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儿科专家轻松育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新生儿的特点

1.什么是新生儿?新生儿的外观有什么特点?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

健康的新生儿充满活力,吸吮力较强,有无意识活动。新生儿的头较大,头发多少不一,颅骨质地较硬,头围大于胸围,腹部膨隆,四肢较短,常常采取外展和屈曲姿势。新生儿的皮下毛细血管比较丰富,肤色红润。指甲长过指尖,趾甲长过趾尖。男婴的阴茎大小不等,阴茎龟头和包皮容易发生粘连,往往有轻度鞘膜积水,睾丸可能降至阴囊,也可能停留在腹股沟处。女婴大阴唇有可能覆盖小阴唇,处女膜微微突出,有少量阴道分泌物。

2.新生儿的呼吸系统有什么特点?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就有呼吸。新生儿呼吸表浅,常不规则,在出生后2周内呼吸频率较快,安静时约为每分钟40次。

3.新生儿的循环系统有什么特点?

在新生儿出生后的若干天内,主动脉导管和心脏卵圆孔仍然开放,待新生儿期过后才能逐渐地闭合。有的人卵圆孔一直不闭合。在新生儿出生后最初几天,有时可在心前区听到杂音,可能与主动脉导管没有完全闭合有关。

4.新生儿的消化系统有什么特点?

新生儿的消化能力越来越强。除淀粉酶外,新生儿的消化道已能分泌足够的消化酶。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和食道相连接的贲门括约肌松弛,和肠道相连的幽门括约肌较发达,故容易溢乳及呕吐。新生儿的肠道相对较长,分泌面和吸收面较大,能适应大量的流质食物。

5.新生儿的体温有什么特点?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还不够完善,调节体温的功能差,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当环境温度低时,新生儿由于全身皮下脂肪薄,易散热,因此体温容易过低。新生儿的汗腺发育不全,排汗、散热机能也差,若环境温度过高(或过分保暖),新生儿的体温可迅速上升,甚至可达40℃,容易引起高热惊厥。因此新生儿要适当保暖。

6.新生儿的免疫系统有什么特点?

新生儿自身合成免疫球蛋白的功能低下,其免疫球蛋白主要通过母体获得。而新生儿的体内缺乏抗革兰氏阴性杆菌抗体、某些补体及白介素,故容易发生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且易发展为败血症。

7.新生儿有没有免疫力?

新生儿是有免疫力的。在母体内,母血中的免疫球蛋白能通过胎盘转移给胎儿。胎儿出生以后,这部分免疫球蛋白继续发挥作用,故新生儿不容易感染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传染病。由于有的免疫球蛋白分子比较大,不能通过胎盘,因此新生儿对大肠杆菌及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抵抗力差,容易得败血症。

新生儿自身的免疫系统发育得不够成熟,皮肤黏膜娇嫩,容易受损伤,防御功能差;呼吸道的纤毛运动能力弱,清除能力差;胃酸少,杀菌能力弱;血液中白细胞、吞噬细胞的杀菌能力弱。因此新生儿需要良好的护理。

8.新生儿的泌尿系统有什么特点?

新生儿的肾能适应正常的代谢负担,但潜力有限。新生儿的肾小球滤过率低,排钠能力差,故新生儿易发生水肿。新生儿肾脏的浓缩功能相对不足。如果用浓度高的奶粉喂新生儿,容易导致新生儿血中尿素氮的浓度增高。新生儿最初的尿液透明,微带黄色,有可能含有微量蛋白。有时会出现红尿(由尿酸盐引起),一般持续数日即可消失。尿酸盐多时,新生儿有可能出现排尿不安的表现。

9.新生儿的神经系统有什么特点?

新生儿的脑相对较大,脊髓相对较长,其末端在第3、第4腰椎下缘。新生儿的大脑皮质及纹状体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的动作,有吞咽、吸吮、拥抱、握持等反射。除吞咽反射外,其他反射将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新生儿的味觉在出生时就已经比较发达。新生儿的嗅觉较弱。在视觉方面,新生儿对光虽有感觉,但缺乏共济运动,故视觉不清。新生儿的听觉迟钝,触觉灵敏,痛感较低。

10.新生儿的平均身长是多少?

新生男孩的平均身长为46.8~53.6厘米,新生女孩的平均身长为46.4~52.8厘米。新生儿的身长与人种、母亲的年龄、母亲怀孕的次数、母亲骨盆的大小、母亲怀孕期间的营养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11.新生儿的体重是不是越重越好?

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200~3900克,体重超过4000克的新生儿被称为巨大儿。巨大儿在临产时常有困难。因此,新生儿的体重并不是越重越好。如果母亲患有糖尿病,就容易生出巨大儿,需要特别注意观察。

12.什么是低体重儿?

不管胎龄如何,凡出生体重不到2500克者,都被称为低体重儿。低体重儿中大多数为早产儿,也有足月儿或过期产儿。出生体重不足1500克者,被称为极低体重儿。低体重儿出生后容易出现各种器官的并发症。体重越低,胎龄越小,新生儿的死亡率就越高。

13.巨大儿有什么特点?

巨大儿属于发育过快的胎儿。巨大儿可分为正常巨大儿和异常巨大儿两种。若父母个子高大,母亲在孕期营养丰富,那么胎儿发育好,长得大,属于正常现象,外观与正常儿一样,只是临产时常有困难。

有的母亲患有糖尿病,容易生出巨大儿。这类巨大儿并不健康,容易出现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低钙血症或呼吸窘迫综合征。

14.新生儿有哪些行为能力?

传统的观念认为,新生儿除了具有本能的吸吮反射、防御反射之外,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状态,对外界很少有反应,处于混沌之中。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就可以进入一种安静、清醒的状态:睁着眼、清醒、有反应、不哭。这时,新生儿具有哪些行为能力呢?

当几个人同时在看新生儿时,新生儿会选择他最喜欢的一张面孔,然后盯着这张面孔,这说明此时新生儿已有一定的意识。因此,妈妈可以用充满爱意的眼光、语言和新生儿交流感情。

新生儿也能对外部声音做出反应。如果妈妈用优美、悦耳的声音对一个刚出生几天的孩子说“你是好孩子”,孩子的小手、小脚会配合妈妈说话的节拍运动,会抬起、放下。

新生儿的味觉发育良好,当妈妈分别给新生儿喂甜水和酸水时,甜味会使他感到舒适,而酸味会使他皱眉。在听觉发育方面,有人进行过观察:当新生儿在听母亲温柔的话语时,新生儿的面容变得安详、放松,并不时发出轻柔的声音作为回应。过了一会儿,母亲离开,父亲在同一位置上用男性粗犷的声音与新生儿对话,新生儿会表现出惊愕、紧张的样子,瞪着眼,微张着嘴,发出的声音和声音的节奏与回应母亲时所发出的完全不一样。还有人观察到:当新生儿注视着自己喜欢的人时,如果这个人频繁吐出舌头,新生儿也会学着吐舌头。

15.新生儿有意识吗?

按照清醒和睡眠的不同程度,可将新生儿的意识分为以下6种状态:

1 安静清醒状态。处在这种状态的新生儿,眼睛睁得很大,很明亮,喜欢看东西,对人的脸和深颜色的东西特别感兴趣。

2 活动清醒状态。这种状态一般出现在新生儿吃奶或感到烦躁时,表现为活动增加,好像在环视周围的环境,并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有时运动剧烈,有时运动呈阵发性。

3 哭的状态。新生儿在哭泣时,四肢会有力地活动,脸有时变得很红,他们往往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父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比如饿了、尿了或身体不适等。

4 瞌睡状态。处在瞌睡状态中的新生儿眼睛半闭半睁,面部表情多样,有时微笑,有时皱眉,有时噘嘴,时常伴有惊跳,目光变得不灵活了,对周围声音或图像的刺激反应迟钝,这是清醒与睡眠之间的过渡状态,持续时间较短。

5 活动睡眠状态。新生儿处于这种状态时,呼吸比处在安静睡眠状态时快且不规则,眼睛通常是闭合的,手臂、腿部和其他部位偶尔会活动,脸部常常出现怪相、微笑或皱眉等表情,有时还出现吸吮动作或咀嚼动作。这种睡眠状态常常出现在新生儿清醒之前。新生儿由安静睡眠状态到活动睡眠状态,是一个持续30~45分钟的睡眠周期。一般而言,新生儿每天有18~20个睡眠周期。

6 安静睡眠状态。处在这种状态的新生儿,全身放松,眼睛自然闭合,呼吸均匀,除偶发的惊跳和极轻微的嘴动外,全身没有其他自然活动,处于完全放松休息的状态。

16.新生儿在什么时候开始排尿?

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排尿,也有健康的婴儿在48小时内才排尿。新生儿的尿液一般是透明、淡黄色的,尿量随吃奶量的多少而增减,尿液的颜色有深浅变化。

随着吃奶量的增加,婴儿每天可排尿20次左右。有的婴儿在出生后3~5天排尿时,大声啼哭。当打开白色的尿布时,父母会看到婴儿的尿液呈砖红色。父母对此不必担心,这是因为初生婴儿的肾功能不完善,体表蒸发一部分水分,呼吸也会消耗一部分水分,再加上吃奶量少,身体缺水,尿量少而浓,一部分尿酸盐不能完全溶解在尿液中,潴留在尿路内,造成排尿时疼痛,从而引起婴儿哭闹。随着奶量的增加,尿酸盐完全溶解于尿中被排出,婴儿就会安然入睡。

17.新生儿能做哪些运动?

新生儿一出生就有觅食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吸吮反射及自动踏步等反射性运动。新生儿还会出现由生物钟支配的有节律的运动,如自发性地动上臂和腿。

我国著名新生儿行为学家鲍秀兰的研究表明:新生儿的运动能力会受文化教育、传统习惯及种族等因素的影响。比如有些父母习惯使用襁褓,虽然襁褓的保温效果好,但它会限制新生儿四肢的活动。美国新生儿吃手的能力普遍比我国新生儿更强一些。新生儿的运动受大脑神经系统的支配。运动还可促进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利于新生儿的早期智力开发。因此,家长应多让新生儿运动。

18.新生儿的触觉、味觉、嗅觉是如何发展的?

除了听觉和视觉外,新生儿的触觉、味觉和嗅觉也是相当敏感的。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应尽早与自己的宝宝进行皮肤接触,如让宝宝裸体趴在妈妈的身上。这种早期的皮肤接触不仅有利于母乳喂养,而且有利于刺激新生儿的触觉。新生儿对冷、热、痛均有感受能力,能够通过触觉感受外界环境,进而认识世界。

新生儿对酸、甜、苦、咸有敏锐的分辨能力。刚出生一天的新生儿吃母乳时,吸力强,表情愉快。如果给予新生儿其他味道的液体,如有酸味、咸味、苦味、辣味的液体,新生儿便不愿意吸吮,并表现出不愉快的表情,甚至啼哭,这说明新生儿在出生后就具备了良好的味觉。新生儿在出生时就有嗅觉,能通过奶味寻找乳头。

19.新生儿具有哪些正常的生理反射?

新生儿所具有的反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吸吮反射。用手指轻触婴儿唇部或伸入婴儿口内,婴儿会出现口唇及舌的吸吮动作。该反射在宝宝刚出生时活跃,在宝宝出生4个月后逐渐被主动的进食动作所代替,在宝宝出生8个月后完全消失。

2 拥抱反射。用手托住新生儿头肩部,使其呈半坐姿势,躯干与床面呈30度,然后迅速使婴儿的头向后倾斜10~15度,检查者的手不离开婴儿头部,这时婴儿的上肢伸直、外展,有时下肢也伸直,然后上肢迅速屈曲,呈拥抱状。该反射在新生儿出生时存在,在出生3~4个月后消失。

3 握持反射。将手指或物品放入新生儿手中,会引起新生儿的抓握动作。该反射在新生儿出生时存在,在出生3~4个月后消失。

4 颈肢反射。让婴儿仰卧,将其头转向一侧,颜面所转向的这一侧上、下肢伸直,对侧屈曲。此反射于新生儿出生后出现,出生约2个月时明显,睡时较易出现。睡眠时的颈肢反射在婴儿7个月后消失,清醒时的颈肢反射消失较早。

5 凯尔尼格征。将婴儿一侧的髋、膝关节均弯曲成90度,然后再伸直其小腿,正常婴儿可以达到135度以上,如果少于135度就出现了屈肌挛缩和疼痛,就属于凯尔尼格征阳性。

6 划跖试验。用火柴棒划足底外侧缘,由跟部向前划,阳性反应为拇趾背屈,其余各趾散开。该试验在宝宝1岁内可呈阳性,在宝宝1~2岁仍可呈弱阳性。

20.什么是高危儿?

高危儿是指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也就是指存在某些危险因素的新生儿。这些危险因素有可能对新生儿的近期或远期预后产生不良的影响。

常见的高危因素包括以下几种:有遗传病家族史,胎儿期受病毒感染,母亲在孕期接触过毒物或放射线,胎儿发育畸形或宫内缺氧,母亲是高龄初产妇,母亲有先兆流产史、反复流产史、早产史和死产史,母亲在孕期羊水过多或过少,母亲患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癫痫或其他疾病,分娩时产程延长,胎盘、脐带或羊水异常,新生儿出生时发生窒息、早产、过期产或难产,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或超过4000克,患有新生儿重症黄疸等疾病。

21.护理高危儿应注意什么?

存在产前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到三甲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分娩,在产后应定期带宝宝看儿童保健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早期干预,增加视、听、触觉等方面的刺激,加强语言、认知、运动、感觉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及时对宝宝进行智力、体格发育评估。若发现宝宝异常,应尽早带宝宝进行康复治疗。

22.什么是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群体中,用快速、简便的检查方法,进行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某些先天性疾病,及时治疗。

我国目前通过检测新生儿的血液来早期发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疾病。这些疾病大多有严重的致残性,在患儿出生时不易被发现。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使患儿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且治疗效果较好。

23.为什么要给新生儿做听力筛查?

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在我国,听力障碍的发病率位于五项残疾(听力、视力、肢体、智力和精神残疾)的第一位。因此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1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意义。通过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医生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听力障碍者。听力障碍容易导致小儿语言、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发育迟缓,容易对小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如果不进行听力筛查,大部分的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无法被早期发现。

听力筛查可发现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的患儿,可以运用现代化的听力诊断技术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就可为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干预,包括语声放大、药物治疗、植入人工耳蜗和语言康复训练等,最终让有听力障碍的患儿听到声音、学会说话,回归主流社会。

2 应尽早治疗听力障碍。儿童的听觉和语言能力开发得越早,发育得就越好。如果3岁以后才发现孩子有先天性听力障碍,即使给孩子佩戴了助听器,孩子学习语言的效果也不理想。如果不做听力筛查,患儿往往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