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陆羽的《茶经》是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书,几乎涵盖了茶学的所有类目,称得上是茶的百科全书。在7000多字的篇幅里,陆羽构建了中国茶学和茶文化的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
《茶经》的作者陆羽(733—约804),字鸿渐,又名疾,字季疵。陆羽是个弃婴,被竟陵(今属湖北天门)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收养。这样的身世好像与玄奘法师颇有几分相似——从小在寺庙里长大,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虔心修习佛法,最后成为一代佛学大师——智积禅师也是按这个思路对陆羽展开培养的。不过陆羽对佛典提不起兴趣,他一心想读儒家经典,师徒双方矛盾不可调和。陆羽还需要干寺庙里最脏最重的活,“扫寺地,洁僧厕,践泥圬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
不堪困顿的陆羽只得选择离开寺庙,加入了一个戏班子。在那里,陆羽“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很快就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而陆羽人生轨迹的真正转折发生在天宝五年(746),这一年,在竟陵的一次民间聚会上,身为杂技指导的陆羽受到时任竟陵太守李齐物的赏识,李齐物“捉手拊背,亲授诗集”。此后,陆羽又到火门山邹夫子门下接受教育,并与礼部郎中崔国辅交游。这些经历,使陆羽开始得以在唐代的士林文坛崭露头角。
安史之乱爆发后,陆羽避难来到吴兴(今属浙江湖州),与诗僧皎然成为忘年交,又与颜真卿、张志和等人往来,陆羽的文学才华也逐渐引起了官方的关注。隐居苕溪后,朝廷曾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陆羽虽未就职,但内心还是接受了这样一份荣誉,他给自己写的自传即名为《陆文学自传》。
陆羽成长的时代,是唐代由盛转衰时期。唐玄宗天宝年间,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为宰相,政治日趋腐败,有理想、有才华的人很难步入仕途。陆羽潜心研究儒家经典,文学才华出众,他应该也有过进入仕途从而建功立业的想法。他对现实相当关注,安禄山叛乱之后,他写了《四悲诗》;原扬州刺史刘展起兵反唐,企图占据江淮,陆羽又写了《天之未明赋》,两篇作品都强烈地抒发了他的忠义之气。但那是一个重视门第,同时也注重外貌的时代,社会没有给像陆羽这样身世孤零又容貌丑陋的才士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陆羽终未能在政治上有所建树。隐居苕溪之后,他在《陆文学自传》中这样记述自己的行迹:
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接舆是《论语》里出现的楚地隐士,曾作《凤歌》嘲笑孔子不能认清形势而一心求仕。晋皇甫谧《高士传》始称其姓陆名通,字接舆。楚人因其与陆羽同姓,故以之比拟。这个比拟似乎不太确切,从上面所引的一段文字来看,陆羽的身上既有行吟泽畔的屈原的孤独寥落,也有驾车途穷恸哭而返的阮籍的深悲剧痛。
陆羽隐居湖州后,往来扬州、常州、信州、洪州等地,还曾游幕于湖南、岭南,贞元中返湖州,贞元末卒。陆羽的号也随着他的居所而变化,在湖州时号竟陵子,在上饶时号东岗子,到了岭南又号桑苎翁。他著述颇丰,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四部,可惜大多已散佚,仅有少量诗文存世。
盛唐时代精神和楚地文化传统培育了陆羽自由的人格和浪漫的气质,然而他的一身才学又无法将他引向政坛,于是正值青壮年的陆羽选择了另一条路——专注茶事,穿山过河,去探究这“南方之嘉木”的奥秘。
二
陆羽在寺庙长大,对于煮茶、饮茶之事非常熟悉。据传,由于陆羽煮茶煮得太好了,以至于他离开寺庙后,智积禅师都不再喝其他人煮的茶了。这或许也能为陆羽最终走上茶事研究道路做一注脚。
在陆羽之前,中国没有关于茶的专书。为了写作《茶经》,一方面,陆羽实地考察了相当数量的唐代产茶区域,并到各处品辨泉水水质,参与采茶、制茶、煮茶的每一个环节,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田野调查成果;另一方面,参与编撰《韵海镜源》,又为他提供了接触大量文献的机会,使得《茶经》中的史料非常充实。
三
《茶经》全书分为三卷十篇,卷上共三章:即一之源,介绍茶树的形状、名称、生长环境、品质和功效;二之具,介绍采茶、制茶的工具;三之造,介绍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四之器,介绍煮茶、饮茶器具,陆羽将其单独列为卷中。卷下含六章:五之煮,介绍煮茶的方法和水的品质;六之饮,介绍饮茶风俗和饮茶的方法;七之事,汇录古代有关饮茶的文献和轶事;八之出,介绍全国茶叶出产分布情况;九之略,说明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省略哪些制茶工具和煮茶、饮茶器具及相关的步骤;十之图,提倡把《茶经》内容抄写于素绢并悬挂于四壁。
《茶经》正文多处夹杂着注释,这种体例应该是受到了唐代流行的“合本子注”的著述形式的影响。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茶经》的子注,情况比较复杂,其中既有陆羽原文,又有后人增加的内容,如关于单字的注音等。后代还有把抄写时的注记和校刊时的校语混入子注的情况,不过这些都不会影响我们对《茶经》整体的理解。
除了严谨的体例、科学的内容,《茶经》所为人称道之处,还在于它张弛有度的文字描写。如关于制茶工具及煮茶、饮茶器具的说明铺排有序,文段描写有的简洁,有的详尽;对茶饼形状、煮茶时茶汤表面汤花的描写等,又充满了想象力。《四库全书总目》评论《茶经》:“言茶者莫精于羽,其文亦朴雅有古意。”因此,品读《茶经》,从文学角度来说,亦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享受。
《茶经》初稿写成于唐代上元元年(760),永泰元年(765)完成定稿,大历十年(775)以后再度修改,建中元年(780),《茶经》正式刊印出版,这最早的刊本现已失传。由于《茶经》的重要价值和影响,它成书之后不断被翻刻,流传到今天的版本已达六十多种。现存最早刻本为宋代咸淳年间刊《百川学海》本,比较常见的有明陶宗仪《说郛》本、清《古今图书集成》本、清《四库全书》本等。当代茶史学者也有不少对《茶经》进行了点校、注释,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有吴觉农主编的《茶经述评》,傅树勤、欧阳勋的《陆羽茶经译注》,沈冬梅的《茶经校注》等。
四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饮茶了,顾炎武《日知录》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这一论述大致符合历史实际。唐以前,人们多将茶叶作为一种药物或食物,与其他草药、食物混合,煮成羹汤饮用。魏晋时期,饮茶风俗逐渐形成。到了唐代,由于饮茶有助于修禅,饮茶风尚更为普遍,封演《封氏闻见记》之《饮茶》说:“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以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茶经》的出现,可谓适当其时。封演《饮茶》接着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付,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陆羽在大量实地考察和丰富实践的基础上,以严谨科学的态度,系统全面地总结了中唐以前关于制茶、饮茶的经验,建立了中国传统茶学,包括茶树栽培管理、茶叶品质的品评和饮用方式、茶具等,涉及植物学、地理学、水文学等十多门自然科学门类,这样的学科体系在当代的茶学高等教育中仍在发挥作用。因此,《茶经》是一部开创性的科学巨著,在中国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茶经》中,陆羽提出了一个中心思想,即“茶性俭”。陆羽虽然在寺庙长大,但他思想中佛教的痕迹并不明显,除了儒家思想以外,道家学说对他的影响也很大。这里的“俭”,既有少、不够之意,也指行为约束而有节制。所谓“茶性俭”,即指茶里的有效成分不多,饮茶者要顺应茶的这个本性,在煮茶、饮茶时控制好茶末与水的比例,并严格遵守一定的品饮规则。
正因所受约束颇多,故饮者在煮茶、饮茶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受到感染,其品格也会愈加趋向“俭”,趋向“精行俭德”。久而久之,就发展出了茶文化这一重要的精神内涵。
将茶性归结为“俭”,一方面来自陆羽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是陆羽对中唐前饮茶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展。陆羽所提倡的俭约茶道,体现了他对老子学说的接受,《老子》五十九章云:“治人事天莫若啬。……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这里的“啬”与“俭”有大致相同的内涵,老子在这里提出治国养生的普遍原则,即“啬”,有节制,不放逸,还要注意节俭。陆羽对此应该有深刻的理解,他的茶道思想明显有老子“啬”的理念。
五
《茶经》开创了中唐以后的饮茶新风尚。陆羽反对把茶和其他药食同煮,他发明了煮饮法,推崇单纯用茶饼经过炙烤、碾末煮茶汤。这个观点对后代的饮茶习惯影响至深。明代陈文烛因此将陆羽抬到了与稷同等的位置,他在《茶经序》中说道:“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稷树艺五谷而天下知食,羽辨水煮茶而天下知饮,羽之功不在稷下,虽与稷并祀可也。”
作为中国茶书的开山之作,《茶经》百科全书式的广博内容、严密清晰的体例对后代的茶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茶经》之后的大量茶书基本遵循《茶经》的内容和体例,有的甚至直接以《茶经》命名,如宋代周绛《补茶经》、明代孙大绶《茶经外集》、清代陆廷灿《续茶经》等。《茶经》所建构的茶学体系和茶文化精神历一千多年而不衰,是一本常读常新的经典。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茶风尚又一次席卷中国大地,茶文化也呈现复兴的势头。林语堂先生说:“只要有一把茶壶,中国人到哪都是快乐的!”中国茶和茶文化在经历一个多世纪的衰微之后又将焕发活力,这个时期再读《茶经》,重温先民质朴厚重的饮茶历史,感受一碗茶里所蕴含的节制中和之美,在饮茶的过程中领悟其中形而上的精神元素,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茶文化复兴时代必不可少的文化风景。
当然,《茶经》成书毕竟离我们已经有1200多年了,书中所说的制茶工具及煮茶、饮茶器具大多已退出历史舞台,它的内容并不适用于今天的饮茶。明人罗廪在《茶解》中说:“故桑苎《茶经》,第可想其风致,奉为开山,其舂、碾、罗、则诸法,殊不足仿。”我们今天读《茶经》,最好带着“想其风致”的心态,不必纠结于细节,而要在通观全文的基础上得其大略,从而想象其风致。
本书以陶氏影宋《百川学海》本《茶经》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和今人整理本。正文后有注释、译文和赏析,注释和译文也参考了今人的成果,赏析部分以明白简洁的语言阐释各篇的主要内容和文化精神,帮助读者理解《茶经》文本。希望读者能够借助注释、译文和赏析,领略《茶经》大意,进而想象其风致。
一壶茶、一本书,一千多年以后,这些文字仍然能够触发我们内心深处的冲动,引领我们去触摸那古老的茶饼,去轻嗅唐代飘来的一缕茶香。
张则桐
2019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