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经编组织的表示方法
1.4.1 经编针织物的分类
与纬编针织物一样,经编针织物也用组织来命名与分类。一般分为基本组织、变化组织和花色组织三类,并有单面和双面两种。经编基本组织是一切经编组织的基础,它包括单面的编链组织、经平组织、经缎组织、重经组织,双面的罗纹经平组织等。经编变化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经编组织的纵行相间配置而成,即在一个经编基本组织的相邻线圈纵行之间,配置着另一个或者另几个经编基本组织,以改变原来组织的结构与性能。经编变化组织有单面的变化经平组织(经绒组织、经斜组织等)、变化经缎组织、变化重经组织以及双面的双罗纹经平组织等。
经编花色组织是在经编基本组织或变化组织的基础上,利用线圈结构的改变,垫纱运动的变化,或者另外附加一些纱线或其他纺织原料,以形成具有显著花色效应和不同性能的花色经编针织物。经编花色组织包括少梳栉经编组织、缺垫经编组织、衬纬经编组织、缺压经编组织、压纱经编组织、毛圈经编组织、贾卡经编组织、多梳栉经编组织、双针床经编组织、轴向经编组织等。
1.4.2 经编针织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经编针织物组织结构的表示方法有线圈图、垫纱运动图、穿纱对纱图、垫纱数码以及意匠图等。
(1)线圈图。如图1-4-1所示为某种经编组织的线圈结构图。该图可以直观地反映经编针织物的线圈结构和经纱的顺序走向,但绘制很费时,表示与使用均不方便。特别对于多梳和双针床经编织物,很难用线圈结构图清楚地表示,因此在实践中较少采用。
(2)垫纱运动图与穿纱对纱图。垫纱运动图是在点纹纸上根据导纱针的垫纱运动规律自下而上逐个横列画出其垫纱运动轨迹。图1-4-2是与图1-4-1相对应的垫纱运动图。图中每一个点表示编织某一横列时一个针头的投影,点的上方相当于针钩前,点的下方相当于针背后。横向的“点行”表示经编针织物的线圈横列,纵向“点列”表示线圈纵行。用垫纱运动图表示经编针织物组织比较直观方便,而且导纱针的移动与线圈形状完全一致。
图1-4-1 经编组织的线圈结构图
图1-4-2 垫纱运动图
一般经编针织物的组织是由若干把导纱梳栉形成,因此需要画出每一梳栉的垫纱运动图。如果某些梳栉的部分导纱针未穿纱(部分穿经),通常还应在垫纱运动图下方画出各把梳栉的穿纱对纱图,如图1-4-3所示。该图表示两梳栉经编组织,每一梳栉都是一穿一空(竖线代表该导纱针穿纱,点代表该导纱针空穿),两梳栉的对纱方式是穿纱对穿纱,空穿对空穿。如果梳栉上穿有不同颜色或类型的纱线,可以在穿纱对纱图中用不同的符号表示。
(3)垫纱数码。用垫纱数码来表示经编组织时,以数字顺序标注针间间隙。对于导纱梳栉横移机构在左面的经编机,数字应从左向右顺序标注;而对于导纱梳栉横移机构在右面的经编机,数字则应从右向左顺序标注。拉舍尔型经编机的针间序号一般采用0,2,4,6…偶数,而数字0,1,2,3…多适用于特里科经编机。
垫纱数码顺序地记录了各横列导纱针在针前(点的上方)的横移情况。例如,与图1-4-10相对应的垫纱数码为1-0/1-2/2-3/2-1//,其中横线连接的一组数字表示某横列导纱针在针前的横移动程;在相邻两组数字之间,即相邻两个横列之间,用单斜线加以分割开;第一组的最后一个数字与第二组的起始一个数字,表示梳栉在针后的横移动程;双斜线表示一个完全组织的结束。以上述例子来说,第Ⅰ横列的垫纱数码为1—0,它的最后一个数字为0;第Ⅱ横列的垫纱数码为1—2,它的起始数字为1。因此,0—1就代表导纱针在第Ⅱ横列编织开始前,在针后进行横移的动程。以上垫纱数码适用于二行程(针前横移一次,针后横移一次)的梳栉横移机构。
对于三行程梳栉横移机构,编织每一横列,梳栉在针前横移一次,在针后横移两次,因此,一般是利用三个数字来表示梳栉的横移过程。例如,与图1-4-10所对应的垫纱数码为1—0—1/1—2—2/2—3—2/2—1—1//。每一组数字中,第一、第二两个数字表示导纱针在针前的横移动程,第二、第三两个数字表示导纱针在针后的第一次横移动程,前一组最后一个数字与后一组最前一个数字表示导纱针在针后的第二次横移动程。实际应用中,垫纱数码也代表了梳栉横移机构所用链块的号数。
(4)意匠图。在设计某些经编花色组织的花型时,例如贾卡(提花)经编组织、双针床毛绒组织、单针床色织毛圈组织、缺垫组织等,一般在方格纸上用彩色笔描绘,这种彩色方格图称为意匠图。通常一个小方格的高度表示一个线圈横列或两个线圈横列(贾卡组织),一个小方格的宽度表示一个针距,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组织。
图1-4-3 垫纱运动与穿纱对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