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有“实践”:历史人类学思想之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历史人类学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史学中发生了“人类学转向”,形成了一个可以称之为“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视角。与此同时,人类学也出现了历史化的趋向。历史人类学这个概念是从法国年鉴学派开始的。这个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是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布罗代尔在年鉴学派中的学术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其总体论的视野。他关于地中海的研究,及关于“三个时段(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的理论影响深远,尤其是“长时段(long duration)”的概念表达了稳定少变的地理和气候结构,对萨林斯有重要影响。萨林斯曾转借“长时段”概念,用“长时续(long runing)”来表达社会深层稳定不变的“结构”。年鉴学派的第三代开始反思布罗代尔的历史总体观,继续史学方法论上的探索,年鉴学派以来各种主要的历史人类学领域包括了新社会史、新文化史、人类学的新马克思主义史学以及在实践理论影响下的人类学的实践史学,形成了这个时期史学的所谓“人类学转向”,促使历史学更关注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事物。

早期人类学一直渗透着对历史的关注。无论是文化进化论,还是历史特殊论(文化相对论)、文化传播论、民族史(ethnohistory)等等,都涉及历史的研究。古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等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实际上都是以历史脉络为主的学科。一些20世纪早期人类学家如莫斯(Marcel Mauss)、吉内普(Arnold van Gennep),中期人类学家如古迪(Jack Goody)、格尔茨(Clifford Geertz)、特纳(Victor Turner)、文思理(Sidney Mintz)文思理为S. Mintz的中文名。本书中有用其直译名西敏司,为同一人。、沃尔夫(Eric Wolf)、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和比较近期的人类学家大贯惠美子(Emiko Ohnuki-Tierney)、萧凤霞(Helen Siu)、杜宁凯(Nicholas Dirks)等都留下过历史人类学研究的经典。人类学的“人类”研究并不排斥历史维度,只是在将“历史”作为专门研究对象、关注于历史长河中的文化意义以及“史学问题”方面,人类学有些失语。为此,一些人类学家如以印度种姓制度研究见长的科恩(Bernard Cohn)曾经主张建立“历史人类学”,他批评人类学忽视了不同国家的历史脉络,导致欧美中心的偏见和片面的研究。Bernard Cohn. An Anthropologist among the Historians and Other Essays.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这大致可以从哈佛人类学系主页的“历史人类学”定义反映出来:“历史人类学为人类学的考古学以及社会人类学研究中具有长时间存在意义方面的历史研究。通过古器物、文献记录和口述文本,考古学家和社会人类学家对物质景观、社会关系和文化意义的历史动力进行阐释。”无论对“历史人类学”如何定义,其跨学科的趋势十分明显。

在传统意义上,我们过去的历史多是精英史,多是国家史,都是“正统”的历史。过去的大部分研究史料,不管是《四库全书》还是各种县志,大多是国家的文本,民众的声音被湮没。从上层的历史转到下层的历史,从精英的历史转向平民的历史,是和史学的人类学转向有关的。人类学、社会学和史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三个横向学科(相对于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等纵向学科),本来在研究对象和方法论上就有共通之处和跨越之交。历史人类学能够将这三个横向学科组织起来,其深远的跨学科、去学科的意义不言而喻。学界对历史人类学的争议主要在于:其学科的主位究竟是属于历史学,还是人类学,抑或社会学?作为跨学科的历史人类学研究,究竟有怎样的学术特点?目前来看,一般的理论框架多是从学术史或者学派上来归纳,如伯克(Peter Burke)等人从学术史上对法国年鉴学派的评价[英]伯克.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江政宽,译.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有感于教学实践的需要,笔者在学术史的基础上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曾尝试从历史人类学的经典研究和发展脉络中,归纳并提出历史人类学跨学科研究的五类理论,即实质论、主体论、过程论、实践论和展视论,由此理解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之“道”。

本部分主要围绕历史人类学的理论展开思考,包括三章,分别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历史人类学的理论框架和贡献:

第一章是对历史人类学的溯源研究,论述了历史人类学如何被“史学”抢注以及历史人类学的理论走向。简要回顾了历史人类学自20世纪70年代由年鉴学派提出后几十年来的理论发展。这一发展主要在史学和人类学中,并开始影响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历史人类学自第三代年鉴学派创立之初,并不是一个以历史为研究领域的人类学学科,而是一个以跨学科甚至去学科的理论方法论为取向的历史研究领域,其初衷是追求跨学科的方法论。

第二章为一篇书评。耶鲁大学萧凤霞(Helen Siu)教授将她四十年华南研究的成果付梓成书,书名为《踏迹寻中:华南四十年田野之旅》。这部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历史人类学视角的中国研究,另一方面又包含了作者的华南研究对历史人类学的诸多理论思考,包括文化、权力、空间、人的能动性以及结构过程等。笔者尝试对本书中萧凤霞的十几篇民族志进行研究,从历史人类学理论的实质论、主体论、过程论、实践论视角来理解,并在历史人类学的上述脉络中来梳理萧凤霞在四十年华南研究中的理论贡献,希望有助于理解四十年来历史视角如何影响了中国的人类学研究,思考历史视角如何融入中国人类学以及其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

第三章是关于学术共同体与华南学派的一篇笔谈。华南研究的方法论特点是关注田野研究、地域研究和经验研究。理论上有三个超越:跨学科的超越、历史田野方法论的超越和中国研究的理论对话与问题意识的超越。我们希望中国的历史人类学能够形成持久的学术共同体,将中国历史的跨学科研究推向世界学术的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