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有必要结合国内外企业管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的制度精髓,尤其是国务院降成本“方案”和财政部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应用指引的规范要求,充分吸取中外成本管理的创新成果,就成本管理的概念与框架重构以及延展应用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研究目的
1. 从国内外环境特征入手扩展成本管理的概念体系,构建成本管理的框架结构。新时代成本管理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对理论界提出了新要求。为便于在一个共同的框架下思考和构建成本管理的新模式,促进企业“降成本”与“谋发展”的统一,需要围绕成本管理的控制机制,扩展成本管理的概念体系,构建企业价值创造和创新发展的框架结构。
2. 从全球产业调整与再平衡的发展中寻求成本管理创新的动因。要积极配合和把握国际上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机,结合国内“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工业化战略,引导成本管理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全球价值链重塑的过程中设置合理的结构性动因与执行性动因。这种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信息化网络条件下,全球价值链由封闭转向开放,为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调整与再平衡的发展中提供新的契机;二是依靠创新驱动改变成本管理的功能作用,为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供积极的支持。
3. 从创新驱动视角推动成本管理的路径选择与行为优化。结合组织创新,研究战略导向下成本管理的发展方向与重点;基于技术创新,研究智能制造下降低企业成本的路径安排及其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同时,在加强政府与企业沟通与交流的基础上,尽快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成本核算条例,尤其是分行业的成本核算制度,并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协调与一致,力争融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单项准则之中。此外,结合国务院的宏观降成本措施以及地方和行业中观的成本管理配套措施或手段,分析研究这些成本政策配置对微观企业利益的影响效率与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比如,从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视角促进环境成本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等。
二、研究意义
1. 研究的理论价值。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局限于单一企业及微观层面的研究,本书试图将宏观层面的成本活动与微观层面的成本关系相衔接,以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性。通过归纳企业成本管理的客观规律,总结和形成一套成本管理概念扩展的技术与方法,并据此构建成本管理的框架结构,为理论界的学术研究提供共同讨论的平台,为实务部门提供成本管理的理论支撑。同时,结合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要求延展成本管理的应用范围,强化战略管理的导向意识,重视智能制造对成本管理的颠覆性价值,注重环境经营下的成本管理创新与发展。
2. 研究的应用价值。结合国内外经济环境的研判,认清形势、准确定位,使成本管理发挥最大的功效。其应用价值具体包括:(1)促进产业转型与技术融合,提高技术产品产值和劳动生产率,即通过组织与技术创新形成符合企业情境的现代化成本管理工具和方法体系;(2)将“智能制造”与“互联网+”嵌入企业成本管理的实践创新之中,实现企业生产从大规模标准化向大规模个性化转变;(3)借助新一轮技术革命,采用诸如清洁运输和智能电网等技术降低企业成本,使环境经营与环境成本政策等得到深入的贯彻与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