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计划写这本书,已经是两年前了。
虽然设计是一个感性的行业,但是互联网的交互和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设计,又是所有设计中较为理性的一种。如今,有很多设计师,尤其是刚入行的设计师,习惯把美与丑作为评价互联网产品设计好坏的唯一标准。
从2018年开始,尤其是2019年初,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互联网行业的各种变化,很多设计师找工作似乎变得更加“不容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设计师习惯性地把精力放在提升设计水平上,为此做了大量的模拟练习,学习Cinema 4D和动效设计等来努力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但事实却是,他们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2016年笔者出版了《动静之美——Sketch移动UI与交互动效设计详解》一书,在该书中笔者并没有提供任何“美观”的案例,而是试图去努力表达一个观点:美与丑是很主观的事情。
如果说《动静之美——Sketch移动UI与交互动效设计详解》想说明什么是“对的设计”,那么本书想让大家感受到什么是“好的设计”,也为大家提供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无论是“对的设计”,还是“好的设计”,其实纯视觉所占的比重并不高。大家可以做一个实验,设计两个相同的界面,然后为其中一个界面增加一些分割线、投影或者改变一下文字的颜色等,再问其他产品设计相关人员哪个更好看,或许你会惊讶地发现,他们甚至都没有发现两个界面的差异。
从业人员都如此,更何况普通用户呢!不过,普通用户却清晰地知道哪个产品更好用。
互联网行业发展到现在,大家的视觉设计水平普遍都比较高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除了视觉效果外,更重要的是思维。
笔者面试过很多设计师,通常只需要几分钟就能知道眼前的设计师是不是笔者要找的人。
一般来说,设计师能参加面试,说明简历和作品已经通过了筛选,面试官对于这位设计师的设计水平已经有了基本的认可,否则也不会耽误彼此的时间。那么面试的时候,笔者认为,面试官主要考察的就是这个人的思维能力。
你的思维,决定了你的高度。
认识全链路设计
对于什么是全链路设计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标准的答案,可以简单理解为,在产品的整个研发流程中,设计师需要用设计思维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在过去,设计师只注重视觉效果;而未来,引入全链路设计后,设计师需要从产品需求环节就参与其中,深入了解产品的背景和目标用户,然后针对这些内容做深入研究,输出与之匹配的设计方案,并且懂得如何与研发人员沟通,确保完美地实现产品。
所谓的全链路设计能力,实际上是设计师能走出自己舒适圈的能力,以及对所在行业的理解能力。
很多设计师在工作中会感到迷茫,觉得公司对于设计并不怎么重视,又或者觉得自己的意见总是被忽略。笔者深入观察后发现,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大家并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拿到产品需求的时候脑海里想的第一件事情是“我应该如何去设计”,而并没有想为什么会有这个需求。
如果跳过了“为什么”,直接走向“怎么做”,那设计师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执行者,设计师的声音、设计师的观点就自然不那么容易被听到。
因此,当说到全链路设计的时候,究竟要懂多少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能否突破自己的边界,能否突破岗位的边界。
从专业到行业的转变,从技术到业务的转变,是思维的转变,也是自我的提升。
关注全链路设计
想要知道一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去招聘网站看最新的招聘需求是什么。
在“拉勾网”搜索UI设计岗位,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内容。
从图中可以看到,对于UI设计师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要求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而是需要了解行业和整个产品研发流程。
互联网产品的设计不同于其他设计,更强调理性、体验和有源设计,而要做到这一点,仅仅提升自己的视觉设计水平是不够的。
互联网公司的设计师其实是一个既专业又综合的岗位,当我们关注全链路设计的时候,也就已经开始关注如何成为更好的设计师这个问题了。
本书的内容
为了能写好本书,笔者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内容反复修改了很多次。非常感谢本书的策划编辑佘战文先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写一本有关设计思维的书很难,并且笔者个人能力有限,不敢说书中所有的内容都是“干货”,但笔者已经尽力,希望这本书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书一共分为5章,主要讲解从提出产品需求到产品上线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掌握的各项工作技能。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本书把这个过程划分为产品、交互、设计、研发和数据分析5个部分。
写本书的目的很简单,希望帮助大家打开一扇门,一扇可以连接其他岗位的门。需要注意的是,笔者并不是鼓励大家东学一点西学一点,而是希望大家能以全局的思维去看待设计。换句话说,本书希望能帮助大家跳出单纯的视觉设计,往全链路设计方向靠近。
设计水平的提升是两方面共同进步的结果——应用能力和思维高度。应用能力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练习后提升的,任何实践型的图书都只能教授方法,提升能力还是得靠自己。思维的提升是可以通过阅读达到的,如果读完本书能让大家有所反思和感悟,笔者会很开心,这说明写作本书的目的达到了。
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发送邮件到hfwen@me.com联系笔者,也可以关注笔者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交互设计(ux_ui_design)”,期待与各位沟通和交流。
黄方闻
2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