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隐私保护技术与治理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4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侵害类型

1.个人身份信息的隐私侵害

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个人有关的身份信息都可通过互联网数据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个人信息隐私的泄露就为大数据时代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使得大数据时代改变了人类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类思维模式的第一反应会选择通过网络平台来满足需求。比如,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找工作时,总是会通过各种互联网招聘应用软件来寻求各自所合适的工作平台,这时便需要根据自己相应的情况填写个人的基本信息,个人的身份信息的基本情况主要有姓名、年龄、出生日期、家庭情况、所学专业、大学毕业院校、学历程度、兴趣爱好、外语等级水平以及电脑掌握的熟练程度等基本情况。互联网所涉及的对象,不仅仅是大学生,各个年龄段的人们都会利用其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并很愿意利用网络大数据这个平台各取所需,伴随个人基本信息的数据足迹信息的不断累积,个人隐私信息逐渐成为一种稀缺性商品,网络上的个人信息变得更像是通过可以交易获得的商品,可以随意地被一些网络技术重组起来利用,导致信息安全、隐私等方面受到了威胁,所产生的隐私伦理问题,对个人信息的私密性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2.个人偏好信息的隐私侵害

随着淘宝、京东、美团、唯品会等各类购物平台的涌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各种购物平台进行商品消费,网购平台为每一位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可忽视的是消费者同样在各类购物平台留下了需求偏好的个人隐私信息,商家为了更为准确地进行精准营销,往往会在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形下对其购物偏好进行数据挖掘,形成商品精准营销数据链,对消费者进行引导和推荐,当用户在浏览网页时,总是会弹送出来一些各类商品的销售推送广告,潜意识地促使消费者更大程度上去选择消费,从而影响了个体消费未来行为。如果就商家而言,信息挖掘确实为其产生了更大的价值效应,但是却造成了消费者个人偏好隐私的丧失,致使消费者处于各类产品的精准营销陷阱空间中。

3.个人行为信息的隐私侵害

大数据时代迅猛发展,网络智能设备在日常生活中日益扩张,主体使用者的行为都可以被智能网络记录和分析。使用大数据也可以预测出个人未来的身体状况。例如,医疗保险公司就会使用大数据预测个人未来的身体状况及患有重大疾病的可能来决定是否为其提供保险服务,利用大数据判断其需要哪种类型的保险。另外,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不太光彩或者痛苦不堪的事情,这些事情总是希望能够尽快被遗忘。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时间是治疗痛苦最好的良药”,但是在大数据时代,这些希望尽快遗忘的事,将永远都无法遗忘。比如,某人由于疏忽大意忘记了信用卡的具体还款时间,导致没有及时偿还银行信用卡的透支,这些不良信用将会跟随人一辈子。银行通常选择利用大数据来决定是否会为个人或者单位提供贷款,成为其心中一个永远的伤疤。大数据信息的永久储存技术,让人们失去了改过自新的机会,给其心灵上带来很大的创伤。在使用某种形式的电子邮件中缺乏道德底线的人,会将他人的行为举止通过其他相应的网络数据信息再次进行整合而产生负面影响。在使用互联网浏览网页新闻时,经常会看到有人会恶意传播,比如:某某知名人士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并且通过大数据进行相关的数据整合,在各类网络平台上进行曝光。这些情况往往都是在本人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被人恶意把图片、视频等一系列数据信息,配上相应的文字数据,把个人的行为隐私泄露,导致其隐私生活完全被侵犯。虽然这些人士总是代表着大众形象,但是在主体不知情的状况下,对其行为或者生活状态进行恶意的曝光,是不是同样存在着对主体自身不尊重的道德问题呢?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侵犯就是对人的基本道德权利的侵犯。同时,还存在着一种普遍情况,人们在日常使用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时,只要连接上移动网络数据总是会出现个人存在手机里的照片或者视频等隐私文件,悄悄地就被漫游到了大众的网络平台上,其中还有一个暗中监视机关,即“网络臭虫”(或web beacon)是嵌入在网页上细小的看不见的图片,它可以跟踪人们在某个网站上的一举一动。它们通常时候是由第三方放置在网页上的,如网络广告代理商,这些万能的“臭虫”有许多功能,它们可以计算访问网页的人数,跟踪访问者在网站内所看过的网页,以及计算横幅广告打开的次数等,这样的大数据有关隐私安全的技术问题同样对个人的信息隐私安全带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