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德光入主中原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这句话用在耶律阿保机身上十分合适。称帝后,耶律阿保机并没有满足,而是不断向外扩张,使契丹国成了一个南至黄河、北至漠北的北方大国。
当时,漠北的游牧部落势力还很小,东边的渤海国与高丽国已经衰败,南面的后梁也是一天不如一天。这种形势对耶律阿保机开土拓疆十分有利。
926年,耶律阿保机出兵攻打渤海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历经二百多年、传世十五位帝王的渤海国灭掉了。随后,耶律阿保机将渤海国改名为东丹国,意思是东面的契丹国,并让皇太子耶律倍当东丹王,负责管理东丹的事务。
926年7月,耶律阿保机在征服渤海国返回的途中不幸生了重病,不久就死在了扶余城(今吉林农安),时年55岁。
耶律阿保机死后,在述律后的操纵下,身为皇太子的耶律倍未能继承皇位,而深受述律后宠爱的次子耶律德光获得了继承皇位的资格。天显二年(927年)十一月,耶律德光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皇位。耶律德光还把皇都潢水改称为上京。
耶律德光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对曾经的太子、现在的东丹王耶律倍并不放心,担心他会跟自己争夺皇位。为此,耶律德光对东丹王各种防范,甚至让和自己关系好的堂叔耶律羽之把东丹的国民都迁到东平(今辽宁辽阳),以削弱耶律倍的势力,同时多次派人到东丹去监视耶律倍。
耶律倍对耶律德光的行为十分愤怒。公元930年11月,耶律倍带着自己的家眷、兵将投降了中原的后唐。
然而,当时的后唐已进入晚期,政局十分混乱。后唐末帝李从珂是以后唐明宗李嗣源养子身份即位的,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大为不服,两人一直明争暗斗。李从珂即位后封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但却不信任石敬瑭,对他十分猜忌。公元936年,石敬瑭在太原起兵造反。没多久,太原城就被李从珂的军队团团围住。太原城内粮食匮乏,情势十分危急。
石敬瑭很清楚,自己一旦失败,肯定会身首异处。于是,他立刻给契丹写信,乞求耶律德光出兵援救,共击后唐大军。耶律德光向石敬瑭讨要好处。石敬瑭表示愿向契丹称儿国,并把燕云十六州(今河北与山西北部的大片领土)割让给契丹,每年还会给契丹进贡大量的财物。
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送给了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对石敬瑭的做法十分满意。936年9月,耶律德光亲自率领五万骑兵,自雁门关南下去救援石敬瑭。
耶律德光的大军到达晋阳后,与石敬瑭的军队两面夹击,很快就把后唐军队打得大败。一天晚上,石敬瑭在晋阳拜见耶律德光。两个人手拉着手,一副相见恨晚的样子。耶律德光还对石敬瑭说:“我看你相貌不凡,有中原之主的样貌,我就立你当皇帝吧!”
公元936年11月,耶律德光册封石敬瑭为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史称后晋。之后,石敬瑭也履行他的承诺,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结果令中原完全暴露于契丹的铁蹄之下。燕云十六州一向是中原北部的天然屏障。从石敬瑭建立后晋开始,自秦汉以来世代经营的长城防线从此崩溃。
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六月,石敬瑭病逝,他的儿子石重贵即位。新皇帝即位,自然要向父国契丹通报。石重贵一向反对契丹,强硬的反契丹派、禁军首领景延广更认为不应再对契丹卑躬屈膝,应该拿出骨气来。于是,在通报中,石重贵对契丹只称“臣”,不称“孙”。结果可想而知,耶律德光大怒,准备率军攻打后晋。
耶律德光亲率大军南下讨伐石重贵。石重贵害怕,忙派使者前去赔礼求和。耶律德光早就想灭掉后晋、入主中原了,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轻易放过?因此,耶律德光直接拒绝了石重贵的求和,并向后晋都城开封进逼。
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刚刚过完新年,耶律德光的大军就开进了开封城。随后,耶律德光将石重贵赶下皇位,封他为负义侯。这个名称除了讽刺之外,也没什么别的含义了。为斩草除根,耶律德光还派人把石重贵和所有皇族家属押送至上京,囚禁起来。后晋就此灭亡。
947年2月1日,耶律德光登上金銮殿,接受百官的朝拜,做了中原的皇帝。为拉拢汉人,耶律德光还将民族色彩浓厚的契丹国号改为“大辽”,年号也改成“大同”。耶律德光即为辽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