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归来
1983-1985年间,在辽宁朝阳市的牛河梁梁北山丘顶上的女神庙遗址,出土了一批分属五六个个体的泥塑人像残块,以及若干动物塑像和陶制祭器。著名的女神像出土于圆形主室的西边一侧,紧靠主室的北墙。女神庙的周围墓葬群中还出土了玉猪龙、勾云形玉佩、马蹄状玉箍等大型玉器。
第一眼看到女神像,就令我不寒而栗。她大小与人面相近,面颊丰润、颧骨突起,戴着一顶小帽,额头有一处明显的开裂,头顶部分缺失,耳朵(应该是左边的)还掉了一只。嘴角做欲语之状,看上去诡异幽冥。特别是嵌在陶质面模里的那两粒淡青色的玉石眼珠子,更是点睛的神来之笔,让人感觉这个女神仍然具有超人的能量,仍然主宰着世间万物,其传达气息几乎没有其他的面具可以替代。难道这就是上古先民所崇拜的女神吗?它仅仅是一件孤立的面具,还是众神之神?
牛河梁女神庙建于女系氏族社会繁盛期,从出土的器物来看,当时的女神崇拜已经逐渐向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过渡。这件女神像只是众多的女神之一,从她们大小形体不同判断,已有高低不同的等级,所谓红山文化晚期,宗教已被掌握在贵族手里,已经产生了植根于公社,又凌驾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社会组织形式(见《文物》1994年3期)。这些女神像的内涵今天已经不能确知,有人猜测跟生殖或生产方面的巫术有关。
殷商玉人就被认为是祖先神或者商王的形象,柳眉倒竖,凤眼(后来演变成臣字眼)圆睁。蒜头鼻子微微凸起,双唇紧闭,两耳当啷着圆形耳饰。它们大多头戴平顶冠帽,帽檐上有凹槽,跟牛河梁女神那顶小帽几乎一模一样(或许有几道竖线或者斜线)。
湖北天门也出土过几件石家河文化时期的玉人头,它们的像跟殷商玉人不但相貌接近,也都戴着平顶小帽。这几乎可以依此制成人脸识别系统。只不过湖北出土的玉人大多都受沁严重,呈现出鸡骨白,而殷商玉器总体来说则很少受沁,包括妇好墓出土的玉器。有人分析,这是因为殷商玉器玉质缜密,抛光精细,不容易被侵蚀。另一方面,出土殷商玉器的殷墟地界靠近洹河北岸,土壤为沙土性质,加上北方地区干燥,所以极少受到侵蚀,甚至光亮如新。
人们还提到上海博物馆的一件龙山文化的玉立人,头上也是刻有弧形凹槽的平顶冠。从红山到殷商,中间隔着石家河、良渚和龙山,时间相距将近3000年。为什么这3000年间的玉人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其间也许存在着传承关系。之前的不说,殷商先人祭祀的玉人,身份绝非一般,非王即神。帽子两横加上脖子上那一道横线,竖线就不用说了,无非就是人脸上那条中轴线,这几条线加起来就是“王”字的由来(说的不对,请勿较真)。
殷商玉人早期圆雕较少,后期较多。这是鉴定这个时期玉器的一项重要依据。另外,人物雕像中,除了祖先和商王,还有贞人的形象。所谓贞人实际上就是巫师,其职责是祭祀、占卜,并在甲骨上刻写占卜结果。贞人能够传达神的意志,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介,在殷商时代具有极高的地位。
关于贞人,董作宾先生认为:贞上的人名即代王问事情之人,称为贞人。卜与贞,本是两件事,早期是太卜司卜,太史司贞,有时王来亲贞。卜人应该只限于太卜,才有这灼龟见兆,断定吉凶的专长。卜辞里也偶尔见卜人的名字。贞人是问卜的人,大部分是当时的史官,但不全是史官,有时候殷王亲自来问卜,记着“王贞”,这王也可以称为贞人,王妇、王子、诸侯,偶然问卜,都写他们的名字,也都可以称为贞人。不过史官做贞人,所记卜辞都是自己写自己刻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手笔真迹,比较他们的书契的艺术和技巧。若是王贞,则卜辞的书契,自然需要史臣代庖。帝乙帝辛父子欢喜自卜自贞,常见“王卜贞”的记录,而记录者却是太史,并不是王亲自书契。
贞人的穿着打扮跟祖先神和商王有一些区别,首先他们没戴小毡帽,而是戴着帽冠比较高的帽子。这种小毡帽以前在盛锡福帽子店就有卖的,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也许是设计师从古人那儿得到的灵感。现在戴这种帽子的人极少,而且现在人什么帽子都可以戴,也不讲究什么身份地位。
当然,不是所有古代玉人的帽子都是这种形状。比如江西新干大洋洲以及陕西沣西西周墓出土的玉人,他们的帽子大多都很高,像是现在厨师戴的。这种冕冠状头饰或为平顶,或为圭首状。据说,佩戴这些玉人,大多是为了通灵。另外,在出土的殷商时期前后的一些面具上还明显长着犄角,可见,前面说过的平顶小帽只是巫师职业着装的一种而已。
再说玉人耳朵上的配饰,据认为是玉玦。那么,玉玦究竟是干吗用的,清人吴大澂在《古玉图考》中说得详细。玦指的是有缺口的佩玉,其作用一是作为配饰,也就是现在男人戴耳环(可见男人戴耳环这件事自古就不新鲜)。二作为信物,见玦时表示施赠者与之断绝关系(在张爽家见过一件,她说是艾丹送给她的),引申含义是处事果断。另外,玦还可以射箭,戴在右拇指上以做钩弦,其作用相当于后来的扳指。所有这几条加起来看似合理,其实哪层的意思都不太对,都是后人的引申或者附会。
关于耳环还有一种说法:玉人所珥之环,应是珥蛇的变化。三星堆铜人也多是珥环的。《易经·乾用九》有“见群龙无首,吉”之说,群龙即蜷龙,将蜷龙的象征物珥在耳朵上,正见其本质用心。《山海经》里记载了不少珥蛇的族群,其中族属关系最明确的是夸父,他曾和蚩尤、两昊一同被黄帝所杀,即与炎、黄争帝中战败,失去生命的这些头领同集团、同族属。
殷商玉的种类多为白玉和青玉。殷商人尚白,但在目前所知的殷商古玉中,白玉制作的玉器数量极其稀少,大多为淡绿色的青玉。至于制玉工艺,当时已出现青铜工具,可以取代新石器时期的砣具对玉进行加工打磨。所以,这时期的玉器加工特点就是出现了双阴挤阳线和一坡刀,其线条坚硬平直,呈V字形,这是新石器时期的玉器加工所不具备的。有人认为这个时期的甲骨文,就是用雕玉的刻刀刻的。当然,这个观点还需要证据支持。
2015年,我在安阳妇好墓看到的玉器大多如此。记得那天,我和阿坚刚一进大门,就看到墓室入口处矗立着的那尊3米多高的汉白玉妇好雕像,只见她一身戎装英姿飒爽,手持一个大板斧(钺),估计是吓唬盗墓贼的。其墓葬保存完好,估计跟墓主人是女将军的身份有关。2016年3月8日,首博办了一个妇好墓文物展,展品跟在安阳妇好墓看到的类似。这一圈看下来,觉得前面那些关于玉人、玉面的分析都对,但是它们的神秘气息仍然让我感到不可思议,就像亲眼看到王者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