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电子商务概述
1.1.1 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EC)是指政府、企业和个人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实现商业交换和行政管理的全过程。它是一种基于互联网、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电子支付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为依托的全新商务模式,如图1-1所示。电子商务的参与者包括企业、消费者和中介机构等。它的本质是建立一种全社会的“网络计算环境”或“数字化神经系统”,以实现资源在国民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全方位应用。
电子商务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电子商务广义的意思是在网络上进行商务贸易和交易。
从技术角度讲,电子商务指的是买卖双方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信方式,互相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多种电子通信方式来完成。简单地说,你通过打电话或发传真的方式与客户进行商贸活动,似乎也可称作为电子商务。但是,现在人们所探讨的电子商务主要是利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rnet(互联网)来完成的。尤其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真正的发展将是建立在Internet技术上的。所以,也有人把电子商务简称为IC(Internet Commerce)。
图1-1 电子商务概念图
从贸易活动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可以在多个环节实现,由此也可以将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电子商务,如电子商情、电子贸易、电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利用Internet能够进行整个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也就是说,你可以从寻找客户开始,一直到洽谈、订货、在线付(收)款、开据电子发票,直到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通过Internet一气呵成。
要实现完整的电子商务还会涉及多个参与方,除了买家、卖家外,还要有银行或金融机构、政府机构、认证机构、配送中心等机构的加入才行。由于参与电子商务中的各方在物理上是互不谋面的,因此整个电子商务过程并不是物理世界商务活动的翻版,网上银行、在线电子支付等条件和数据加密、电子签名等技术在电子商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1.1.2 电子商务系统结构
借助网络进行电子交易是电子商务实施的重要环节。对于网上交易而言,通信、计算机、电子支付以及安全等现代信息技术是其实现的保证。
电子商务的框架结构是指电子商务活动环境中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以及实现电子商务应具备的技术保证,如图1-2所示。从总体上来看,电子商务框架结构由三个层次和两大支柱构成。电子商务框架结构的三个层次分别是:网络层、信息发布与传输层(也称传递层)、电子商务服务和应用层;两大支柱是指社会人文性的公共政策和法律规范以及自然科技性的技术标准和网络协议。
图1-2 电子商务系统结构图
(1)网络层:网络层指网络基础设施,是实现电子商务的最底层的基础设施,它是信息的传输系统,也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本保证。它包括远程通信网、有线电视网、无线通信网和互联网。因为电子商务的主要业务是基于Internet的,所以互联网是网络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部分。
(2)信息发布与传输层:网络层决定了电子商务信息传输使用的线路,而信息发布与传输层则解决如何在网络上传输信息和传输何种信息的问题。目前Internet上最常用的信息发布方式是在WWW上用HTML语言的形式发布网页,并将Web服务器中发布传输的文本、数据、声音、图像和视频等的多媒体信息发送到接收者手中。从技术角度而言,电子商务系统的整个过程就是围绕信息的发布和传输进行的。
(3)电子商务服务和应用层:电子商务服务层实现标准的网上商务活动服务,如网上广告、网上零售、商品目录服务、电子支付、客户服务、电子认证(CA认证)、商业信息安全传送等。其真正的核心是CA认证。因为电子商务是在网上进行的商务活动,参与交易的商务活动各方互不见面,所以身份的确认与安全通信变得非常重要。
(4)公共政策和法律规范:随着电子商务的产生,由此引发的问题和纠纷不断增加,原有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并形成一个成熟、统一的法律体系,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必然趋势。法律维系着商务活动的正常运作,对市场的稳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制约和规范作用。
(5)技术标准和网络协议:技术标准定义了用户接口、传输协议、信息发布标准等技术细节。它是信息发布、传递的基础,是网络信息一致性的保证。就整个网络环境来说,标准对于保证兼容性和通用性是十分重要的。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技术标准,要进行通信,就必须按照通信双方预先共同约定好的规程进行通信。
1.1.3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自1995年至今,在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电子商务经历了从“工具”(点)、“渠道”(线)到“基础设施”(面)这三个不断扩展和深化的发展过程。电子商务在“基础设施”上进一步催生出新的商业生态和新的商业景观,进一步影响和加速传统产业的“电子商务化”,进一步扩展其经济和社会影响,由此“电子商务经济体”开始兴起。
中国、美国成为全球互联网经济体中最耀眼的“双子星座”。据标普资本(标普旗下的财经资信公司)的数据显示,当今全球互联网10强企业中,美国占6家,中国占4家。在全球25大互联网公司中,美国和中国互联网公司所占席位比例是14∶6(数据来自KPCB)。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如苹果、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仍然是领导者,但中国互联网公司如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唯品会等势头颇猛,正在迎头赶上。
电子商务从工具、渠道、基础设施到经济体的演进,不是简单的新旧替代的过程,而是不断进化、扩展和丰富的生态演进过程。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来源:阿里研究院)。
1.工具阶段(1995—2003年)
工具阶段,是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探索期、启蒙期。中国电子商务以企业间电子商务模式探索和发展为主。早期,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个人主要把电子商务作为优化业务活动或商业流程的工具,如信息发布、信息搜寻和邮件沟通等,其应用仅局限于某个业务“点”。
1995年5月9日,马云创办中国黄页,成为最早为企业提供网页创建服务的互联网公司,1997年垂直网站中国化工网成立,1999年8848、携程网、易趣网、阿里巴巴、当当网等一批电子商务网站先后创立。1999年年底,正是互联网高潮来临的时候,国内诞生了370多家从事B2C的网络公司,到2000年发展到了700家,但随着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纳斯达克急剧下挫,8848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倒闭。2001年,人们还有印象的电商网站只剩下三四家。随后,电子商务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冰河时期”。
2.渠道阶段(2003—2008年)
渠道阶段,电子商务应用由企业向个人延伸。2003年,“非典”的肆虐使许多行业在春天感受到寒冬的冷意,而电子商务却时来运转。电子商务界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如2003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成立淘宝网,进军C2C市场。2003年12月,慧聪网香港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B2B电子商务首家上市公司。2004年1月,京东涉足电子商务领域。2007年11月,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
同时,随着网民和电子商务交易的迅速增长,电子商务成为众多企业和个人的新的交易渠道,如传统商店的网上商店、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部门以及传统银行的网络银行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线下渠道之外开辟了线上渠道。2007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规模561亿元。网上商家随之崛起,并逐步将电子商务延伸至供应链环节,促进了物流快递和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支撑服务的兴起。
3.基础设施阶段(2008—2013年)
电子商务引发的经济变革使信息这一核心生产要素日益广泛运用于经济活动,加快了信息在商业、工业和农业中的渗透速度,极大地改变了消费行为、企业形态和社会创造价值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促进了社会分工协作,引爆了社会创新,提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深刻地影响着零售业、制造业和物流业等传统行业,成为信息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或新的商业基础设施。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基于和通过以电子商务平台为核心的新商业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共享商业资源、创新商业服务,也极大地促进了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
2008年7月,中国成为全球“互联网人口”第一大国。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人,互联网用户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两会期间,温家宝同志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这也是首次在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扶持电子商务。2010年10月,麦考林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中国首家B2C电子商务概念股,同年12月,当当网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1年,团购网站迅猛发展,上演“千团大战”局面,中国团购用户数超4220万。2012年,淘宝商城更名“天猫”独立运营,品牌折扣网站“唯品会”在纽交所挂牌交易,2012年,淘宝和天猫的交易额突破10000亿元,“双十一”当天交易规模362亿元。2013年,阿里巴巴和银泰集团、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速运等物流企业组建了“菜鸟”,计划在8~10年内建立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网络零售额的智能物流骨干网络,让全中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
4.经济体阶段(2013年以后)
2013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大关,网络零售交易规模1.85万亿元,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2014年2月,中国就业促进会发布的《网络创业就业统计和社保研究项目报告》显示,全国网店直接就业总计962万人,间接就业超过120万人,成为创业就业新的增长点。2014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32亿,我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为52.5%。2014年4月,“聚美优品”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同年5月京东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9月,阿里巴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交易,发行价每股68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融资额最大规模的IPO。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接近140亿件,跃居世界第一。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经连续44个月同比、累计增长平均增幅均超过50%,李克强同志先后五次对快递业“点赞”。2015年5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号),进一步促进了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创新发展。
网络零售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宽带、云计算、IT外包、网络第三方支付、网络营销、网店运营、物流快递、咨询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庞大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电子商务对经济和社会影响日益强劲,电子商务在“基础设施”之上进一步催生出新的商业生态和新的商业景观,进一步影响和加速传统产业的“电子商务化”,促进和带动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电子商务经济体开始兴起。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较先进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快速兴起并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近几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一直保持较快增速,年增速平均为GDP(7%~9%)的2~3倍(见图1-3)。自2010年突破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以来,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每年以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增幅增长,日益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引擎。
图1-3 中国电子商务规模(资料来源:证券公司研报)
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整体规模达到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网络购物所占份额为23%,交易规模为2.8万亿元,同比增长48.7%,在社会零售总额中的渗透率首次突破10%。中国已成为交易额超过美国的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网络购物也成为推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中国的电商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也迅速崛起,在带来社会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变革的同时,也给传统零售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一些传统企业也开始关注这个虚拟交易王国中潜在的巨大市场份额,纷纷开展“互联网+”行动或直接转型进军电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