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郑风浪本来告诉叶知秋,调查情况会直接向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孔坤之汇报。但是,叶知秋接到的通知却是秦明副省长要先听一次汇报。
汇报是下午2点30分,在二楼小会议室。郑风浪一早特意把叶知秋叫到办公室说:“知秋,调查组的同志前段很辛苦,基本情况已查清楚,形成了调查报告。下午秦省长要听汇报,你代表调查组先汇报,我再谈意见。你好好准备一下。”
叶知秋本来想问,不是说直接向孔书记汇报的吗,话到嘴边又生生咽了回去。
郑风浪说:“向秦省长汇报的机会很难得,要体现出办公厅的水平,你先把其他的事情放一放,集中精力做好汇报准备。”
在机关里,汇报是一门功夫,汇报得好,领导就会留下好印象;汇报得不好,工作成效会大打折扣。叶知秋知道此次汇报的分量,关在办公室将汇报稿熟悉了几遍,对调查报告里几个生僻的字专门查了《新华字典》,搞准了发音,又反复考虑秦明会提到哪些问题,如何回答。
2点30分,会议准时开始。秦明脸庞消瘦,黑黑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端坐在坐北朝南的位置,不言自威。郑风浪坐在左边的第一个位置,其他的人围着桌子坐了一圈。郑风浪将工作组开展调查的经过作了简要介绍,然后说:“下面,请叶知秋同志汇报。”
叶知秋按照准备好的稿子汇报,有时发挥一两句,整个汇报条理清晰、简洁精练。
秦明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拿着一支红色铅笔在材料上划着杠杠。听汇报时,他的脸色凝重,不时地插问几句话,叶知秋都能准确做出回答。
叶知秋汇报完,郑风浪发言:“这次调查查清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查清了事情缘由,调查清楚了发帖经过,锁定了嫌疑对象,但要查出发帖人,需要公安机关正式立案侦查;二是最大限度消除了影响,没有让事态恶化,引发新的炒作;三是网帖里反映官员入煤矿干股的事情,由纪委牵头核查为妥。”
秦明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说:“调查组工作认真负责,细致扎实,调查工作暂时先告一段落。至于下一步怎么办,大家等通知吧。另外强调一点,对调查情况,同志们要严守保密纪律。”
散会后,叶知秋去了郑风浪办公室。郑风浪甩给他一支烟,说:“知秋,刚才汇报得不错。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秦省长对调查组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叶知秋说:“是您指挥调度有力。对了,不是说直接向孔书记汇报吗?怎么秦省长要先听汇报?”
郑风浪深吸了一口烟,说:“这事比较复杂。你不要问太多,按照秦省长的指示去做。我们这边在调查发帖子的情况,省纪委那边已经安排人在核查举报内容了,好像是案审一室副主任易天水带队在查。”他的脸被缭绕的烟雾包围着,看不清楚表情。
回到办公室,叶知秋接到易天水打来的电话。易天水问:“知秋,你们已经开过了碰头会啦?”
叶知秋感到奇怪,问:“天水兄,你怎么知道?”
易天水说:“我们这边在核查网帖举报的内容是否属实,等你们的材料过来再一起汇总,报孔书记。”
叶知秋说:“调查材料我写好了,秦省长主持听了汇报,明天就可以送材料过来。”
俩人又闲聊一阵儿。放了电话,叶知秋琢磨:这起网帖事件涉及两个市委书记,网帖直接点名举报陈大年,谣传崔鸿鹄安排人发帖举报,事情若不处理好,对俩人都有影响。这俩人又是副省长的热门人选,牵一发而动全身。省委希望慎重、妥善处理好此事。为了防止干扰,孔坤之一方面直接交办郑风浪组织查清发帖经过,另一方面安排易天水核查网帖内容。从目前调查的情况看,陈大年是否涉嫌违纪尚不清楚,说崔鸿鹄安排人发帖举报查无实据。陈大年任过兰县县委书记,秦明是兰县人,俩人肯定有交集,说不定关系还很深。因此,秦明主动提出听汇报,就是要提前了解调查情况,掌握主动,防止事态扩大。
将网帖事件的前因后果和脉络梳理清楚,叶知秋认为网帖举报的事可能会就此打住,不了了之。只有淡化处理,才是各方都能够接受的结果。
因自己参与网帖事件调查,与这两位在省内风头正劲的市委书记有了交集,与古力志的交情也更近了一步,这是他原来没有意想到的。
调查组的事情告一段落,叶知秋回到档案处上班。依旧是朝九晚五,上班下班,重复度日。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到了新学季,新生就要开学了。亮亮上学的事情仍没有着落,李晓蕾催促了几次,叶知秋又通过其他几个渠道想办法,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事情没落妥,李晓蕾着急,忍不住数落说:“叶知秋,你听着,为跟你到省城来,我丢了铁饭碗不说,经常加班加点,看病人的脸色,挨病人的抱怨,这些都无所谓。但亮亮读书的事,是头等大事。如今父母挣再多的钱也好、当再大的官也好,孩子不争气又有什么意义?现在的教育,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亮亮进不了厚德小学,就输在起跑线上了。以后他怎么会有好的生活环境?你不要这不愿求人、那也不愿求人,该求人的时候还是要求人。现在办事哪有不求人的?”
李晓蕾平时温柔文静,发起飙来却判若两人。叶知秋不敢应战,夹着公文包落荒而逃。
念叨多了,叶知秋就烦躁,现在哪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是逼着父母们残酷厮杀。但李晓蕾说得有道理,他无法发作,李晓蕾一提这事,他只好说:“我正在找人,人家答应帮忙,在想办法。想进厚德小学的人太多,关系户多,学校难办。”
李晓蕾不管这些,给知秋下了死命令,这周之内必须把亮亮入校的事情办妥。
叶知秋找的关系里面,比较靠谱的是王建军。前些年,王建军做起牛奶生意,他卖的可不是一般的牛奶,而是让学生喝的“放心奶”。在中小学校设置自选牛奶柜,让学生办张牛奶卡,想喝什么品牌的牛奶刷卡消费,家长只要往卡里存钱就行了。现在的孩子金贵,家长舍得往卡里打钱。几年下来,王建军就赚发了。
做这种生意,不和教育局、学校搞好关系是玩不转的。叶知秋打电话问,王建军说:“市教育局的领导答应了,应该没有问题。但要等符合条件的学生录取完之后,再从新生名额缺口中想办法弄个指标,发补录通知。”
王建军到底有多大的能耐,叶知秋心底没数,就想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多找条路子多一份把握,万一王建军没办妥还得有个补救方案。他想了想,自己比较可靠的关系只有易天水、欧阳群这些嘉林老乡了。尤其是欧阳群,省委组织部的处长打招呼,学校应该多多少少会卖些面子。
叶知秋给欧阳群打电话,不便开口就提有事相求,只说多日未见了,想约几个老乡聚聚。
欧阳群说:“你约好人,我来安排吧。”
叶知秋说:“那怎么行,我请客怎么能叫你买单?”
欧阳群说:“你那点死工资,能请几次客?没事,我有个亲戚新开了家湘菜馆,一直叫我去试试菜,提点意见。你召集老乡,我安排好。”
叶知秋放了电话,不禁感伤。宏东公务员的工资不高,像他这样的处级干部,每月工资四千多元钱,扣除了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个人所得税等,到手也就三千六百多。现在求人办事,吃个饭是必需的,到稍微好点的餐馆,一桌饭菜几百元,加上两瓶好酒、一条好烟,没有一、二千拿不下来。费孝通先生说中国社会是熟人社会,找熟人好办事,没熟人就办不好事。现在办事是这个风气,谁也免不了俗。
叶知秋觉得让欧阳群请客不妥——自己求人办事,怎么能让别人请客呢?他拉开抽屉,忽然看到唐梦云的名片,想到上次陈大年说过,有私人宴请可以安排到景江市办事处去。
叶知秋有些拿不定主意,犹豫了好一会儿,才拨通电话。
电话接通,那头传来温柔的声音:“您好,是叶处长吗?有什么吩咐?”
唐梦云心细,早把叶知秋办公室的电话存到手机里了。叶知秋说:“唐主任,今晚几个朋友想小聚一下,不知道放在办事处方不方便?”
“热烈欢迎。叶处长能到景江市办事处来,是我们的荣幸。”唐梦云说得很诚恳:“您有多少位客人?什么时候到?”
叶知秋说:“五、六个人,下了班过来。”
唐梦云十分热情,说:“叶处长,我们这里条件虽然有限,但您放心,食材可靠,厨师是景江人,保证能吃到地道的景江菜。”
叶知秋问清楚办事处的位置,便约好易天水、欧阳群等几位老乡,叫上王建军、薛松林作陪。
叶知秋提前半小时出了办公室,想到晚上要喝酒,就没开车,打辆出租车径直去了。景江市办事处在桂花路一个高档写字楼里,叶知秋出电梯时下意识用手梳了梳头发。
唐梦云早已等在电梯门口,身姿婀娜,笑吟吟地说:“叶处长大驾光临,景江办事处蓬荜生辉。”
叶知秋说:“给唐主任添麻烦了。几个朋友小聚,又不想到外面去,正好到办事处来看看。”
唐梦云带叶知秋参观办事处。办事处占了整整一层楼,厨房、餐厅、客房一应俱全,装修虽说不上奢华,倒也温馨舒适。唐梦云介绍说,这层楼有1000多平方米,原来省城房价没涨,写字楼也就1万元/平方米,当时的市委书记、市长觉得办事处没必要搞这么大的场地,陈大年时任常务副市长,力排众议,拍板买下来。市财政拿出1000多万买下这层楼,又花了200多万装修,市里有老干部还为这事提过意见。过了一年后,省城的房价像春笋般直往上蹿,这层楼五千万都买不到了,市财政原来投的钱一下子翻了几倍,景江的干部就夸陈大年眼光长远。
叶知秋看到客厅里挂了幅“友朋欢聚”的字,写得潇洒大气,仔细一看,是陈大年的墨宝,笑笑说:“陈书记的字真不错,颇有大家风范呀!”
唐梦云说:“办事处成立时,特意请他题的字。他对办事处很关心,有时到省城出差,会住在办事处。”
叶知秋心想,办事处实际上就是为领导服务的,领导哪能不重视不关心?自从撤销驻京办之后,驻省办事处也大规模削减,但是为了维稳和接访处访,宏东省多个市仍保留了办事处,有的迫于形势就改个名称,叫维稳联络站。
转了一圈,唐梦云请叶知秋到茶室休息。服务员沏了壶绿茶,俩人边喝茶边闲聊。唐梦云声音轻柔,举手投足优雅,叶知秋看她柔情万千,雍容而不失亲和,不禁有些走神。
不一会儿,王建军开车接着易天水、欧阳群到了,过了一会儿薛松林也来了。唐梦云一一招呼,人到齐后,看菜肴准备得差不多了,便邀请大家入席。
众人进了餐厅,见摆了满满一桌菜和两瓶“景江特供”酒。唐梦云笑着说:“我们这里条件简陋,菜倒是环保,土鸡土菜都是从景江乡下收购好再运过来的,厨师是特意请的景江师傅。要说在宏东吃景江菜,这里最地道。”她打开酒瓶,逐一给客人斟酒,说:“叶处长特意交代了,要吃景江菜,喝景江酒。大家随意慢用。”
众人见了,知道这桌饭菜唐梦云颇费了心思。
酒过三巡。叶知秋提起亮亮读书的事情,不免发了一通牢骚。
易天水说:“现在的教育是个大问题。优秀的师资、生源都往这些名校挤,而这些名校往往注重的是升学率,基本都采取应试教育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孩子。”
薛松林说:“说什么就近择校,其实大家都清楚,那是场面上的话。我们电视台就针对名校收‘择校费’做过暗访调查,节目编好了,台长不同意播。记者、编导发牢骚,台长教育他们,多种花少栽刺,这种新闻调查播出来,家长们看了会闹事,影响社会稳定。见他们还不痛快,台长提醒说,你们的孩子想不想进名校?想进名校读书就别编这类节目。这么一说,他们才猛然开悟。”
众人皆笑。
欧阳群发感慨说:“不播最好,就算播出来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是个社会问题,不是哪个职能部门能解决的。现在孩子读书,考的是家长。家长有本事,孩子就能进名校。我听说一个单位有几个子弟想就近入读厚德小学,单位一把手亲自出面请校长吃饭,说尽好话,校长死活不答应。结果这个单位以捐助办学的名义捐给学校20万元,才接收了五个子弟入校。”
王建军说:“现在学校、老师都把学生家长当资源。我做生意忙得要命,但是只要孩子的老师要办什么事情,我立马停下手头的事,想尽一切办法去办。生怕没办好老师不高兴,冷落、委屈了孩子。”
叶知秋便端着酒杯,敬欧阳群,说:“我儿子到了入学年龄,托建军想办法进厚德小学,如果搞不定,只能请你出面了。省委组织部的领导发个话,效果肯定不一样。”
欧阳群实话实说:“我在厚德小学没有朋友。厚德小学毕竟归市里管,我这块省委组织部处长的牌子也未见得能唬住人。但我妻妹在市教育局工作,也许在厚德小学有点关系。我托她试试看吧。”
叶知秋连声道谢,一口干了杯中酒。
易天水却颇有些不以为然,说:“说来说去,这种风气还不是你们这些家长惯坏的?一边说社会风气不好,一边自己却在破坏社会风气。”
叶知秋放下酒杯,叹了口气说:“天水兄你是黑脸包公,但铡刀却铡不到我头上来。说起来我也算有个一官半职,但这个社会风气,我改变不了,只好去顺应它。其实我未必就非要让孩子去读厚德小学不可。这读书啊,还是要看个人努力。当年我在农村里读书,那是什么条件,不也一样考出来了吗?可我老婆那人你不知道,自己怎么样都无所谓,但儿子的事比天还大。她搬出那套‘人生起跑线’的理论出来,我怎么反驳都是徒劳。这事要办不成,她是不会跟我善罢甘休的。”
在座之人心有所感,纷纷点头。酒足饭饱,众人谢了唐梦云,告辞而去。
唐梦云送叶知秋下楼时,顺口问了一下亮亮的情况,说:“叶处长,你别太着急,车到山前必有路,孩子总会有个学校读书。”
过了两天,叶知秋突然接到厚德小学招生处的电话,要他去领入学通知书。叶知秋欢天喜地往学校赶,心想欧阳群果然有办法。到了招生办,人头攒动,排了很长的队伍,排队的家长个个喜气洋洋。
轮到叶知秋,工作人员仔细核对好学生信息和家长身份后,递过一张大红的入学通知书,要他在“领取人”表格上签名。叶知秋看到通知书上写着儿子的名字,仔细核对无误后,高兴地签了名,又细细问清开学时间、入校班级等事宜。
叶知秋小心地把通知书放进口袋。儿子就要到这所名校读书啦,此时此刻看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和绿色的垃圾桶都觉得格外亲切。他打电话向老婆报喜,李晓蕾听了欣喜万分,提议晚上带亮亮一起到外面吃牛排,庆祝一下。
叶知秋打电话给欧阳群表示感谢,欧阳群却说:“这么快就搞定了?我可不敢贪功。我还没来得及跟妻妹说呢,本想今天在我岳母的生日宴上当面跟她说的。可能是你那个卖牛奶朋友出的力吧。不管怎么样,事情办好就行,恭喜恭喜!”
刚挂了电话,就有电话进来,叶知秋一看,是唐梦云的电话,唐梦云问:“叶处长在厚德学校吧?”
叶知秋以为她在附近,连忙看了看四周,问:“你也在学校?”
唐梦云轻笑了一声,说:“禹校长打电话告诉我,说通知你到学校领通知书了,我估计你这会儿在学校。”
叶知秋这才明白,是唐梦云帮了忙,连声谢道:“非常感谢唐主任,你可帮了大忙,改天我请你吃饭。”
唐梦云俏皮地说:“你别一口一个唐主任的,叫得这么官气。事情办好就行了,有些事呀,交给基层同志来办,要相信基层同志。”
叶知秋笑了,说:“孩子入校是大事,没想到能够这么顺利地办好,真要好好谢谢你!”
放了电话,叶知秋心生感激。这么麻烦的事情,托了好多人,一直办不下来,唐梦云只是在酒桌上听到,就记在心底,不声不响帮忙办了。这是个多么善解人意的女子啊,叶知秋对唐梦云更添无限好感。
把儿子读书的事情办妥,叶知秋卸下心头包袱,一身畅快。晚上,叶知秋带着李晓蕾和亮亮到了宏东最高档的一家西餐厅吃牛排。餐厅环境雅致,女服务员靓丽甜美,服务周到。亮亮第一次到这么高档的西餐厅吃饭,兴奋得又笑又叫。李晓蕾知道这家西餐厅收费贵,趁服务员走开,悄声对叶知秋说:“你少点些,够吃就行了。”
叶知秋心情好,不在乎花钱,豪气地说:“你们放开吃就是,这点钱咱们还是消费得起。亮亮读书的事情办妥了,不就等于赚了一大笔钱吗?”
叶知秋点了三份西式牛排、一盘意大利空心粉、一份海鲜披萨、一碗蘑菇汤。吃牛排时,李晓蕾一会儿看看亮亮,一会儿又看看知秋,见儿子吃得兴高采烈,老公忙着接递餐盘,便露出一脸幸福。
一家人好久没有这样高兴过。回到家,李晓蕾安顿亮亮睡下,对叶知秋说:“我先去洗澡。”结婚以后,“洗澡”就成了叶知秋与李晓蕾之间的暗号。只是叶知秋提出的多,李晓蕾主动的次数屈指可数。
李晓蕾洗漱出来,叶知秋眼睛一亮,她竟穿了一件粉色的蕾丝吊带衫,笑吟吟地望着自己。李晓蕾的身材保养得好,皮肤白皙细腻,双峰饱满挺拔,像没生孩子时一样。叶知秋兴致勃勃地抱着她亲吻起来。李晓蕾今晚显得很主动,一味逢迎着男人,似乎奖赏他办了件大事。
叶知秋在高潮来临的那一刻,突然想到了唐梦云。过了一会儿,李晓蕾沉沉地睡在他的臂弯里,呼吸轻缓如婴儿。叶知秋却不知为何没有丝毫睡意,心绪如脱缰的野马在旷野里狂奔。
档案处的日子波澜不惊。李心平带着赵磊到市县调研去了,准备起草政府办公厅系统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工作意见。李心平本来想让叶知秋去,但是赵磊说好长时期没有出差了,想“接接地气”。叶知秋懒得争,借口说手里还有事,由他跟着李心平去了。
叶知秋闲着无聊,查阅了国内外一些资料,发现网络管理是当前世界各国政府颇为头痛的一件事情,国外有专门研究网络舆情的机构和组织,而国内网络管理领域研究还刚刚起步,面对互联网发展迅猛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无论监管部门、网络媒体还是广大网民,都有些无所适从。一些网站和论坛处于无序状态,论坛、微博上充斥着不负责任、偏激、混淆视听的帖子和留言。特别是网络舆情容易失真和误导群众,舆论“绑架”司法、影响政府决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网上网下的舆情往往交织、放大,而少数职能部门对网络的种种乱象显得束手无策。
叶知秋联想到互联网炒作景江市的事情,不禁对当前网络舆情应对有很多感悟。思考越深,越有兴趣,叶知秋一时兴起,写了一篇《加强网络舆情应对之策》的文章,探讨党政机关干部如何提升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提炼出“抓早、抓小、抓引导”七字诀。
文章写好后,叶知秋仔细读了几遍,觉得观点鲜明、实用性强,把文章打印了10多份,往省政府总值班室每个省领导的信箱里放了一份。
郭凡向叶知秋推荐新近流行的一种叫“微信”的社交软件,并帮叶知秋用手机申请了微信账号。叶知秋倒腾半天,熟悉了微信的用法,发现微信比QQ更有意思,除了交友手段、聊天儿方式多样,微信将很多功能巧妙地融入手机中,实现了智能手机跨平台交流,让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里随时随地传播信息。
叶知秋发现唐梦云的微信名叫“人淡若兰”,便发了添加好友的请求。过了一会,唐梦云就有了回复。叶知秋一条一条翻看起她发布的微信。这些微信多是原创,一张图、几段话,写得极有文采,发得最多的,是她读书后的随感。
唐梦云最新发的微信是读了台湾作家舒国治《流浪集》后的感悟,她写道:“世道再难,也要呼吸顺畅,未能一日寡过,恨不十年流浪;人生再苦,也要襟怀坦荡,不可失去梦想。每个人都盼望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每个人都想拥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可是挎起背包的刹那,才会发现还有那么多的放不下。在舒国治的心中,流浪、走路、喝茶与睡觉,是生命的优雅。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满世界流浪的自己。”
碰巧的是,叶知秋正好在读《流浪集》。《流浪集》是今年的畅销书,高居各类读书榜单榜首。叶知秋平日里不太喜欢读这种文艺腔的书籍,但是欣赏舒国治潇洒磊落的浪子情怀。唐梦云写的这段话,让他颇有同感。他点赞评论道:“我正在读这本书。在我看来,流浪最大的好处是丢开那些平常自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还原最真实的自我。”
唐梦云很快回复:“叶处长也读这么小资的书?随手写的几句话,让你见笑了。我蛮喜欢舒国治的书。流浪是需要勇气的,很多人因为害怕而不敢迈出第一步,他们承受不了那种风尘仆仆。长期身处繁华喧闹的他们,不敢尝试一个人在万籁寂静下的孤寂,害怕突然间的安静。所以说,流浪,需要义无反顾;流浪,亦需要三分勇气,七分坦荡!”
叶知秋写道:“流浪最大的魅力在于下一秒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会遇到什么人和事。每个人都会有四海为家的情怀,然而大多数人会把想法放在心里,只有少数人才有走一走的勇气。”
唐梦云回复道:“有了流浪的心念,那么对于这个世界,不多取也不多予。清风明月,时在襟怀,常得遭逢,不必一次全收也。”这段话后附着一张笑脸。
叶知秋知道这是《流浪集》中的一段话,用在此处恰到好处,感慨唐梦云的聪慧。他换成私聊模式,写道:“对了,谢谢你帮忙,亮亮已经报到上学了。哪天有空儿,我请你吃饭?”
唐梦云回复道:“不用客气。有空儿再约。”
叶知秋感谢舒国治,这位素未谋面的作家拉近了他与唐梦云的距离。俩人对一本书有着相同的理解和感悟,思想的亲近更胜肉身,这种感觉非常奇妙。晚上临睡前,叶知秋把俩人写的话翻出来又细细读过一遍,脑海里浮现着梦云柔情万千的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