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共同创立,因此又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要素禀赋理论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理论。

2.2.1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The Heckscher-Ohlin Theory)的创立者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他于1919年发表了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首次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论点。虽然他也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依然是各国的比较优势,但与李嘉图的观点(比较优势来自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不一样,他认为,比较优势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一是两国存在不同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的拥有量,即要素禀赋不一样;二是两国生产不同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比例不一样。赫克歇尔的学生俄林接受了他的论点,并于1933年出版了《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最终形成了完整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赫-俄理论或赫俄模型(H-O Model)。

知识小专栏2.2

赫克歇尔和俄林

埃利·菲·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1879—1952)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897年起,赫克歇尔在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学习历史和经济,并于1907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曾任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的临时讲师,1909年—1929年任经济学和统计学教授。此后,因他在科研方面的过人天赋,学校任命他为经济史研究所所长。

赫克歇尔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是在经济理论上的创新和经济史研究方面引入新的方法理论。他于1919年发表的《外贸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起源。他集中探讨了各国资源要素禀赋构成与商品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并且,一开始就运用了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他认为,要素绝对价格的平均化是国际贸易的必然结果。他的论文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其后,这个理论由他的学生俄林进一步加以发展。

戈特哈德·贝蒂·俄林(Bertil Gotthard Ohlin,1899—1979)是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先后在隆德大学、斯德哥尔摩商学院、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和深造。1915年考入隆德大学,在那里他开始学习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并获得了学士学位。在1917年,俄林进入斯德哥尔摩商学院,师从于赫克歇尔教授,由此培养了他对国际经济学的兴趣。1925年,年仅26岁的俄林任哥本哈根大学经济学教授,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教授。1930年,他应聘回到母校斯德哥尔摩商学院,接替他的老师赫克歇尔任经济学教授,从此担任这一职务达35年之久。

早在1922年,他在其博士资格预选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的国际贸易理论初步大纲,成为他后来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1924年,在其博士论文及答辩中,他提出的贸易理论被认为是第一次较完整地阐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区际和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体系。193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T.H.Williams)的指导下,结合瓦尔拉斯和卡塞尔的一般均衡理论,他把自己的贸易理论体系进一步加以论证、充实、修改和提高,完成了著称世界经济学坛的著作《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至此,最终形成俄林贸易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很快就被写进当时世界上一些最有影响的经济学教科书里,被称为赫-俄模型。

俄林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家,还是瑞典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一直雄心勃勃,希望有朝一日能爬上首相的宝座。他刚任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不久,就当上自由青年协会的主席,一举成为政坛上引人注目的活跃人物。1938年,俄林当选议会议员。1944年,他出任瑞典主要反对党——自由党的主席。同年,在联合政府中任贸易部部长。他连任自由党主席达23年之久。但是,令他失望的是,他想当首相的夙愿一直没有实现。为了表彰俄林对经济学,特别是对国际贸易理论所做的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977年授予他诺贝尔经济学奖。与他一起获奖的还有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斯·爱德华·米德。评选委员会认为他们“对于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运动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俄林从16岁跨入经济学的大门到获得诺贝尔奖,奋斗达60余年。1979年8月3日,也就是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三年,他在自己的书桌前与世长辞,享年80岁。

(本文由作者改编自:伊特韦尔,米尔盖特,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二卷,第三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1.理论假定和相关概念

(1)理论假定。赫-俄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之上的,建立这些假定条件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也更易于理解。

假定一:有两个国家(假设为A、B两国)、两种商品(假设为X、Y两种商品)和两种生产要素(假设为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即2×2×2模型。由于引入了两种生产要素,因此,在两个生产部门使用不同的要素比率组合的时候,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即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假定二:两国使用相同的生产技术。

假定三:在两个国家中,商品X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商品Y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假定四: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的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假定五:两国在生产中都是不完全分工。

假定六: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即两国的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完全相同的。

假定七:在两个国家中,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

假定八:在一国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完全不流动。

假定九:无运输成本、关税壁垒或影响自由贸易进行的其他因素。

假定十:两国的贸易平衡。即每个国家的进口额等于其出口额。

(2)相关概念。在对赫-俄理论的分析中,将使用到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充裕度这两个概念,因此,有必要对此做一说明。

①要素密集度。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y)是指生产某种商品时所投入的不同生产要素的比例。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如图2.5所示,纵轴表示资本要素,横轴表示劳动要素,从原点出发的射线表示某种商品的生产,而射线斜率的经济含义是生产该商品的资本与劳动的比例。斜率为1的射线KYA表示A国Y商品的生产,即A国生产单位Y商品的资本与劳动的比例为1;斜率为1/4的射线KXA表示A国的X商品的生产,即A国生产单位X商品的资本与劳动的比例为1/4。因为KYA的斜率大于KXA的斜率,所以,A国的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K-intensive),而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L-intensive)。斜率为4的射线KYB表示B国Y商品的生产,而斜率为1的射线KXB表示B国X商品的生产。因为KYB的斜率大于KXB的斜率,所以,B国的商品Y也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X商品也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②要素充裕度。要素充裕度(Factor Abundance)也称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是用来描述一国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相对丰裕性的概念。要素充裕度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该国要素的绝对拥有量无关。

对要素充裕度的定义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要素的实物单位来定义;二是用要素的相对价格来定义。

实物单位定义是用一国所拥有的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供给总量来衡量。假设有A、B两国,尽管B国拥有资本要素的绝对数量少于A国,但如果B国的可用总资本(TKB)和可用总劳动(TLB)的比例大于A国的可用总资本(TKA)和可用总劳动(TLA)的比例,即TKB/TLB>TKA/TLA,则B国依然是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而A国则是劳动相对充裕的国家。

相对要素价格定义是用一国的资本要素价格(即利率r)和劳动要素价格(即工资率ω)之比来定义。若B国的利率(rB)与工资率(wB)之比(rB/wB)小于A国的利率(rA)与工资率(ωA)之比(rA/wA),即rB/wB<rA/wA,则B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A国是劳动充裕的国家。用相对要素价格定义要素充裕度,主要是从要素的需求与供给角度考虑,前面已经假设过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生产技术相同,因此这个定义方法成立。

【案例2.1】俄罗斯向中国出口木材,并不是因为俄罗斯的伐木工相对于中国的伐木工来说劳动生产率更高,而是由于俄罗斯人口少,人均森林面积比中国大。巴西出口咖啡是因为巴西拥有适合种植咖啡的大面积土地和气候条件。美国出口小麦是因为它拥有丰富的非常适合于小麦生长的温带土地。印度和中国成为服装和鞋类的出口大国,是因为它们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这些都是要素禀赋差异对世界各国产出和贸易的影响。

【案例分析】世界各国之间的要素禀赋存在差异,从而构成了国际贸易的基础。

(本文由作者改编自:吴红梅.国际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要素禀赋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在了解了赫-俄理论的基本假定和基本概念之后,就可以确定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了,如图2.6所示。

图2.6 要素禀赋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假定B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而A国是劳动充裕的国家。前面已经假定商品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因此,资本充裕的B国就可以比劳动充裕的A国生产出相对更多的商品Y,而A国可以比B国生产出相对更多的X商品。

A、B两国的这些特征表现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就是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较B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更为平坦,即更倾向于X轴,表明劳动丰裕的A国能够生产出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X。而B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较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更为陡峭,即更倾向于Y轴,表明资本丰裕的B国能够生产出更多的资本密集型产品Y。又因为两国的机会成本都是递增的,所以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都凹向原点。

3.赫-俄理论的主要内容

赫-俄理论把相同产品的国际价格差异作为出发点来研究贸易产生的基础,与古典贸易理论不同的是,该理论认为国家间要素禀赋不同是贸易发生的原因,尤其是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正是由于这些国家之间要素禀赋存在较大差异,它们之间才会发生工业品与初级品的产业间贸易。

赫-俄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参加贸易的各国都应该出口那些含有本国供应丰裕且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多的产品,进口那些含有本国供应稀缺且价格昂贵的生产要素多的产品。即劳动充裕的国家应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资本充裕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这样的结果就能获得比较利益。这一思想是基于以下环环相扣的推理过程。

首先,国家之间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没有运输费用的假设前提之下,从价格较低的国家输出商品到价格较高的国家有利可图。

其次,国家间的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差异决定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在各国生产技术相同的情况下,各国要素的相对价格的差异就决定了两国商品相对价格存在着差异。

最后,各国的要素供求关系的不同,即要素充裕度的不同决定了各国的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俄林认为,在要素的供求关系当中,要素供给是主要的。即在各国要素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各国不同的要素禀赋会对要素的相对价格产生不同的影响:供给充裕的要素相对价格较低,而稀缺的要素相对价格较高。因此,各国间要素的相对价格差异由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

4.赫-俄理论的几何说明

可以用图2.7来说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从图2.7(a)中可以看出A国和B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因为已经假定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而A国又是劳动充裕的国家,它能够生产出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X。因此,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倾向X轴。同理,B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倾向Y轴。此外,因为两国有相同的需求偏好,它们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完全一样。如图2.7(a)所示,无差异曲线Ⅰ(两国共同的无差异曲线)与A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切于点A,与B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切于点A′。无差异曲线Ⅰ是A国和B国无贸易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无差异曲线,点A和点A′反映了两国在封闭状态下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

如图2.7(a)所示,封闭状态下,无差异曲线Ⅰ与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切点A和A′确定了两国均衡时的相对价格,A国为PA,B国为。由于,说明A国在商品X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商品Y上具有比较优势。

开放条件下,如图2.7(b)所示,A国分工生产商品X,B国分工生产商品Y。两国的分工将进行至A国达到点B,B国达到点B′为止。这时,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与其共同相对价格线PB相切。A国出口X以交换Y,最终消费组合为无差异曲线Ⅱ上的点E(见贸易三角形BCE)。同时,B国出口Y以交换X,最终消费组合为与E点相重合的点E′(见贸易三角形B′C′E′)。两国均在贸易中获利,这是因为它们都达到了更高的无差异曲线Ⅱ。

图2.7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模型

5.对赫-俄理论的简评

赫-俄理论没有脱离比较优势思想,但它是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即各国的要素禀赋差异,从要素禀赋的角度来探讨国际贸易基础。即该理论是从一国经济资源中的资本、土地和劳动等一些要素禀赋状况来解释分工基础和贸易格局。这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优势理论,对于解释“二战”之前的国际贸易格局,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从这一点来说,该贸易理论的提出对古典贸易理论而言是一种创新,因此该理论也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在很长时间内,被认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基础。

当然,由于赫-俄理论是建立在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假设前提之上,而且分析方法是静态的,所以该理论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缺陷。

首先,赫克歇尔和俄林过分强调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的重要性。而自然禀赋只是为生产和出口优势的形成和国际分工提供了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比如,丰富充足的自然资源条件并不能自动地给一个国家带来优势;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也并不意味着只能成为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而不能成为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国。自然资源和要素禀赋只能为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和国际分工的形成提供一种可能性。

其次,该理论舍弃了技术的差别与经济条件的差别,又假定各生产要素本身的生产效率是相同的,从而把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差异看成是绝对的、永恒的和不变的,排除了技术进步等影响国际贸易的动态因素。该理论把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或土地)之间的比例看成是简单的数字关系,而不是把它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并认为在一定的人口数量、资本数量和自然资源条件下,一个国家只能从事一定种类商品的生产与出口。而实际上,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都是一个变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构成都会发生变化。因此,生产要素禀赋应该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同时,该理论过度强调要素供给,而没有充分重视需求的因素,与当代发达国家之间贸易迅速发展的现实情况不符。

2.2.2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根据赫-俄理论,各国间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不同使一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价格较低,而比较稀缺要素的价格较高。通过国际贸易使各国的生产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即各国会较多地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产品,较少地生产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生产要素的产品,并以进口替代。赫克歇尔和俄林不仅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基础和贸易结构,而且还研究了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反作用。

赫克歇尔首先提出了国际贸易可能导致各国的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论点。俄林进一步指出,虽然各国要素缺乏流动性使世界范围内要素价格相等的理想状态不能得以完全实现,但是,商品的国际贸易可以部分的代替要素的流动,以此来弥补要素缺乏流动性的不足,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来促使要素价格的均等化,所以,国际贸易会使各国的要素价格存在均等化的趋势。后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完善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命题,对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作了严格的论证。因此,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The Factor Price Equilibrium Theorem)又叫作赫俄萨理论或H-O-S理论。

知识小专栏2.3

保罗·萨缪尔森

保罗·萨缪尔森1915年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35年芝加哥大学学士、1936年哈佛大学硕士、1941年哈佛大学博士。其博士论文《经济理论的运营意义》(The Operation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Theory)获哈佛大学威尔斯奖。`在1947年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学会会长保罗·道格拉斯把美国第一届克拉克奖章授予萨缪尔森,并预言萨缪尔森将在经济学领域前途无量。1970年萨缪尔森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萨缪尔森曾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副教授、经济学教授、客座教授,1945年任弗莱契法律与外交学院(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国际经济关系教授。此外,萨缪尔森还曾担任美国计量经济学学会会长、经济学学会会长、国际经济学学会会长和终生荣誉会长,以及一系列政府机构和公司任经济顾问和研究员。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的贡献普遍而深远。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萨缪尔森“不仅以严谨的方法改写了许多经济理论,而且在古典经济理论领域做出了一些突破性贡献”。其主要贡献在于:以对应原理把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紧密结合起来;把乘数理论与加速原理相结合阐发了经济周期模型;以显示偏好理论改造了消费理论基础;发展和修改了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重要定理,诸如要素价格均等定理、实际效率定理、大道定理等,并澄清了公共物品在资源配置理论中的地位。主要著作有:《经济分析基础》(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经济学》(Economics)、《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Linear Programming and Economic Analysis),与多夫曼·索洛合著《经济学文选》(Readings in Economics)、《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选》(The Collected Scientific Papers of PaulA.Samuelson)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其理论观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正统的理论观点,并且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滞胀”困境,使萨缪尔森的经济理论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经济理论的正统地位发生动摇。虽然如此,但西方国家的经济仍然离不开萨缪尔森的经济理论。萨缪尔森也从其他学派(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的经济理论中吸收了许多重要观点,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使之适合于经济情况的瞬息万变。

(本文由作者改编自:胡代光,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有两点重要寓意:首先,证明了在各国要素价格存在差异,以及生产要素不能通过国际间自由流动直接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情况下,国际商品贸易可以替代要素的国际流动,从而间接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并最终实现要素价格的均等化;其次,说明了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的分配问题,即说明国际贸易如何影响贸易国家的收入分配格局。

1.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一部门的生产要素报酬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即等于其边际产出与商品价格的乘积。而在均衡时,生产要素在所有部门的报酬应当是相同的。在2×2×2模型中,如果X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和产量增加,那么X部门的要素报酬与Y部门就不再保持一致,即X部门的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可获得比Y部门更多的报酬,于是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就会从报酬低的Y部门流向报酬高的X部门。若假定X是资本密集型部门,X部门生产扩张需要相对较多的资本与较少的劳动相配合。而Y是劳动密集型部门,Y部门只能释放出相对较少的资本和较多的劳动。于是,在生产要素重新配置过程中,对资本要素新增加的需求(X部门生产增加所需的资本要素)就超过了资本要素新增加的供给(Y部门所释放的资本要素),而劳动要素新增加的供给(Y部门所释放的劳动要素),超过了对劳动要素新增加的需求(X部门生产增加所需的劳动要素),最终导致要素市场上的资本价格上涨而劳动价格下跌。

随着生产要素价格的重新调整,X、Y两部门中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比例也将发生变化。由于资本价格上涨和劳动价格下降,每个部门都会调整其资本和劳动比例,较多使用相对廉价的劳动要素,来替代部分变得相对昂贵的资本要素。最后,每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比例都要低于X相对价格变化之前的要素使用比例。

由以上分析可知,X相对价格上升会导致它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资本名义价格的上升,以及另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名义价格的下降。但要素名义价格的变化并不能说明要素实际价格的变化,只有将要素名义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格的变化加以对比之后,才能确定要素实际价格的变化。

式(2.7)和(2.8)分别表示在均衡条件下,资本和劳动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w=PX·MPLX=PY·MPLY  (2.7)

i=PX·MPKX=PY·MPKY  (2.8)

式中:w——劳动的价格(或报酬);

i——资本的价格(或报酬);

MPLX——劳动在X部门中的边际产出;

MPLY——劳动在Y部门中的边际产出;

MPKX——资本在X部门中的边际产出;

MPKY——资本在Y部门中的边际产出。

由式(2.7)和(2.8)可以得到:

ω/PX=MPLX  (2.9)

ω/PY=MPLY  (2.10)

i/PX=MPKX  (2.11)

i/PY=MPKY  (2.12)

上述各等式的左边均表示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即各生产要素的名义价格或报酬若分别用于购买X、Y商品时,所能购买到X、Y的数量。上述表达式表明要素的实际报酬等于其边际生产力。在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条件下,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只取决于两个要素的使用比例,与两个要素投入的绝对量无关。因此,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对要素实际收入的影响只取决于两种商品所使用的要素比例的变化。

由前面分析已知:当X的相对价格上升时,X和Y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比例均下降。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当资本和劳动比例下降时,由于资本相对于劳动的投入减少,所以资本的边际生产力(MPKX和MPKY)上升。相反,劳动的边际生产力(MPLX和MPLY)则下降。即式(2.11)中的i/PX和式(2.12)中的i/PY均上升,而式(2.9)中的w/PX和式(2.10)中的w/PY均下降,即X相对价格上升后,资本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上升,而劳动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这一结论被称为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该定理源于1941年美国经济学家斯托珀和萨缪尔森合写的《保护主义与实际工资》一文,在文中他们提出了关于关税对国内要素价格或国内收入分配影响的经济学理论。

由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可以引申出另一项重要结论:国际贸易会提高一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理由是,贸易后一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根据赫-俄理论,一国出口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是其丰裕要素,所以,出口商品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国丰裕要素的报酬上升,另一种生产要素,即稀缺要素的报酬则下降。

该结论说明了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自由贸易虽然提高了一国的总体福利,但是自由贸易并不是对于该国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利。也即是说,贸易在提高一国总体福利的同时,也会对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2.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及其条件

贸易前,由于两国要素禀赋存在差异,所以两国的要素价格也不一致。但贸易开始后,原来一国相对价格较低的X商品,由于对方国家的需求,其相对价格趋于上升。依据前面的分析,该国X商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资本要素)的价格将上涨,而劳动要素的价格将下跌。于是,原来在本国比较便宜的资本要素变得不那么便宜了,而原来比较昂贵的劳动要素,也因贸易变得不那么昂贵了。而在对方国家,贸易后X的相对价格趋于下降,于是,该国原先较昂贵的资本要素价格下降,而原先较便宜的劳动要素价格上升。

随着贸易的开展,两国X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会不断缩小,并最终达到均等。在这个过程中,两国丰裕要素的价格不断上升,稀缺要素的价格则不断下降。于是,两国要素价格朝着差异缩小的目标变化。需要强调的是,要素价格的均等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的现实中,由于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的存在,各国的商品价格难以达到一致,因此,国际间要素价格均等化在现实中一般难以实现。另外,要素价格均等还要求生产技术条件必须完全一样,这也是一个比较苛刻的条件。

【案例2.2】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汽车工人的报酬(如通用汽车的工资是19.65美元/小时)几乎是日本汽车工人的两倍(10.70美元/小时)。由于成本较低,导致日本汽车与美国汽车相比极具竞争力,美国消费者减少了对本国汽车的消费,增加了对日本进口汽车的消费,而美国汽车产业的不景气使得美国汽车工人被迫接受降薪的现实,以使陷入困境的美国汽车企业能够继续经营。与此同时,美国汽车工人联盟则强烈要求美国政府限制外国汽车的进口,美国政府屈从于民众的压力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壁垒措施,限制日美汽车贸易的自由开展,从而避免了美国汽车工人工资的进一步减少。

【案例分析】现实当中,由于各国并不使用相同的生产技术,各国之间也存在着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这就使得商品相对价格趋同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要素价格趋同也就难以真正实现了。比如,以美国的汽车产业为例。

(本文由作者改编自: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

虽然现实中的国际贸易并没有完全消除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但国际贸易毕竟缩小了各国要素价格的差异。如果没有国际贸易,封闭状态下的国际要素价格差异要比贸易时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