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译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僖公三十年

【题解】


晋、秦两个大国联合起来攻打郑国,郑国危如累卵,于是派出了烛之武去瓦解离间两国。烛之武的说辞完全围绕着秦国的利害展开。当时秦穆公励精图治,有问鼎中原之志,所以烛之武以灭郑对秦无利作为论辩的核心,指出亡郑的结果是“陪邻”,而“邻之厚,君之薄”也;在主动表示与秦友好的前提下揭示晋国种种背信弃义的行为。秦穆公为了自己的利益,同意了烛之武退兵的要求。春秋时的结盟往往以各自的利益为鹄的,烛之武抓住这点进行击破,所以取得了胜利。烛之武在关键时刻展示了他的才能,但他的身世却令历来怀才不遇的人所注意,他回答郑文公的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饱含辛酸,足以引起人们深思。各级领导应善于发现人才,早些利用人才,不要等到人才老了才用。


晋侯、秦伯围郑〔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晋军函陵〔3〕,秦军氾南〔4〕

【注释】

〔1〕晋侯:晋文公。 秦伯:秦穆公。

〔2〕贰于楚:背离晋国,结好楚国。

〔3〕函陵:在今河南新郑县北。

〔4〕氾(fán 凡)南:氾水之南,在今河南中牟县南,距函陵不远。

【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率军包围郑国都城,为的是郑国对晋国无礼,并且亲近楚国。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氾水南面。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1〕:“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注释】

〔1〕佚之狐:郑大夫。 郑伯:郑文公。

【译文】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国国君,秦军一定会退走。”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臣子少壮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有所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能及早任用你,如今危急了而来求你,这是寡人的过错。但是郑国灭亡,对你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郑文公。


夜,缒而出〔1〕,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2〕,共其乏困〔3〕,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4〕,朝济而夕设版焉〔5〕,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6〕?既东封郑〔7〕,又欲肆其西封〔8〕。若不阙秦〔9〕,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注释】

〔1〕缒:用绳子缚在身上吊下城。

〔2〕行李:指外交使臣。

〔3〕共:同“供”,供应,供给。

〔4〕焦、瑕:在今河南陕县附近。 秦穆公帮助晋惠公回国为国君,晋惠公曾答应割给秦国五座城邑,后来反悔了。焦、瑕为其中二城。

〔5〕设版:筑城墙,即设防。古代修城以版为夹,中实土。

〔6〕厌:满足。

〔7〕封:此指占有土地,扩张自己的领土。

〔8〕肆:任意。

〔9〕阙:同“缺”,亏损,损害。

【译文】


夜晚,烛之武用绳子缚住身体从城上吊下城去,进见秦穆公,说:“秦、晋包围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灭亡是无法避免的了。如果郑国灭亡对君王有好处,那就不妨烦劳您的左右。一个国家越过别人的国家以远方的土地作为自己的边邑,君王知道这是很困难的。何必要灭掉郑国来给你的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增强实力,就等于君王削弱实力。如果您放弃灭掉郑国的计划,以郑国为东路上的主人,凡是贵国使者往来,我国会供应他各方面需要,这对君王一点没有害处。再说君王曾经给晋君以恩赐,晋君答应过给你焦、瑕土地,但他早晨渡河回去,晚上就修筑防卫工事,这是君王所清楚的。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已经东边向郑国扩张领土,又想为所欲为地向西方拓展。如果不损害它西边秦国利益,他又向哪里去取得土地?损害秦国来有利于晋国,请君王考虑是否值得。”


秦伯说〔1〕,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2〕,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3〕。因人之力而敝之〔4〕,不仁;失其所与〔5〕,不知〔6〕;以乱易整〔7〕,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

〔1〕说(yuè 月):同“悦”,欢喜,此指赞同。

〔2〕子犯:晋上卿狐偃。

〔3〕微:非。 夫(fú 扶)人:指秦穆公。夫,语助词。

〔4〕敝:失败。此指伤害。

〔5〕与:友好。

〔6〕知:同“智”。

〔7〕乱:动乱。指关系破裂,互相攻战。 整:友好和睦。

【译文】


秦穆公赞同他的话,与郑国人订立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帮助郑国戍守,便回国去了。子犯请求追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们就到不了今天这地位。凭借别人的力量取得成功反而去伤害他,不合乎仁义;失去友好邻邦,是不明智;以关系破裂代替和睦,这不是勇敢。我们还是回国去吧。”于是晋军也离开了郑国。

(李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