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技术测量及其发展
几何量的检测是实现互换性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按照公差标准进行正确的精度设计,只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条件。要想把设计要求转换为现实,除了选用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加工方法外,还必须进行测量和检验,要按照公差标准和检测技术要求对零部件的几何量进行检测,使那些不符合公差要求的产品作为不合格品而被淘汰,才能保证零部件的互换性。所以,检测工作是组织互换生产必不可少和非常重要的环节。没有检测,互换性生产就得不到保证,公差要求也变成了空洞的设想。实际上,任何一项公差要求都要有相应的检测手段相配合。即规定公差和进行检测,是保证机械产品质量和实现互换性生产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当然检测的目的不仅在于判断产品合格与否,还可以根据检测的结果,分析产生废品的原因,以便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减少和防止产生废品,提高经济效益。
几何量检测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很早就有记载。早在商朝,我国就有了象牙制成的尺,秦朝就已经统一了度量衡制度,西汉已有了铜制卡尺。但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使得科学技术未能进一步发展,检测技术和计量器具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检测技术的发展。大力建设和加强计量制度,1959年成立了国家计量局,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健全了统一的量值传递系统,保证了全国计量单位的统一,也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同时,在计量科学研究和计量管理方面,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立了完整的计量研究、制造、管理、鉴定、测量体系,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我国的计量器具制造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科技和工业生产的发展,现在我国已拥有了一批骨干量仪制造厂家,生产了许多品种的计量仪器应用于几何量的测量工作,如万能工具显微镜、干涉显微镜、三坐标测量仪、齿轮单啮仪、电动轮廓仪、接触式干涉仪、双管显微镜、立式光学比较仪等仪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生产研制的部分计量仪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激光光电比长仪、激光丝杠动态检查仪、三坐标测量仪、无导轨大长度测量仪等。测量和检测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也更好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