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无凝竭底滞”结构的营造
作品的确具有“坛卷连僈,绞纷远援”的特征,但是编著者的意图显然不是使作品仅限于此,杂乱无章地展现这几种形态显然不是目的,其目的实际是要达到“无凝竭底滞”的效果。也就是要形成如大江河一样融会贯通、遍取无碍的大观景象,而不是凝滞枯竭、偏狭细小的形态。
那么,编著者是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呢?
首先,就是通过多和博。本书取材之广、主题之博可以显见。《淮南子》的大观景象首先就是通过这种广博的取材和主题达到的。
总览篇目即可看出,从大道到天地四时、从精神到行为、从治国到修身、从兵事到习俗、从常识到学习,基本包含了天地世界和人类生活的关键方面。使各个阶层、各种身份人等都能从中找到适用自身的宝藏。
其次,是通过“连僈”“远援”等实现理论概念的延续与贯通。
《淮南子》中将许多概念和理论进行了贯通融合,如《原道训》中,将“水”融入到对“道”的阐释中。先秦时期,《老子》创造了“道”的概念,并对道进行了相关阐述,其中第8章和78章曾赞扬水的德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赞扬其柔弱、不争的特征。这种特征合于道,但是,《老子》显然没有将之上升至形上层面。郭店楚简《太一生水》表明,水已经进入形上层。《管子·水地》则集中论述了水的功用、德行等,可以说是一篇水颂。最后得出结论:“故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这样,水实际已经进入形上层,成为万物的本原。
但是,“道”和“水”基本还是两线并行,分别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中,都承担着世界本原的地位,并没有很好融合和对接。
《原道训》集中论述“道”,但是文中有意将“水”这一世界之源也融合进来:
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修极于无穷,远沦于无涯,息耗减益,通于不訾。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无好憎;泽及蚑蛲,而不求报;富赡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费;行而不可得穷极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击之无创,刺之不伤,斩之不断,焚之不然,淖溺流遁,错缪相纷,而不可靡散。利贯金石,强济天下。
若与本篇对于“道”的描述相对照: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源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汩汩,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
实在不难看出,两者如出一辙。可以说,《原道训》将先前两线并行的两个世界本原融合到了一起,做到了融会贯通。
同样,《原道训》论道还融合了其他相关概念,作者不仅提到这些概念,还将这些概念进行理论对接。如“无形”与“一”:
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下贯九野。员不中规,方不中矩。大浑而为一,叶累而无根。怀囊天地,为通九天。……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
作者用“一”阐释“无形”,进行连僈式论述,最后又引入“道”的概念。这样,作者就成功将“道”“水”“无形”“一”等相关概念和理论都进行了融合。打破了各个概念之间的语境壁垒,实现了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