵盖了纺织材料学的基本内容,更深的知识内容可修读《纺织物理》,或阅读所列参考书目的相关专著。本书应采用64~72学时以讲授为主的,或以讲授与学生自学并重的40~48学时的教学。适用于纺织类高校或有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和相关专业的高校中工程类、复合与医用材料类、产品类、服装类、经管类的纺织材料学本科教学,教师只需针对本书的基本内容进行实例的选择或另举。
全书的章、节、条由于伟东(东华大学)确定,并完成全书的统稿。各章节编写分工:绪论于伟东;第一章 于伟东、刘洪玲(东华大学)、张海泉(江南大学);第二章 于伟东、刘洪玲、陈衍夏(四川大学);第三章 于伟东、刘洪玲;第四章 胡国梁(浙江理工大学);第五章 于伟东、储才元(东华大学);第六章 于伟东;第七章 于伟东、任煜(南通大学)、魏菊(大连工业大学)、周胜(扬州职业大学);第八章 于伟东、徐红(新疆大学)、杨红英(中原工学院)、姚江薇(绍兴文理学院);第九章 于伟东、刘洪玲、臧传锋(南通大学);第十章 于伟东、刘洪玲、张毅(天津工业大学);第十一章 于伟东、张尚勇(武汉纺织大学);第十二章 于伟东、储才元;第十三章 于伟东、刘洪玲、杨建忠(西安工程科技学院);第十四章 李建强(武汉纺织大学)于伟东;第十五章 于伟东、吕丽华(大连工业大学)、魏菊、吴坚(大连工业大学);第十六章 于伟东、储才元;第十七章 于伟东、于湖生(青岛大学);第十八章 于伟东、刘洪玲、于湖生(青岛大学);第十九章 于伟东、杜赵群(东华大学);第二十章 于伟东、刘洪玲、杨建忠;第二十一章 于伟东、刘晓艳(东华大学);第二十二章 刘洪玲、于伟东。
此第2版编写过程中得到东华大学纺织材料与技术实验室和纺织软物质科学中心(TMT&FSMSC)的博士研究生丁作伟、邢瑶、孙懿等对文献资料的准备、提供和文字输入工作,在此表示由衷地感谢。
在全书第2版出版中,对中国纺织出版社给予此书出版工作的认真、重视和支持深表诚挚地感谢。
因本书第2版中引入一些新说法并对原书部分内容进行了简化,若有不足或不妥之处,真诚地欢迎批评指正。
于伟东
201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