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NX 10.0模具设计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5 实体建模实例:仪表盖造型设计

设计如图2-67所示的仪表盖模型。

图2-67 仪表盖模型

1.进入建模环境

单击菜单工具栏“主页”选项卡→“新建”按钮,新建一个名称为yibiaogai.prt的实体模型文件。按〈Ctrl+M〉键进入建模环境。

2.创建仪表盖轮廓

创建仪表盖轮廓的操作过程如图2-68所示

图2-68 拉伸创建仪表盖轮廓

1)单击“主页”选项卡→“特征”分组→“拉伸”按钮,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对话框中的“绘制截面”按钮,弹出“创建草图”对话框,采用系统默认设置:“草图类型”为“在平面上”;“平面方法”为“自动判断”;系统默认是在XC-YC平面上绘制草图。最后单击“创建草图”对话框的“确定”按钮进入草绘环境。

2)绘制截面草图。单击“主页”选项卡→“曲线”分组→“矩形”按钮,弹出“矩形”对话框。“矩形方法”选择“按2点”选项,在工作区单击两点绘制一个矩形。然后单击“主页”选项卡→“约束”分组→“快速尺寸”按钮,对草图进行尺寸约束。单击“主页”选项卡→“草图”分组→“完成”按钮,完成草绘,并返回“拉伸”对话框。

3)设置拉伸距离。在“拉伸”对话框的“极限”选项组中设置“结束”距离值为20,确保拉伸方向正确,单击“拉伸”对话框的“确定”按钮,完成仪表盖轮廓的创建,如图2-69所示。

图2-69 仪表盖轮廓

3.边倒圆,弹出“边倒圆”对话框。选单击“主页”选项卡→“特征”分组→“边倒圆”按钮择倒圆的形状为“圆形”,设置圆角半径为2,选取模型上表面及侧面的8条边线,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对仪表盖进行倒圆角。其操作过程如图2-70所示。

图2-70 倒圆角

4.抽壳

单击“主页”选项卡→“特征”分组→“抽壳”按钮,弹出“抽壳”对话框,选择“移除面,然后抽壳”的方式,抽壳厚度设为2mm,选择如图2-71所示的面为移除面,完成抽壳。

图2-71 抽壳

5.边倒圆

参考步骤3的操作,对模型内表面的边线倒圆角,半径为2,如图2-72所示。

图2-72 内边倒圆角

6.拉伸创建模型惻面的开放区域

选择模型侧面为草绘平面,绘制如图2-73所示的截面草图,在“拉仲”对话框的“布尔”选项组巾设置为“求差”,拉仲距离设为5(稍大于模型壁厚即可),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生成模型侧面的开放区域,如图2-74所示。

图2-73 截面草图(一)

图2-74 拉伸生成开放区域

7.拉伸创建模型上表面的矩形孔

1)选择模型上表面为草绘平而,绘制如图2-75所示的截而草图,在“拉伸”对话框的“布尔”选项组中设置为“求差”,拉伸距离设为1,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生成如图2-76所示的拉伸特征。

图2-75 截面草图(二)

图2-76 拉仲创建沉槽

2)选择如图2-77所示表面为草绘平面,绘制如图2-78所示的截面草图,在“拉伸”对话框的“布尔”选项组中设置为“求差”,拉伸距离设为2,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生成如图2-79所示的矩形孔特征。

图2-77 草绘截面

图2-78 截面草图(三)

图2-79 拉仲创建矩形孔

3)选择模型上表面为草绘平面,绘制如图2-80所示的截面草图,在“拉伸”对话框的“布尔”选项组中设置为“求差”,拉伸距离设为3,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生成如图2-81所示的6个矩形孔特征。

图2-80 截面草图(四)

图2-81 拉伸创建矩形孔

8.拉伸创建模型内表面的倒扣位

1)单击“主页”选项卡→“特征”分组→“基准平面”按钮,弹出如图2-82所示的“基准平面”对话框,在“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XC-ZC平面”方式,在“距离”文本框中输入0,创建基准平面。

图2-82 创建基准平面

2)选择上述创建的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绘制如图2-83所示的截面草图,然后将该草图以中心线为对称中心进行镜像。在“拉伸”对话框的“极限”选项组中设置以“对称”方式进行拉伸,拉伸距离设为3;在“布尔”选项组中设置为“求差”,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生成如图2-84所示的倒扣位。

图2-83 截面草图(五)

图2-84 创建倒扣位

9.保存文件

选择“文件”→“保存”命令,保存所做的工作。完成的模型见附带光盘文件ch02\eg\eg_06\yibiaogai.p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