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s mononucLeasis)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所引起的淋巴细胞增生性急性自限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咽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血清中可检出抗EB病毒抗体。
一、病因
EBV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的DNA病毒,主要侵犯B细胞,电镜下呈球形,直径150~l80nm,病毒核酸为双链DNA。
二、流行病学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多见,亦可引起流行,病人和EBV 携带者为传染源。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下,尤以2~5岁小儿多见。主要经口密切接触而传播(口~口传播)偶可通过输血传播。发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罕见。
三、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9~11天(5~15天),起病急缓不一,约40%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全身不适,头痛头昏、畏寒、鼻塞、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轻度腹泻等。该病典型表现为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本病病程1~3周,少数可延缓至数月。
1. 发热
体温常在38.5℃~40℃不等,无固定热型,热程不一,数日至数周,也有长达2~4个月者,热渐退或骤退。
2. 咽痛
咽部、扁桃体、悬雍垂充血肿胀伴有咽痛,肿胀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扁桃体可有渗出物或有假膜形成。
3. 淋巴结肿大
患儿有明显的淋巴结肿大,在病程第一周内即可出现,浅表淋巴结普遍受累,以颈后三角区最为常见,腋下及腹股沟次之,硬度中等,无粘连及明显压痛,常于热退后数周才消退。
4. 肝脾肿大
半数以上可有轻度脾肿大,部分病人有肝脏肿大,可伴ALT升高,部分病人有黄疸。
5. 其他
患者可出现神经症状,如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膜脑炎等,约1/3病例出现斑疹、丘疹、皮肤出血点或猩红热样皮疹,持续一周左右,偶见心肌炎、心包炎、肾炎、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四、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血象改变是本病的重要特征,早期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偏低,以后逐渐升高至10×109/L,亦有高达(30~50)×109/L者,分类时单个核细胞可高达60%以上,其中具有诊断意义的是异常淋巴细胞增多,可达l0%~30%,异型淋巴细胞超过l0%具有诊断价值,此外常见血小板计数减少。
(二)病原学检查
1. 嗜异凝集试验
效价高于l∶64有诊断意义。阳性率达80%~90%,4岁以下儿童因抗体出现晚,高峰低,持续时间短可能很少阳性。另外本抗体也并非该病特有,正常人血清中亦可存在,可被牛细胞和豚鼠肾细胞吸附,故应做吸附实验以鉴别。
2. EBV 抗体检测
EB 病毒有5种抗原成分,主要为膜壳抗原(VCA)、膜抗原(MA),早期抗原(EA)补体结合抗原(Ly-DMA)。应用免疫荧光法和EIA 法可检测EBV 特异性抗体,有助于嗜异性抗体阴性EBV感染的诊断。
3. EBV-DNA检测
Southein印迹法可检测整合的EBV-DNA,原位杂交可确定,口咽上皮细胞中EBV的存在;聚合酶链反应可敏感、快速、特异的检出标本中的EBV-DNA。
4. 病毒分离
急性期从患者的口咽分泌物中大多能分离出EB病毒。正常人排毒率为10%~15%,而急性感染患者排毒率达80%以上。
五、鉴别诊断
(一)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白血病时多有贫血、出血、血小板减少,必要时可做骨髓穿刺明确诊断。
(二)巨细胞病毒感染
可出现与本病类似的临床表现及血象改变,但血清学检查和病毒学检查可区别之。
(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也可有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但本病中性粒细胞增多,咽拭细菌培养获得阳性结果,且青霉素治疗有效。
六、治疗
本病多为自限性,预后良好,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
(一)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保证足够的营养及热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继发感染时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但忌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因出现多形性皮疹机会显著增加。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
重症患者如咽喉严重病变或水肿者,有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时,应用短疗程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明显减轻症状,常用泼尼松,l~2mg/kg/d,疗程1~2周,也可用地塞米松,0. 25~0. 5mg/kg/d。
(三)抗病毒药物
阿糖腺苷、阿昔洛韦、干扰素等。
(四)丙种球蛋白
病情严重者可酌情应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可增强机体的抗病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