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土工用纺织品
国外以美国,尤以北美发展较快,欧洲则以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西欧国家发展较快,亚洲主要是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发展较快,国外产品类型、品种较多,规格齐全,以非织造型、合成型、复合型所占比例较大,而非织造型以纺粘法涤纶长丝产品为主,其中薄型非织造布主要用作复合产品,厚型非织造布主要用作滤层材料,合成型和复合型产品主要用作加筋材料、防渗材料,由于国外的理论研究、测试技术、设计准则、施工方法等都比较完善,因而工程应用较为广泛普及。通过国外调研,值得学习借鉴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外的科学技术、科学管理水平比较高;二是重视技术改革、技术开发,有紧迫感;三是为工程服务的观念非常强。近年来,国外在组织结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不断地调整、改革和重组,使产业更具有优势和竞争实力。
基础建设及气候变化是土工合成材料的重要驱动力。据预测,2013~2023年,全球基础建设的投入将以年均4%的速度增长,至2023年将达4.8兆亿美元。其中道路建设将占据最大的比例。在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对公路、铁路系统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投资仍然方兴未艾。而在发达国家,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则主要由市场主导,包括铁路系统、海岸线维护、对现有水源和能源相关设施的更新以及新能源建设工程等。
美国著名的市场咨询机构Freedonia集团预测,鉴于全球在道路、建筑品质、环境保护等方面诉求的增强,以及其他应用领域的拓展,全球土工合成材料的需求量在2017年将达52亿m2。在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地,大量的基础设施被规划并将相继投入建设,加上环境保护法规与建筑施工规范的演进,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些新兴市场有望获得稳健增长,其中中国地区的需求增长预计将占全球总需求量的近一半。发达国家同样具有增长潜力,比如在北美地区,增长主要来自于新的施工规范以及环保法规的驱动,西欧及日本的情况与之相当。
另据市场研究公司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研究报告,全球土工用纺织品市场以10.3%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市值将从2011年的32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64亿美元。从数量来看,全球土工用纺织品的需求将由2011年的19.04亿m2增至2018年的33.98亿m2,期间复合年增长率将维持在8.6%。
土工用纺织品在水利、公路、铁路、海港、建筑等现代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道路建设中,不使用土工布的路基需设计较厚,所用砂石和工时多,当受车轮载荷后,上层碎石容易被挤压侵入下层泥土中;使用土工布可替代过滤砂层起过滤、隔离作用,防止两层石土料间侵蚀,特别是在劣质土地上筑路,减少了砾石基础层的厚度。
道路建设已成为土工用纺织品最大的应用领域,2011年市值约为15.02亿美元。目前,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对土工布需求最大的地区,2011年占全球需求的41%以上。未来5年,道路建设特别是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建筑施工的需求不断增加,将带动土工用纺织品的需求继续快速增长。不过,在预测期内,常用的原料如聚丙烯、聚酯的成本波动将对市场增长产生不利影响。据预计,2018年欧洲土工用纺织品市场需求将达到16.477亿美元,北美市场的销售额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9.9%。另据调查,印度全境的公路中,只有约2%达到四车道规格,道路系统亟须改善。
美国市场约有50家土工合成材料产品制造公司。2013年,美国/加拿大土工合成材料市场规模为22亿美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3%。2013年初颁布的美国MAP-21运输法案能够满足应用于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流域管理的地理空间相关技术的要求,该法案的生效能够缓解部分公路和桥梁建设项目的不确定性。MAP-21法案推进了创新项目的使用,包括数字化三维建模技术,不少机构和服务公司将其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项目的设计和管理中。按照MAP-21法案,政府将拨款1050亿美元用于改善美国的地面交通设施。2013年,MAP-21法案已帮助美国土工合成材料市场实现了正增长。
欧洲非织造布协会总经理Pierre Wiertz在2017首届亚欧土工用纺织材料会议致辞中表示,土工用纺织品作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材料,也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今,欧亚大部分地区以及中东和非洲等地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得全球土工用纺织品的需求量大幅度提升。欧洲拥有全球领先的产业用纺织品创新技术,而中国拥有最活跃的市场,双方应加强学术与应用案例交流,共同建立有法律约束的贸易协定,提高企业的投资热情。
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前主席Christian P.Schindler表示,亚欧土工领域产业链合作对推动各方的资源优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至关重要。亚洲和欧洲各国的土工材料行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也面临不同产业结构升级的瓶颈。加强产业的交流对接,深化合作与发展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可见,土工用纺织品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