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及作用
一、成本的含义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为成本,它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而耗费的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企业要生产产品,就必然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这里,成本则是生产产品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所支付的劳动报酬等,用货币计量就表现为材料费用、折旧费用和工资费用等。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包括生产,而且还应包括销售活动,因此,在销售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质。所以,成本是由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构成的。
(2)成本是为取得物质资源所应付出的经济价值。企业单位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购置各种生产资料或购进商品,为此而支付的价款和费用,就是各种生产资料购置的成本或购进商品的采购成本。上述成本,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就转变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3)成本作为实现一定目的而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可以是多种资源的价值牺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资源价值牺牲。
(4)从更广的含义看,成本是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在经营决策中所用的机会成本就有这种含义。
二、理论成本构成
理论成本是广义的成本,通常是指在正常生产、合理经营条件下的社会平均成本,是生产商品的价值中物化劳动价值和活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
成本作为一个价值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客观存在的。加强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无论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是对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效益,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从理论上充分认识成本的经济实质是十分重要的。
马克思指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个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是w=c+v+m。如果从这个产品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去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马克思在这里称为商品的“成本价格”的那部分商品价值,指的就是产品成本。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两者都是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其基本的经营目标就是向社会提供商品,满足社会的一定需要,同时要以产品的销售收入抵偿自己在商品的生产经营中所支出的各种劳动耗费,并取得赢利。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以致整个社会得以发展。因此,商品价值、成本、利润等经济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只是它们所体现的社会经济关系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不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品的价值仍然取决于它在生产上所耗费的必要劳动,具体包括三个部分:① 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c);②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③ 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m)。从理论上讲,上述的前两部分,即 c+v,是商品价值中的补偿部分,它构成商品的理论成本。
成本的经济实质概括为: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三、实际成本概述
实际应用成本是理论成本的具体化,也称实际成本,是按照现行制度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以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根据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和活劳动所创造价值中应纳入成本范围的那部分价值的货币表现。
实际应用成本与理论成本不同,理论成本不考虑生产经营活动中偶然因素和异常情况的消耗,只对正常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进行货币计量,而实际成本往往受客观条件,包括经济工作方针政策和当期生产经营条件变化的影响。从这里可以看出,实际工作中的各种应用成本,可以像商品价格背离价值一样背离其理论成本,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① 我国目前存在多种所有制多生产主体的情况下,计算生产耗费量和补偿量的观念是不同的;② 由于目前客观上存在的物价上涨、劳动报酬时增时减、固定资产折旧率不同以及内外部原因引起其他费用的变化,即使同一生产主体,同一成本对象,在不同的成本计算期里计算的实际成本当然也是不同的;③ 宏观管理政策和体制的变动,引起微观成本开支内容、范围的调整,使实际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理论成本。
例如,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促使企业厉行节约,减小生产损失,对一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也列入产品成本之内,包括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此外,工业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销售费用,由于在发生时难以按产品归集,为了简化成本核算工作,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冲减利润,而不计入产品成本。因此,实际应用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是指产品耗费的全部成本。从理论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关系可以看出,实际成本以理论成本作为理论基础,又结合实际情况有所变化,满足管理的需求;同时实际成本又检验理论成本,对理论成本起到了丰富和发展的作用。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对理顺当前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对发展成本理论,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重要的意义。
四、成本的作用
对企业而言,成本核算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 成本是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
成本是以货币形式对生产耗费进行计量,并为企业的简单再生产提出资金补偿的标准。企业只有按照这个标准补偿了生产中的资金耗费,企业的简单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否则,企业就无法保持原有的生产规模。同时,补偿份额的大小对企业以及整个社会都有重要的现实经济意义。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成本越低,企业的纯收入就越多,企业为自身的发展及社会创造的财富就越多。反之,用于补偿的份额增大,企业的纯收入就减少,甚至产生亏损。这样,企业不仅不能为社会提供财富,还会影响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但是还要看到,上述成本只是成本价格。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经常发生背离。因此,成本价格作为补偿价值的货币表现,与其补偿价值也会不一致。如材料费用并非所费材料的价值,而是它的价格,在某些情况下,其价格与价值一致,在供求数量有较大差异时,按成本价格确定的补偿量,与价值的补偿就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出现补偿不足的现象。同时,会计上还有一些无法精确计算的因素使成本价格同客观上的补偿价值发生背离,如固定资产磨损价值的计算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也使得成本中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与固定资产实际损耗的价值不一致。所以,产品价值中的补偿价值只构成产品成本的基础,补偿价值与补偿价值的货币表现,在量上也允许发生差异。认识到这一点,对理解成本作为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并正确计量企业赢利,有重要意义。
2. 成本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的工作质量
成本同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的工作质量和效果有着内在的联系,如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原材料的使用是否合理与节约、产品产量的变动、产品质量的好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都能通过成本直接与间接地反映出来。因此,成本又是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综合性指标。
3. 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因此,产品价格的确定应以价值作为基础。由于目前人们还无法计算产品的价值,但却有可能比较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所以成本可以作为制定价格的参考。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往往是由各个部门的平均成本再加上社会的平均利润形成的。
4. 成本是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价格与质量的竞争,而价格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成本的竞争,只有成本低才能卖价低,并有赢利。企业效益大小,竞争能力强弱,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成本高低。若一个企业的个别成本低于社会的平均成本,则该企业在竞争中占有较大的优势。显然成本的竞争将日益成为竞争的重要手段。
5. 成本可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
现代企业中,成本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者投资决策、技术决策、经营决策的重要指标,如运用差量成本的数量,可为企业扩大产量、增加品种、选择加工方式等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