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为父报仇——孙仲谋三攻江夏
(一)孙权一攻江夏
江东孙权自从继承父兄基业之后,一直没得闲,那是相当的忙。如果说曹操的内部敌人主要来自那些不肯合作的士大夫,那么孙权的敌人就麻烦多了。西面是杀父仇人刘表、黄祖,后方还有让他闹心了一辈子的山越,时不时出来闹腾他;北面的曹操也常来要东西。孙权既要安抚内部,又要对付各路诸侯。但孙权也非等闲之辈,在应付各方势力的过程中充分显露了他的王霸之才。
巩固权位后,孙权也开始琢磨向外扩张。虽说上台以来表现不俗,不论是处理政务还是率军平叛都十分出色,但孙权很清楚,眼下的局势依然不乐观,要想坐稳江东,就必须建立新的军功,让那些怀疑自己能力的家伙闭嘴。
建安八年(203)十月,孙权亲率大军水陆并进逆流而上西征黄祖,大将程普、韩当、周泰、董袭、凌操凌统父子随同远征。这是孙权掌权以来第一次率军出征,之前虽说也曾平灭庐江李术的叛乱,但那是小打小闹清理门户的内战,这次是来真的。
提起黄祖,孙家兄弟无不咬碎钢牙,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不论是报父仇还是出于扩张地盘树立威信的需要,黄祖都非打不可。
算起来,这已经是孙氏兄弟第二次攻打江夏了,此前,孙策就曾率军围攻黄祖的沙羡城。孙权接班继承兄长遗志再次亲率大军向杀父仇人发动猛攻。为了打黄祖,孙权调集了所能调动的全部主力,几乎倾巢而出。孙权这样大动干戈,目标当然不只是要黄祖的人头,他要的是整个江夏。
黄祖彻底傻了,他真有点儿后悔,真不该招惹孙家人。孙氏兄弟的厉害他是领教过的,四年前的沙羡之战,他的水军几乎全军覆灭,陆军也损失惨重。时至今日,当年惨败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成为他挥之不去的噩梦。
四年来,黄祖好不容易又拼凑了一支水军,但与当年那支水军相比,不论规模还是士兵的战斗力都已大打折扣,精兵猛将早已在那场战役中损失殆尽,新招的水兵明显缺乏实战经验。
就在这时,黄祖得到消息,那帮家伙又来了,来了就不能不“招待”,虽然明知不是对手,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迎战。结果不出所料,黄祖水军大败。江东水军随即控制了长江水面,接着陆军开始抢滩登陆,再次围攻沙羡城。
孙权第一次指挥大兵团作战就如此顺利,心里很是得意,照现在这个进度,不久就能破城,扫平江夏。就在孙权陶醉于即将到手的胜利时,后院出事了。
之前说过,孙权虽有六郡地盘,但境内的山越依旧十分活跃,特别是远离城市的山区依然是这些人的天下,山越依托山区不时出来攻城略地。只不过,经过猛人孙策及其手下贺齐等山越战专家的穷追猛打,已经老实多了,大部分山越都从平原转移到了山里,以前成群结队攻城夺县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眼下这些山越也只能小打小闹。但孙权为了西征从六郡各地调兵,主力部队都到前线去了,后方兵力不足,这就给了山越卷土重来的机会。
各地山越闻风而动,趁机大肆活动,大有颠覆孙氏政权的势头。孙权得到急报,只好把吃到嘴边的肉又吐出来,率军回撤。心情之郁闷可想而知。
孙权的第一次西征因为后方山越的袭扰,就这样不了了之。
孙权带兵撤到豫章,面对“如火如荼”的形势,马上分兵派将,吕范平鄱阳,程普讨乐安、周泰守宜春、凌操守永平,建昌都尉太史慈坐镇海昏巡视建昌六县,韩当、吕蒙也被派到地方客串县长。之所以屈才让这些领兵大将当小小县长,也是迫不得已,山越闹得这么厉害,那些只会耍笔杆的文官实在镇不住,孙权也只好出此下策。
(二)孙权二攻江夏
建安十二年(207),孙权在暂时搞定了山越之后,再次率军西征。黄祖得到禀报,不敢怠慢,亲自带兵上阵,想自己也是一代名将(他自己这么认为),就这样被一个毛头小子欺负实在有点儿丢人,不管怎么说,也要打场胜仗挽回点儿面子。
虽然又过了四年,但黄祖的水军依然没啥长进,仍旧不是江东水军的对手。两军在长江上遭遇,一场混战,黄祖军又被杀得大败。
黄祖这时也顾不得“名将风度”,率领残兵败将玩命地划船往回跑。孙权军得胜之后,不依不饶,兜着屁股在后面猛追不舍。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眼看黄祖就要当俘虏,就在这时一个猛人出场,弯弓搭箭对准追在最前面的一个指挥官模样的江东将领就是一箭,正中目标,这位将领应声而倒。手下兵将见主将中箭赶紧上来抢救,也就不再追了。
黄祖这才捡了一条命,狼狈逃回江夏。这位出手相救的就是未来的东吴大将甘宁甘兴霸。而被甘宁射死的人也是孙权手下的一员大将,凌操。
凌操死了,他的儿子痛不欲生,从此恨死了甘宁,发誓要为父报仇,凌操的儿子叫凌统,后来也子承父业做了孙权的帐下大将。
却说甘宁在关键时刻的一箭救了黄祖的命,遇到这种情况,但凡懂点儿人情世故的,都要对救命恩人感恩戴德大加封赏,但黄祖就是那种忘恩负义不通人情的家伙,过河就拆桥。回到江夏之后,黄祖就当啥事也没发生过,之前对甘宁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甘宁,字兴霸,益州巴郡临江人。爱好武艺,从小就是个喜欢惹事的家伙,书是读不进去的,就爱跟一群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整天东游西逛,长大之后,直接就带着一帮哥儿们兄弟干起了无本买卖打劫。甘宁本人勇武过人,是个说砍就杀的主儿,跟着他混的也都是些杀人亡命的江湖人士。
蜀地生产织锦,甘宁虽说身在绿林,也挺爱美,把自己跟手下打扮得相当时髦,平时不论在哪儿都是一身的绫罗绸缎,全是名贵衣料,一般的人家还看不上。当然了,这些都不是花钱买的,而是“劳动”所得(打劫)。明明是贼,穿得还这么花哨,还真应了那句东北话——“贼漂亮”。
甘宁还特有性格。一般干这行的都不喜欢张扬,劫道时也一般选择某个人车往来的路口道边,埋伏在树林里,等有人路过再跳出来,念出那一段人们耳熟能详的工作条令,什么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之类。但甘宁的确是位牛人,不走寻常路,每次出来干活儿,都要在身上系一个大铃铛,一走起路来,身上的铃铛就晃荡,声音传出老远。老百姓一听到那熟悉的铃铛声就知道这位爷又缺钱花了,吓得四散奔逃。
甘宁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偷偷摸摸地打劫那是寻常小毛贼干的事,他甘宁不是小毛贼,所以必须特立独行。就这么折腾了二十多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甘宁也玩够了,也想追求进步,居然拿起书本学起了文化。
考虑到自己在当地名声不好(实际是很臭),甘宁决定到外地发展,于是带着八百部下顺江东下到了荆州投奔刘表。甘宁想靠武功闯出一番天地,但他拜错了码头,刘表是文人,晚年尤其不喜欢打仗,平时就爱跟读书人谈天说地。甘宁的一身本事在刘表这儿根本用不上。
眼看在刘表手下难有出头之日,甘宁带着部下又去投奔刘表的江夏太守黄祖,甘宁想黄祖是武将,总会用我吧。但让甘宁失望的是,黄祖也不用他。这时的黄祖也已经一大把年纪,早就没心思打打杀杀,一心想在江夏安度晚年。甘宁在黄祖手下待了三年,坐了三年板凳。
直到孙权二打江夏,黄祖不得不领兵迎战,甘宁才难得有一次出场亮相的机会。但立下军功的甘宁依然不被重用。黄祖虽然不待见甘宁,但黄祖的都督苏飞却很欣赏甘宁,多次向黄祖推荐,但黄祖就是看不上甘宁。时间长了,甘宁手下一些人看着跟着甘宁也没啥前途,纷纷转投他方。乱世里,兵就是本钱,要是没兵,就没有跟人家讲价钱的资本了。
甘宁想跳槽去江东孙权那儿谋发展,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苏飞看出了甘宁的心思。一天,他把甘宁请到自己的营帐喝酒。酒席上,苏飞开门见山说:“我多次向主公推荐兄弟,但主公不听。人生苦短,岁月如梭,兄弟在此虚度光阴,我也于心不忍,你还是另投明主吧。”
甘宁听了苏飞的话,半晌沉默不语。说心里话,甘宁早就有这个心思,今天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苏飞也不是外人,甘宁就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我也有这个意思,只是找不到机会。”苏飞听了笑道:“这个好办。我请示主公把你调到边境,你找机会随时可以走。”甘宁自然感恩不尽,不久,就带着部下找了个机会,渡江来投孙权。
甘宁来到江东受到周瑜、吕蒙的热情欢迎,相比于之前在刘表、黄祖那里遭受的冷遇,甘宁在这里找到了久违的温暖,很有点儿受宠若惊。周瑜、吕蒙马上把甘宁推荐给孙权,孙权对甘宁早有耳闻,亲自接见。甘宁知道机会难得,自己能不能出头全靠这次面试了。
甘宁把自己谋划多年的计略对孙权和盘托出。面对目光殷切求贤若渴的孙权,甘宁侃侃而谈:“如今汉朝衰微,早晚必为曹操篡夺。荆州地处江东上游,方圆数千里,带甲十万,户口众多,正是英雄用武之地。臣早年流落荆州对其内情略知一二,以臣看来,刘表胸无远虑,两个儿子资质愚劣,不堪大任。荆州早晚必为他人所有。主公当早定大计先于曹操取之。要取荆州必先破黄祖,黄祖年老昏庸,又连遭大败,损兵折将,器械不精,训练废弛,已不堪一击。手下之人只顾贪财争势,欺上瞒下,部下多有怨言。主公如果亲统大军征讨,必获全胜。攻破江夏,然后溯江而上,全据长江之险,再以荆州为根基,西取巴蜀,大业可成!”
甘宁的话很对孙权的脾气,孙权听得连连点头,这时孙权的长史张昭也在座。张昭对这位强盗出身的刘表降将,掐半拉眼角看不上,见甘宁初来乍到不知天高地厚在那儿夸夸其谈就很不爽,上来泼冷水说:“眼下,江东局势尚且不稳,一旦大军远征,山越必趁机扰乱地方。到时如何是好!”
甘宁也不客气,接话说:“您是江东的萧何,安抚江东那是您的职责。”当场把张昭给顶了回去。张昭被一顿抢白,脸色自然不会好看,正要反驳。孙权见气氛有点儿不对,赶紧出来打圆场,举起酒杯对甘宁说:“讨伐黄祖的事,我就交给爱卿了。卿只需筹谋军计,他日为孤扫平江夏,建立大功。不要介意长史的话,他也是为江东着想。”
孙权、周瑜对甘宁的归降都十分高兴,只有一个人两眼喷火,恨不得马上杀了甘宁,这人就是凌统。甘宁射杀了凌统的父亲,凌统对甘宁恨之入骨,只是甘宁既已归顺,凌统一时也找不到报仇的机会。
经过之前的两次较量,孙权对黄祖这个昔日对手的底已经完全摸透了。孙权对拿下江夏报杀父之仇充满信心。
(三)孙权三攻江夏
建安十三年(208)正月,孙权第三次进攻黄祖。这一次,孙权倾注全力,精兵猛将悉数上阵。江东军队的灵魂人物周瑜被孙权任命为前军都督,负责具体指挥。江东猛将少壮派核心人物吕蒙亲自担任前锋。精于水战的大将凌统、董袭,还有新人甘宁全都随军出征。
江东大军水陆并进,旌旗蔽日,剑戟如林,一路杀向江夏。站在船头的孙权踌躇满志,这次他志在必得。
孙权之所以如此自信,因为他有周瑜、吕蒙这一班智勇兼备的名将为他效力。周瑜是江东元老。吕蒙更是军中后起之秀,但这位江东日后的统帅与他的前任鲁肃一样却都不是江东人。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就是淮南人。吕蒙比不上出身豪门的官二代周瑜,也不如豪族地主鲁肃那般财大气粗。与两位前任比起来,吕蒙的家境寒微,已经接近贫困线,那真是地道的平民。
吕蒙长到十几岁觉得在家乡种地实在没啥出息,就带着一家人渡江南下投奔姐夫,吕蒙的姐夫邓当此时在孙策麾下为将,有一支小部队。吕蒙和家人到了江东,就依附姐夫生活。
这时的江东并不太平,到处都有战争,处处都是战场。姐夫邓当自然也闲不着,忙着带兵围剿山越。此时吕蒙也才十五六岁,吕蒙人虽小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的艰辛让吕蒙过早地成熟了。吕蒙不想寄人篱下,虽说姐夫不是外人,但毕竟总吃白饭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吕蒙这时也长成了大小伙子,身强体壮,还练得一身武功。赶上这么个乱世对读书人来说不是好事,但对喜好舞枪弄棒的吕蒙却是生逢其时。在这个打仗跟吃饭一样平常的时代,吕蒙注定要一显身手,脱颖而出,他属于这个时代。
一次,姐夫邓当又奉命率军征讨山越。吕蒙也悄悄跟在后面随军出征。很快,部队就与山越人遭遇展开激战,邓当率军拼死厮杀,一次不经意的回头,猛然发现了小舅子吕蒙。这个意外的发现让邓当吃惊不小,这小子什么时候跟来的,当即命令吕蒙赶紧回去。吕蒙见有仗可打,早就乐开花儿了,挥刀加入战团,姐夫的命令也不听了。
战后,惊魂未定的邓当仍然很后怕,战场上刀枪不长眼,这种玩命砍人的活儿哪是小孩子干的,要是吕蒙有个好歹,自己回去怎么向丈母娘和老婆交代啊。回家后,邓当不敢隐瞒,把吕蒙私自上前线的事跟丈母娘说了。
老太太担心儿子,把吕蒙叫来就要责罚。谁知吕蒙振振有词,反倒做起他老娘的思想工作:“咱们日子过得这么苦,哪天是个头儿。也不能总靠姐夫一家,只有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才能有出头之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冒险拼命,我们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吕蒙的老娘见孩子说得有理,又这么懂事,也就不再说什么,默认吕蒙从军。
后来,吕蒙又多次跟随姐夫邓当征战,屡立战功,渐渐崭露头角,在军中小有名气。几年后,邓当病死,长史张昭推荐吕蒙接替邓当,做了这支小部队的领兵官。
孙权上台后,很想有一番作为,一上来就想搞政绩,树立威信。孙权见手下杂七杂八的部队太多,编制杂乱,军服破旧,各营往往自行一套,有的部队名义上是正规军,但军容不整,穿着寒酸,看起来跟丐帮没啥两样。
孙权觉得手下的一些杂牌部队军容不整也没战斗力,不如加以整编,把那些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的杂牌裁减合并,也可以节约些军费。
吕蒙事前打探到消息,知道自己的这支小部队如果不改头换面,很可能被裁撤。为了保住饭碗,吕蒙四处借钱,甚至不惜借高利贷,为部队改换装备,为了在阅兵的时候给领导一个好印象,吕蒙不惜重金请人为自己的部队每人做了一套崭新的军服。
到了阅兵那天,吕蒙的部队衣着光鲜,队列整齐,士兵操练有板有眼,一看就知训练有素。在这次大检阅中,孙权对吕蒙的部队印象深刻。事后,吕蒙的部队非但没有被裁撤,反而增加了编制。
领导如此够意思,吕蒙打起仗来自然更加卖力气。之后,吕蒙随孙权征战四方,屡建功勋,以军功升任平北都尉。
这次打黄祖,吕蒙被孙权选中做先锋。吕蒙自然知道要好好表现,吕蒙很能打,他的上司中护军前军都督周瑜更是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优秀统帅,此君最拿手的就是水战。
江夏的黄祖听说,孙权又来了,而且还是倾巢而出,知道来者不善,立即全军总动员。
孙权水军舰队蔽江而来,在沔口,他们遇上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江夏水军。不过,这次黄祖学聪明了,他没有像从前那样把战船摆成战斗队形跟孙吴水军正面对攻,而是在江面最窄处用两艘艨艟大船封锁水路。
这两只战舰是黄祖军中最大的两艘,每艘都有三层敌楼,可以容纳五百军士。战船又是停泊在水道最窄的地方,这么一横,整个水道都被堵住。为了使战船平稳不致被湍急的江水冲乱,江夏水军特意找来棕榈搓成的粗绳系上巨石沉入江中,以固定战船。战船上面全用生牛皮蒙住,弓箭射上去一滑就落入水中,而两只战船上的一千士兵,每人携带强弓硬弩弯弓搭箭,一旦有船靠近就弓弩乱发,箭如雨下。
黄祖如此布阵,摆明了是要死守,吕蒙指挥前锋战船冲了几次都被射了回来。整个舰队被困在沔口前进不得,两军形成对峙。
黄祖对自己的战术颇为得意,以为有艨艟巨舰挡路,孙权就进不来了。但他明显低估了江东水军的战斗力。此次西征,江东上下都志在必得,士气高涨。
见大军受阻,水军将领偏将军董袭、别部司马领破贼都尉凌统主动请缨,要求带兵冲阵,上司吕蒙批准了两人的请求。为攻破黄祖的巨舰,董袭与凌统也做了充分准备,两人每人选了一百精壮士兵组成敢死队,乘坐两艘战船,士兵身披重甲,内外两层铠甲,以防对方的强弓硬弩。
为鼓舞士气,吕蒙亲自站在后面的大船上擂鼓助威,以壮声势。董袭跟凌统也豁出去了,两员猛将也身披重甲手持盾牌腰佩战刀站在最前面,指挥士兵划动船桨拼命向前,两只船冒着对面射来的密集箭雨奋勇前进,直冲而上。
冲到艨艟巨舰近前,董袭、凌统及手下士兵多被射成了刺猬,浑身插满翎箭,幸好有重甲护身。这时,董袭一手握刀一手抓住连接两艘战舰的缆绳挥刀便砍,刀光一闪,缆绳被砍开,两艘巨舰失去牵引开始原地打转,缺口打开。在后督战的吕蒙看得真真切切,见前锋成功,马上挥动令旗,全队出击,大军一拥而上趁势冲入沔口。
苦心设计的沔口防线被摧毁,黄祖见死守不成,只好命令部将水军都督陈就率江夏舰队出击,与吕蒙的江东舰队在长江水面展开混战。
吕蒙身先士卒指挥旗舰冲入敌阵,迎面正遇江夏水军都督陈就的指挥船,两船接舷,吕蒙纵身一跃跳上陈就的战船,挥刀便砍,陈就不是吕蒙的对手,交手没几个回合就被砍翻在地。江东水军见主将取胜,士气大振,也纷纷效法跳上对方的战船一阵乱砍乱杀。
江夏水军接连战败本来对江东水军就心存恐惧,亲眼见到己方主将被杀,心惊胆战,无心恋战,纷纷后退逃跑。在后面督阵的黄祖见前军大败,命人喝止败兵不许后退。但兵败如山倒,哪里还喝止得住,很快,黄祖的后军也被败兵冲乱。
黄祖见大势已去,只好随着溃退的部队弃舟登岸,逃进城里。吕蒙随后也率部登岸,指挥士兵攻城。此时,黄祖军只顾逃命全军溃散,也没人去守城。吕蒙大军很快攻进城来,黄祖只好骑上马出城逃命,但没跑多远就被追兵追上砍了脑袋。主将被擒杀,江夏军全面溃散,或走或降。孙权占江夏杀黄祖,终于报了父仇。江夏数万百姓都做了孙权的俘虏。
孙权出征之前特意让人做了两个木匣专门用来盛放仇人黄祖跟其手下都督苏飞的人头。战后,黄祖的脑袋被装了进去,苏飞被生擒活捉。苏飞自知大难临头,急忙求人去找甘宁,想让后者看在昔日的情分上在孙权面前为自己求情。甘宁见到来人说:“就算苏兄不说,我难道会忘吗?”
战后,孙权大排筵宴,与众将举杯相庆。酒席宴间,甘宁瞅准机会,走到孙权面前当膝下跪,叩头流血,说:“苏飞当年曾有大恩于臣,如果没有苏飞,臣早死多年,也就不能为主公效力了。今苏飞罪当致死,但请主公以臣之微功为苏飞赎罪,饶他性命。”孙权最会做这种顺水人情,收买人心的机会自然不能错过,当场赦免了苏飞。
庆功宴上,孙权举起酒杯对立下大功的董袭、凌统说:“今天咱们能在这儿喝庆功酒全是二位的功劳啊。”两人叩谢不已。孙权转身又走到吕蒙面前,对吕蒙说:“剿灭黄祖,孤(孙权自称)父仇得报,将军亲斩陈就,功劳最大。请满饮一杯。”说着,亲自给吕蒙斟酒,吕蒙受宠若惊很是感动。
孙权不只是说说,战后,论功行赏,吕蒙被晋升横野中郎将,赏钱一千万。昔日的穷小子,今天果然靠军功飞黄腾达。
吕蒙、甘宁、董袭几位立功将领都很兴奋,唯独一人心里不快,特别是当他看到主公孙权厚待甘宁更是恨得咬牙切齿。这人正是在水战中立下大功的凌统。凌统恨甘宁是很正常的,因为后者亲手射杀了他的父亲凌操。孙权的父仇报了,他的父仇还没报呢,而且杀父仇人就在眼前,他却不能报仇,这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凌统,字公绩,扬州吴郡余杭县人。凌统能当上统兵大将,也是借了他老爸凌操的光儿。
凌操早年追随孙策征战四方,每次打仗都报打前敌,冲锋在前,异常勇猛,属于那种听见战鼓就亢奋的。凌操不仅打仗是把好手,为人也讲义气,好打不平,平常也是路见不平一声吼。
孙策曾派他去永平打山越,凌操领命之后二话不说,带着兵就去了,没过多久,就把当地山越给打老实了。等到孙权接班,打黄祖,凌操又带头冲锋,也就是在二征黄祖的战役中,黄祖被打得大败,狼狈逃窜,凌操带兵猛追冲在前面,结果被甘宁一箭射死。凌操死时,凌统才十五岁,因为父亲是战死的,也是烈士子女,自然要优待,孙权就让凌统接班做了破贼都尉,统领凌操旧部。
凌统怨恨甘宁,也是人之常情。孙权不愿见两位爱将火拼,就把甘宁调到别的防区,不让他跟凌统见面。凌统虽然恨甘宁,但眼下都在孙权帐下为将,也不能把甘宁怎样,只好作罢。
孙权打下江夏杀了黄祖,并没有乘胜深入也没有占领整个江夏郡,而是见好就收,只占了邻近江东的几个县城,就带着几万江夏百姓撤回江东。
有人对孙权大胜之后却不乘胜追击大惑不解,其实原因很简单,时机未到不可追。这倒不是他怕刘表,刘表在荆州虽拥兵十万,但主力却是陆军,水军主力都在黄祖手上,黄祖兵败身亡,江夏水军全军覆没,荆州水军已经不是江东水军的对手。孙权即使西进也不会遇到劲敌,但孙权依然选择了撤退,不是不想追,也不是不敢追,而是不能追。
因为此刻孙权最危险的敌人不在荆州而正在他的江东。孙氏父子虽祖籍江东,却是在淮南发迹,孙家在江东并非名门望族,论声望资历,是轮不到他们孙家坐江山的。孙权能上位全靠父兄以及手下一批当年起兵的淮泗将领。江东大族对孙家兄弟并不买账。
即使经过孙策的血腥镇压跟孙权这几年的用心安抚,反对派依然存在且人数众多、势力庞大,只不过,这些人早已转入地下。这些地方势力虽被迫转入地下,但并未放弃抵抗,一遇风吹草动,便趁势而起,联络山越与孙氏为敌。
(四)丹阳叛乱
就在孙权一征黄祖不久,各地山越趁大军出征内地空虚之机,纷纷起兵叛乱。丹阳郡都督妫览、郡丞戴员决定趁机动手。这两人原是前任吴郡太守盛宪举荐的孝廉也就是盛宪的部下。盛宪被孙权杀害后,两人逃进深山,无时无刻不想为故主报仇。
东汉一朝,士大夫崇尚气节,对国君对举荐自己的恩公要竭尽臣子之节尽忠报效乃至献出生命,并以此为荣。之前许贡的门客刺杀孙策,臧洪为救故主张超不惜与袁绍反目都是为此。
建安八年(203),孙权尽起江东兵马第一次远征江夏一打黄祖,就在这年,孙权任命自己的三弟孙翊以偏将军兼任丹阳太守,军事民政一把抓,这年孙翊才二十岁。孙翊新官上任,听说妫览、戴员是本地名士,为取悦当地士绅,孙翊也没摸清两人的底细就把两人招入府中并委以重任,妫览当了都督手握兵权,戴员被任命为郡丞。孙翊招这么两个人来,无异于引狼入室。
妫览、戴员进入太守府后一心为故主报仇,两人跟一个叫边鸿的人交往频繁,这个边鸿也对孙氏兄弟不满,三人经常聚在一起密谋。
孙权远征,精兵猛将都被调走,三人觉得机会来了,这就准备动手。这时,孙翊对三人也有所觉察,几次训斥妫览、戴员不让他们跟边鸿走得太近。但显然孙翊的警告没有效果。
正在这时,丹阳郡下属各县县长、县令到太守府汇报。工作汇报完,各位县长也要回去了,临走之前,按照我国官场的光荣传统自然要有一个欢送宴会。就在这次宴会上,出事了。
出事的这天早上,孙翊的老婆徐氏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劝孙翊今天别出去。但孙翊性格豪爽,颇有英豪之气,跟他大哥孙策脾气很像,堂堂男子汉,自然不同于凡夫俗子怕老婆,也就没有理睬。更何况,徐氏只是心里感应,她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孙翊还是出席了欢送宴会。酒席上,性格豪迈的孙翊兴致颇高喝了不少酒。等宴会结束送各位县长出门时,孙翊已有几分醉意。本来孙翊武将出身,平时刀剑不离身,这会儿一是因为是在自己的府里摆宴,二是也有点儿酒醉,就没带武器随身。孙翊的大意给了妫览等人下手的机会。
边鸿是孙翊的随从,经常随侍左右,趁孙翊起身送客没有防备又带着几分酒意,一直跟在孙翊身后的边鸿突然拔刀砍向孙翊。孙翊没提防这时会有人对他下黑手,被当场砍死,倒在血泊之中。
当时在场的人还不少,但谁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惊慌之余,四散奔逃。孙翊因为刚到丹阳不久,亲信不多,大家只顾逃命,没人理会边鸿。边鸿杀人之后,趁乱连夜逃进山里躲了起来。
等孙翊的老婆徐氏赶来,孙翊早死多时,凶手边鸿也早不见踪影。徐氏虽是女人却遇事不慌,命人收拾现场,同时派人四处搜捕边鸿。忙到后半夜才抓到边鸿,但还没等审讯,妫览就命人将边鸿处决。在场众人都知道妫览、戴员跟边鸿关系非同一般,妫览这明显是在杀人灭口。但孙翊已死,妫览、戴员就是郡中最高长官,明知其中有鬼,大家也不敢多说。
这时,妫览、戴员俨然成了丹阳主人,接管了丹阳军政大权。驻军京城的孙翊的表兄孙河听到孙翊死讯,立即赶到丹阳郡治宛陵,当面训斥妫览、戴员为何未能保护好孙翊。这两人做贼心虚,如果孙权得知实情,还有他们的好吗?于是两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孙河也杀了。妫览、戴员按事前商定的计划,派人到江北合肥去找曹操的扬州刺史刘馥,请他派兵到历阳接应。
丹阳郡在长江南岸与江北的历阳隔江相望,两城只隔一条长江,两人决定一旦事情有变就渡江北上投奔曹操。
妫览处理好这些事后,随即搬入太守府,接管太守的一切政务。当时一地的长官,家眷也往往随着官员一起住在府衙,只不过住在后院。府衙前院照常办公处理公务,后面住家眷。妫览进入太守府后,不但接管了前院,连后院孙翊的一群(注意不是一个而是一群)老婆小妾也全都顺便“接管”了。
妫览在为故主报仇的同时也收获了一堆美女,夺人官位抢人妻女两不误。孙翊的小妾们倒没反抗,反正跟着谁都是穿衣吃饭,一些女人本就没有羞耻心,在她们看来只要有钱跟谁睡觉还不是一样,这些人本来就没有脸,至于要不要脸那实在不是问题。
再说妫览进入孙翊妻妾们居住的内堂,一眼就相中了年轻貌美的徐氏。此时的妫览就是实际上的太守,以他的身份地位,看中了哪个女人,自然不需要办那些繁琐的手续,什么聊天逛街买礼物之类的,那多麻烦,人家直接过来就要搂住亲热。
徐氏不敢拒绝,拒绝就意味着找死,但她也不想顺从。对妫览的底细,她当然知道,别看此刻他甚是嚣张,一旦孙权回师,追究起其弟死因,妫览必然难逃一死,自己如果跟着他只能一起下地狱。
徐氏很聪明,表面上假意答应,但借口丈夫新亡,需要等办完丧事祭拜过亡夫之后才可成就好事。妫览一听也是这么回事,外面躺着一个死人,自己在里面寻欢作乐也觉得别扭,就同意了。
稳住妫览,徐氏偷偷派心腹家人找来平日里孙翊所亲信的旧将孙高、傅婴。徐氏见到二人说:“妫览逼我为妻,我之所以答应他,只是想稳住他免遭他的毒手,今天找两位将军来,就是想请二位看在昔日太守的情分上出手相救。我已有计策对付他,但还需请两位助一臂之力。”孙高、傅婴当即表示愿效犬马之劳,三人随即商议了具体的行动办法。
孙高、傅婴随后又找来孙翊亲近的侍卫随从二十多人,把计划一说,众人全都响应,大家一起盟誓,计议停当,各自分头准备。
到了祭拜这天,徐氏穿着一身孝服跪在孙翊灵位前行礼哭拜,妫览则站在一边看着。俗话说,要想俏一身孝。徐氏穿着一身白衣比平日更增添了几分姿色和娇媚,妫览以色狼特有的“深情目光”瞧着美人,此刻的他意荡神迷满脑子想的都是少儿不宜的内容。
徐氏祭拜完毕,又回到内室,薰香沐浴,换了一身艳服,接着又对镜梳妆,精心打扮了一番。徐氏本来就是个美人,经过修饰,盛装出镜。
当徐氏站在妫览面前时,妫览嘴都合不上了,太美了。本来妫览还心存一丝警惕,此刻见到浴后的美人出水的芙蓉,早就神魂飘荡。徐氏飘飘万福向妫览行礼,妫览见人家向自己行礼,赶忙回礼答拜。就在妫览低头行礼的刹那,徐氏冲着里屋大喊一声:“两位将军可以行动了!”话音未落,埋伏在里面早已等候多时的孙高、傅婴一跃而出,挥刀砍向妫览。妫览一心想着美事,没有防备,被当场砍死。这时,妫览的同伙戴员还在外堂。就在孙高、傅婴动手的同时,预先埋伏的二十几个亲信也解决了戴员。
徐氏设计杀了妫览、戴员,又重新换上孝服,拿两人的人头祭拜孙翊。
孙权在椒丘(今江西新建)得到丹阳叛乱弟弟被害的消息,立即带兵昼夜兼程赶到丹阳,妫览、戴员虽死,但还有不少党羽,孙权毫不手软,把这些人全部逮捕诛杀,擢升平乱有功的孙高、傅婴为牙门将。其他有功人员,也分别给予赏赐。丹阳叛乱被平息下去,但江东依旧不太平。
(五)三打麻、保二屯
孙翊被杀后,丹阳太守的位置空缺下来,丹阳是大郡,如今局势不稳,人心不安。孙权想必须找个靠得住的人才放心,于是又任命自己的族叔孙静的二儿子孙瑜接任丹阳太守。孙权之所以选中孙瑜,一来是自家兄弟信得过,二来孙瑜也有能力。当时跟随孙策孙权兄弟来江东的大部分是淮南人,打下六郡之后,在各地担任地方要职的也是这些人,江东本地人对这些外来户自然谈不上喜欢,实际上双方矛盾很深。
孙瑜跟孙策兄弟不同,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孙策渡江,孙瑜跟随父亲孙静起兵响应,也拉起一支部队,孙瑜以恭义校尉的身份随同征战。孙瑜的部下有江东人也有淮南人,但他很会处理两边的关系,至少在他这儿,两派的冲突不多。孙权就是看中了这点才派他去丹阳。
孙瑜,字仲异。建安九年(204)正式接任丹阳太守,鉴于前任的悲惨下场,孙瑜上任是带着部队来的,人也不是很多,一万人。显然孙瑜对当地的治安状况不是很有信心。
事实也的确如此,妫览、戴员的叛乱被镇压下去,丹阳郡治所在地的宛陵恢复了平静。但有一个地方却让孙瑜放心不下,这就是位于扬州丹阳郡春谷县的麻、保二屯。关于麻、保二屯的具体位置历来争议颇多,本文主要依据三国史专家燕京晓林先生的考证。
麻、保二屯位于丹阳郡春谷县沿江山区,这里扼守长江水道,前有滚滚长江,后有连绵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实在是个聚众闹事的好地方。麻、保二屯的大致位置在今安徽铜陵、繁昌一带。安徽铜陵沿江有马鞍山、龙头山,繁昌沿江则有蚂蚁山、和尚岭、白象山、狮子山、矶头山等,星罗棋布。麻、保二屯就在群山之中。之前被孙策、孙权兄弟打散的反对派纷纷逃到这里,利用当地的地形建起麻寨、保寨两座堡垒驻兵屯守继续抵抗。
因为这里濒临长江,这些人还时不时驾船出来拦截往来于长江中的船只,兼职干起海盗,孙家的官船自然是重点打击对象。麻、保二屯从行政区划上隶属丹阳郡的春谷县。于是,春谷县的县太爷就倒霉了。这伙人人多势众,手里还都有武器,实战经验丰富,又盘踞在崇山峻岭易守难攻的山寨里,实在不好打。换了好几任县令也没能打下这两座山寨。
春谷县就这样“出名”了,当然不是什么好名。很多人即使打死也不愿去那个鬼地方当官,宁可官不做也不去。
麻、保二屯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早在孙策渡江之初,这伙人就存在了。
孙策南下江东,丹阳是他最后平定的地方,因为太史慈就在丹阳跟孙策闹腾了好一阵子,太史慈投降后,第一次出征就是跟着孙策进攻麻、保二屯。打下春谷县后,孙策任命了第一任县长——大将周瑜。
周瑜是孙策最亲信的大将,平定江东之后即出任第一任春谷县长,而猛将周泰在舍命救孙权之后,得到的奖赏也是春谷县县长。这两位县长一个是江东名将,一个是孙权心腹,这么重量级的大人物却屈尊来当小小县长,春谷有多重要就不言而喻了。
但周瑜是江东统帅孙策的托孤重臣,不可能长期留在一个小县,同样的道理,周泰也是。
一打麻、保二屯。建安二年(197),孙策第一次带兵围剿麻、保二屯,在名将太史慈、程普等猛人的进攻下,两屯人马土崩瓦解四散逃命。但大军撤走后,这伙人又回来了。重建山寨,人家玩的是敌退我进、敌进我退的游击战术,习惯打正规战的孙策明显不适应。
孙策到死也没能解决这些令他头痛的山寨,只好把这个难题留给了弟弟孙权。
二打麻、保二屯。孙权上任后第一次远征是打黄祖,这就是建安八年(203)的一打黄祖,这次远征起初十分顺利,就在孙权准备扩大战果时,春谷县麻、保二屯的兄弟们又行动起来,并成功地拖住了孙权的后腿,迫使孙权不得不提前结束远征,赶回救援。
孙权带着大将凌统、都督张异等人返身杀回,以孙权的性格对这帮拖后腿捣乱的家伙自然不会心慈手软。孙权亲自指挥了对保屯的进攻。真打起来,山贼哪里打得过正规军,强攻之下,保屯很快被攻破。这时,孙权因为有急事先行赶回大本营,留下凌统继续围攻麻屯。
此时麻屯还有上万人,而且占据险要地形,居高临下,十分不好打。尽管难打,凌统也顾不得了,因为他这时是戴罪之身,必须打赢这场仗立功赎罪。
孙权走后不久,一次,军中将领们聚在一起喝酒,喝着喝着就出事了。武将们都是粗人,性格豪爽,争强好胜,都督陈勤性情刚直,不太会说话,平时经常因为言语得罪人。大家光喝酒也没意思,于是决定行酒令,偏偏轮到陈勤当酒官。
陈勤的酒官当得十分尽职,轮到谁挨罚,上去就是一顿灌,将在座众将灌得东倒西歪。有实在喝不下告饶的,陈勤也不管那一套,按着脖子强灌。这下可惹恼了凌统,凌统也是个火爆子脾气。两人平常就有矛盾,他早就看不惯陈勤。这时几杯酒下肚,凌统头脑也有点儿发热。正巧,轮到凌统喝酒,陈勤过来罚酒。但不论陈勤怎么说,凌统就是不喝,两人都是粗人,话不投机,当场翻脸。
陈勤借着酒劲大骂凌统,吵架骂人自然没好话,骂急了,连凌统的老父凌操也捎带上一块儿骂。这下凌统可不干了,操家伙举刀便朝陈勤砍去。陈勤喝得摇摇晃晃醉意蒙眬,没躲开,被砍了个正着,几天后,伤重而亡。凌统自知祸闯大了。
为了活命就必须打下麻屯,凌统也豁出去了,身披重甲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冒着上面扔下来的雨点般的石块、弓箭,拼命仰攻,第一个攻上寨墙。部下士兵尾随其后也杀进山寨,一举荡平麻屯。战后,孙权看在凌统的战功以及他老爸的份儿上,最后还是网开一面饶了凌统。
三打麻、保二屯。建安八年(203)的麻、保之战,虽然攻占了山寨,大破山贼,但却并没有全歼,很多山贼趁乱突围以后逃散。大军走后,这些山贼又卷土重来,重占山寨,前来入伙的人很多,山寨的人马比之前还多了。
孙瑜自感仅凭本部人马难以成功,只好向孙权求援。孙权对这股山贼恨之入骨。这次,孙权决定调动大军,彻底剿灭这股山贼,解除心腹之患、后顾之忧。
援兵很快就来了,中护军周瑜亲自带兵围剿,麻、保二屯有数万人,周瑜也带了几万大军来丹阳。
建安十一年(206),中护军、江夏太守周瑜亲率主力进攻麻、保二屯,绥远将军、领丹阳太守孙瑜从主角变成了配角,负责带本部人马协同作战。
这时,丹阳郡是孙权的地盘,而江夏郡还在刘表手里,孙瑜是实领太守,而周瑜是遥领太守。周瑜之前主要负责长江一线的防务,积极准备来年再攻江夏,把自己的遥领变成实领,这时接到孙权的命令才改变任务,杀向丹阳。
周瑜参加平定地方叛乱是很少见的,以周瑜的身份,一般的地方叛乱根本用不着他亲自出马。看看周瑜作战的经历就知道:“从攻横江、当利,渡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曲阿”,“从攻皖破刘勳,讨江夏,定豫章、庐陵,镇巴丘”,基本上都是大军团作战。孙策死后,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江东大权,是江东实际上的军事主帅。
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
周瑜几乎参加了当时东吴所有的重大战役,唯一没有参加的就是建安十二年(207)孙权发起的二打江夏战役,却参加了建安十一年(206)平定丹阳麻、保二屯的作战。东汉行政区划,十三州刺史部下是郡(或王国),郡之下是县(或邑、道、公国、侯国),县以下是乡、亭。而所谓屯是最小的行政单位、百姓聚集的村落。
也就是说,周瑜为了扫平两个山寨村落的叛乱,而率领大军及配属的当地郡兵,打了一年多才搞定,甚至导致无法参加次年对黄祖的战役。这显然不是偏远山区的小反叛所能产生的效果。
平定麻、保二屯,甚至连孙权都亲自参加,虽然孙权只参加了打保屯不久就离开,但这已是东吴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了。为了打两个山寨,上至孙权,中到中护军、军事统帅周瑜,下到丹阳太守孙瑜以及若干大将如凌统、黄盖、都督张异之流,江东几乎是全军出动,上下齐上阵,这个麻、保为何如此重要,以至于让江东方面如此兴师动众不惜血本呢?
如果麻、保二屯只是偏远深山的草寇,孙权完全可以派一位大将,比如贺齐之类的山越专家去,或让地方太守率兵平定,即使短时间搞不定,也不影响大局,何至于孙权、周瑜等大人物悉数上阵。
孙权、周瑜之所以率领主力倾尽全力攻打麻、保二屯,正是因为二屯关乎江东安危,直接影响到孙权攻打黄祖西取荆州的战略大计。
春谷县,位于丹阳郡西长江沿岸。孙权进攻黄祖,大军要沿长江逆流而上,这就必须确保沿江水道的安全不受威胁。否则,大军补给被切断,后路不保。别说占江夏取荆州,就是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个问题。所以对孙权来说,在解决黄祖之前,必须先解决麻、保二屯。
正因为麻、保二屯是必争之地,孙权才把周瑜这样重量级的人物派去。事实证明,麻、保二屯的确很能打。尽管周瑜亲自指挥,还动员了数万大军,猛将悉数上阵,仗依然打得十分艰难。直到第二年孙权要发起第二次西征,周瑜这边还没有解决山寨上的这帮兄弟。周瑜在丹阳一待就是一年多,直到第三次西征前夕,周瑜费尽千辛万苦才总算扫平麻、保二屯。
攻下麻、保二屯,孙权西征的通道才算畅通,进攻黄祖的障碍被扫除,第二年,孙权就打下了江夏。正因为二屯被平,西进无阻,孙权才能如愿以偿打进江夏。
扫平麻、保,打下江夏,孙权总于摸到了梦寐以求的荆州。下一步,孙权就要实施他酝酿已久的进取荆州全据长江的战略。
取荆州全据长江之险,吕蒙、甘宁都跟孙权提过,但这些武将也只是说说,真正为孙权谋划这个大战略的另有其人,谋臣鲁肃。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自幼父母双亡,是被奶奶带大的,虽说幼年不幸,但生活优越,鲁肃家是淮南大族,家里有的是钱。长大之后的鲁肃并不像一些为富不仁的地主那样吝啬抠门,经常拿钱接济穷苦百姓。乡里乡亲谁家有难处,鲁肃总是慷慨解囊仗义相助,在家乡一带口碑相当好,很有人缘。
周瑜当居巢县长时,因为当地闹灾粮食不够吃,听说鲁肃为人豪爽喜欢结交朋友,出手大方,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找鲁肃借粮。鲁肃家是当地豪族,虽说年景不好,老百姓家揭不开锅,他家粮食也不多,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有六千斛粮食,囤在两座粮仓里。
开口张嘴求人是很难为情的事,尤其是在这时向人借粮,青黄不接的年景,粮食是救命的,越是这时,粮价越贵。换是旁人,这些粮食高价出售可以大赚一笔。
身为县长的周瑜也是豪门出身、心高气傲,不是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张这个口的,而之前,周瑜跟鲁肃并没有深交。当周瑜来到鲁肃家提出借粮的请求时,鲁肃很干脆,丝毫没有犹豫,二话不说马上带着周瑜来到自家后院,指着两仓粮食对周瑜说:“你随便挑一个带走吧。”鲁肃的慷慨大方令周瑜震惊之余十分感动。周瑜很清楚这仓粮食的价值,而鲁肃能如此大方仗义疏财急人之困,着实出乎他的意料,虽说之前他已听说过鲁肃的为人,但亲身跟鲁肃打交道还是第一次。
感动之余,周瑜认定这是个可交的朋友,于是两人结拜为友。
鲁肃家在淮南,这是袁术的地盘。割据一方的袁术也想拉拢地方豪族为自己卖命,袁术也早就听说临淮东城有个鲁肃,于是就地任命鲁肃当东城县的县长。鲁肃也早就知道袁术。鲁肃见袁术生活糜烂,治军无方,把淮南搞得民穷财尽怨声载道,知道跟着这位大少爷没啥前途,就带着全家老小南下居巢投奔好兄弟周瑜。
周瑜渡江追随孙策南下江东,把好朋友鲁肃一家也带上了。到了江东,周瑜领兵配合孙策征战四方,鲁肃带着家眷就留在了曲阿。
鲁肃走的时候,把奶奶留在了家乡,老人家年老多病经不起长途奔波,所以鲁肃就没带奶奶。这时,老人因病去世,身在江东的鲁肃听到消息,赶回家乡料理后事。鲁肃的好友刘子扬听说鲁肃回来了,写信劝他投奔巢湖的郑宝。
刘子扬在信中劝鲁肃:“如今天下大乱,豪杰并起,贤弟才略出众,正是施展才华成就一番事业的大好时机。你赶紧去江东接回老母,也别在东城那个小地方待了。郑宝乃当世英雄,正在巢湖招揽天下豪杰,现在人马将近一万,贤弟若去,必受重用。”
鲁肃心动了,答应了刘子扬,这就回江东接家眷,要投郑宝。鲁肃回到曲阿却扑了个空,原来周瑜已经先他一步把鲁肃的家眷接到了吴郡。鲁肃随后赶到吴郡,见到周瑜说明来意。
这时孙策已死,孙权刚刚接班也在吴郡。周瑜就劝鲁肃留下来辅佐孙权。周瑜对鲁肃说:“当今乱世,不仅君选臣,臣亦可选君。我家主公孙权礼贤下士,正在广揽天下英雄,建功立业就在此时,刘子扬鼠目寸光,有何能为,鸡鸣狗盗之徒,成不了大业!”鲁肃听了周瑜的话,就留在了江东没走。
周瑜向孙权推荐鲁肃,极力称赞鲁肃的才干。孙权这时也急需培植自己的心腹,更何况推荐人还是托孤重臣周瑜。这个面子是不能不给的,眼下江东全仗着周瑜呢!
孙权马上召见鲁肃。交谈之下,孙权对鲁肃也很满意,感觉这人不错,但当时还有很多陪同的宾客在场,有些话不好说。谈话结束,众宾客告辞退出,鲁肃也随着众人打算告辞。孙权悄悄命人留下鲁肃,把鲁肃带到后堂自己的书房。感觉刚才意犹未尽,孙权命人摆上酒菜与鲁肃在卧榻上边吃边谈。这时,屋内只有他们二人,说话就方便了。
孙权这时才说出了自己最想问的话:“如今汉室衰微,王纲不振,群雄并起。我继承父兄的事业,很想做当世的齐桓公,匡扶汉朝,扫除奸佞。足下有何良策教我?”应该说孙权这话半是真心半是假意。想兼并地盘消灭各路诸侯,这话是真的,但要说他想匡复汉朝,做大汉的忠臣,那就是胡扯。但此时鲁肃还不是心腹,他自己也刚刚上台,这时也只能这么说,不能过于暴露自己的野心,而且此时的孙权也想不了太多,稳住江东的地盘才是要紧。
孙权这时也才不到二十,但却显示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孙权虽然年少却很有心计,既然问自己关心的问题,又不能过于暴露自己的想法。
与孙权的半遮半掩不同,鲁肃是个性情豪爽之人,直来直去。鲁肃听了孙权的问话,当即慷慨直言:“当年汉高祖刘邦也想尊奉义帝,但却不能如愿,为什么呢?有项羽在,刘邦就做不成齐桓公。今天的曹操就是当年的项羽,将军您又如何做得呢!以鲁肃愚见,汉朝不可复兴,曹操势力难除。为将军打算,只有保据江东,观望形势。如今北方群雄并起,袁绍、曹操地广兵强实是劲敌,但一山不容二虎,两者必有一场血战。北方战乱,对江东有利无害。将军正可趁此机会,向西进兵,剿灭黄祖,驱逐刘表,夺取荆州,全据长江之险,尽有江南之地。然后,建号称帝,大业可成。”
孙权心里对鲁肃的话很受用,但表面上却不露痕迹,说:“今日,孤只想保一方平安,尽心竭力效忠汉室,您说的非我能力所及。”
孙权与鲁肃的卧榻密谈,被后世看作东吴版的《隆中对》。孙权对鲁肃也很赏识,打算重用鲁肃。但孙权身边的另一位托孤重臣长史张昭却对鲁肃不以为意,说鲁肃年纪轻轻口出大言,这种人怎么能用呢?孙权刚刚继位,自然不能开罪张昭,虽然心里很想用鲁肃,但张昭既然放出话来,也就只好以宾客之礼款待鲁肃。
虽然孙权此时不方便起用鲁肃,但私下里对鲁肃及其家人关怀备至,经常派人送去财物和各种生活用品。
孙权知道如果不让鲁肃建立不世之功,想重用鲁肃,张昭那里就过不去,于是只好暂时委屈鲁肃。孙权在等待机会让鲁肃立功,不久之后,曹操南下,鲁肃建功立业的机会即将到来。
曹操即将南下,孙权君臣对此并非没有觉察,但也没有太在意,此时他们正在打“邻居”的主意,时刻准备吞并荆州。但论实力,荆州与江东不相上下,孙权想插手荆州并不容易,而曹操的到来给了江东染指荆州的最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