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少年简读版·第6卷:旧唐书 新唐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李靖列传

李靖原为隋将,善于用兵,富有谋略,后来效力唐朝,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他戎马一生,先后平定萧铣、辅公祏,扫平突厥。之后,他因患脚病告退。但吐谷浑进犯时,他又再次出征打退吐谷浑,为唐朝巩固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据说他著有《李卫公兵法》,可惜原文已经失传,不过他和唐太宗谈论兵法的对话还保留至今。

入秦王幕府

李靖,本名李药师,雍州三原人。李靖在少年时就容姿伟岸,文武才略兼备。李靖曾对身边的人说:“大丈夫如果生逢盛时,幸遇明主,就应当建功立业。”李靖的舅舅隋朝名将韩擒虎每次与李靖谈论兵法后都对他大加赞赏。韩擒虎拍着李靖的肩膀说:“可以与我谈论孙子、吴起之术的,只有你啊!”

成年后,李靖在长安县做一名小吏,后来屡有升迁。当时宰相杨素、尚书牛弘等人都很欣赏他。杨素曾指着自己的座位对李靖说:“你迟早会坐上这个位置的。”

在马邑(今山西朔县)做县丞时,李靖发现太原留守李渊有反叛隋朝的苗头,便准备到江都(扬州)向隋炀帝告发,无奈路程遥远,走到长安便停了下来。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很快攻克了京城,在京城抓住了李靖,准备处决他。李靖大声喊道:“你举兵起义,本来是为天下人除暴安良的,现在不去成就大事,反而因为个人恩怨而杀我,这是大丈夫所为吗?”李渊听了他的豪言壮语,心中一动,李世民又在一旁劝阻,于是释放了李靖。李世民当即把李靖召入幕府,让他跟随自己。此后,李靖成了秦王府的一员。

李渊在李世民的劝说下释放了李靖。

计取江陵

李世民平定洛阳以后,中原地区已基本处在大唐的统治之下,此时萧铣占据着长江中游一带,定都江陵。武德四年(621),高祖李渊任命赵郡王李孝恭为夔州总管,全权负责进攻萧铣。因为李孝恭对军队的事务不熟悉,所以朝廷又任命李靖为行军总管,兼任李孝恭的长史,以辅佐李孝恭。

李靖对李孝恭说:“现在天下初定,民心还不齐。如果我们东击萧铣,有人乘机在我们后方作乱,那后果可不堪设想。”李孝恭也觉得这问题很严重,忙问李靖该怎么办。李靖给他出了一条计策:“您可以把巴、蜀地区所有酋长的子弟招来,安置在身边,量才使用。对外说是提拔他们,实际是当人质。这些酋长们自然不敢乱动。他们不反,别人更不敢反了。”李孝恭连声称赞,依计行事。

准备了半年之后,李孝恭、李靖带领两千多艘战船从夔州出发,沿江而下,突然出现在敌军面前。萧铣因为长江涨水,船只难行,没有防备。唐军没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荆门、宜都,并进军夷陵。萧铣手下大将文士弘率领数万精兵前来阻击唐军,唐军把文士弘杀得大败而逃,缴获战船三百多艘。文士弘收拾残兵败将再战,又被打败。

萧铣听到唐军已到,文士弘又吃败仗,就赶紧下令从各地征募士兵,但是所征的兵都在长江、五岭以南,路途遥远,不能马上集结,只好让现有兵力全部出战。李靖认为敌军现在是狗急跳墙,不宜硬拼,建议李孝恭采取守势,等敌军松懈时再进攻。李孝恭求胜心切,没有听,留下李靖守营,自己率精锐部队出击。果不出李靖所料,李孝恭被打得逃往南岸。

萧铣部队初尝胜绩,士兵们都弃船上岸抢唐军逃时丢下的物品。李靖见敌兵乱成一团,挥兵奋击,大败敌军,乘胜直抵江陵城下,并进入江陵外城,占领了水城,缴获了大批船舰。萧铣见唐军势不可挡,只好闭门死守,等援军前来解围。

李孝恭、李靖带领两千多艘战船从夔州出发,沿江而下,攻打敌军。

李孝恭见到李靖,赶紧为没有听李靖的劝告而道歉。李靖笑着说:“正因为您小败,我们才得以大胜,这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您不必自责。”李孝恭又问现在该怎么办,李靖说:“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把缴获的战船全都放弃,让它们顺江漂走。”李孝恭和众将大惑不解道:“打败敌人缴获的东西,正好为我们所用,怎能再送回敌军手中?”李靖笑着解释说:“萧铣的地盘,南到五岭以南,东到洞庭湖。我们孤军深入,如果攻不下江陵,敌人援军从四面八方赶来接应,那我军腹背受敌,进退都很难,即使有舰船也用不上。现在放弃战船,让它们顺流而下,塞满长江江面,敌方援军见了,必定会认为江陵城已被攻陷,就不敢轻易进军。即使他们派人去侦察,那也至少晚十天半月,那时我军一定早已取胜。”李孝恭等人听了李靖的妙计,个个拍手称绝。

萧铣的援军见到自己一方的空船沿江乱漂,果然以为江陵已被唐军占领,不敢冒然而进。萧铣的交州刺史丘和、长史高士廉、司马杜之松也在援兵之列。他们听说江陵城已破,萧铣大势已去,干脆投降了李孝恭。

李孝恭带兵包围江陵,萧铣在无粮草和救兵的情况下,只好下令开城投降。

江陵一役,李靖屡施巧计,功不可没。高祖下诏封他为上柱国,赐爵位永康县公,仍然让他安抚南岭地区。自此,李靖英名传遍大江南北。

扫平突厥

唐太宗即位后,拜李靖为刑部尚书。突厥各部叛离,朝廷又任命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进攻突厥。

李靖亲自率领三千精锐骑兵,从马邑出发,趁颉利可汗不防备,连夜进军,逼近突厥营地。颉利可汗发现唐军突然出现,大惊失色。将士们也慌了手脚,说:“这次一定是唐朝发动全国兵力来了,要不然,李靖怎敢孤军深入呢?”

李靖还没有发起攻击,突厥军队先乱了起来。李靖又派间谍混进突厥内部活动,说服颉利可汗手下一个心腹将领投降。颉利可汗一看形势不妙,就偷偷逃跑了。

李靖亲自率领三千精锐骑兵,连夜进军,逼近突厥营地。

李靖攻下定襄,得胜回朝,唐太宗十分高兴,说:“从前,汉朝李陵带兵五千,结果不幸被匈奴俘虏;现在你以三千轻骑深入敌人后方,克服定襄,威震北方,这是自古以来少有的盛事啊!”

颉利可汗逃到阴山以北,怕唐军继续追赶,派使者到长安求和,还说要亲自朝见。唐太宗一面派唐俭到突厥表示安抚;另一方面又命令李靖带兵前去察看颉利可汗的动静。

李靖领兵到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和徐世勣会师,并商量接下来的步骤。李靖说:“颉利可汗虽然打了败仗,但是手下人马不少。如果让他逃跑,以后我们再要追他,就很困难了。我们选一万精兵,带二十天粮,跟踪袭击,一定能活捉颉利可汗。”徐世勣也赞成这个意见。两支军队就向阴山进发。

颉利可汗的求和只是缓兵之计,实际上是想等草青马肥的季节来到再逃到漠北。他看到唐俭来到,以为唐太宗中了他的计,暗暗高兴,防备也自然松懈下来。

当天晚上,李靖和徐世勣率领唐军到了阴山。李靖命令部将苏定方率领二百名轻骑,冒着夜雾悄悄进军。当突厥前哨发现唐军时,唐军离颉利可汗营帐只有七里地。

颉利可汗得知唐军骑兵到来,赶快派人找唐俭,但唐俭已经瞅机会脱身回到唐营。颉利可汗慌忙骑上千里马逃走。李靖指挥唐军追杀,突厥兵没有主帅,乱成一团。唐军歼灭突厥兵一万多,还俘获大批俘虏和牲畜。

颉利可汗东奔西逃,带着几个亲兵躲在荒山里,最后被他的部下抓起来交给了唐军,后来被押送到长安。

不久,突利可汗前来投降,于是朝廷又控制了阴山以北直到大漠的大片疆域。

唐太宗听说李靖击破颉利可汗,十分高兴,告诉侍臣说:“以前国家刚建立的时候,太上皇考虑到百姓的安稳,向突厥俯首称臣。当时,我痛心疾首,坐不安席,食不知味,立志要灭掉匈奴。现在算是雪了当年的耻辱!”于是大赦天下,赐百姓大宴五天,下诏加封李靖为左光禄大夫,不久又加封他为尚书右仆射。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晋封李靖为卫国公。后来唐太宗将要讨伐辽东,李靖希望能再次出征。唐太宗怜惜他年老体弱,没有答应。贞观二十三年,李靖病逝,终年七十九岁。唐太宗追赠他为司徒、并州都督,许他在昭陵陪葬,谥号景武。

李靖富于谋略,善于用兵,被历代人称颂。据说他著有《李卫公兵法》,可惜原文今失。现存有他与李世民谈论兵法的实录,名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读史学成语

腹背受敌:腹:指前面;背:指后面。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

例句:韩信采用奇袭战术,让对方在战场上腹背受敌,最后只好弃械投降。

利令智昏:利: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意思是因贪利而失去理智,不辨一切。

例句:这伙歹徒简直利令智昏,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下公然抢劫,当场就被警察制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